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空气中酚的测定多采用米龙试剂法、重氮化对硝基苯胺法、4-氨基安替比林法以及重氮化对氨基苯磺酸法等进行比色测定。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认为上述几种测定方法:有的所需试剂种类较多如对氨基苯磺酸法;也有的灵敏度较低如米龙试剂法等。为此,我们试用2,6-双溴苯醌氯酰亚胺光电比色法测定空气中酚的含量,发现这一方法的灵敏性比较理想,所需试剂的种类亦较少,且可简化操作手续。兹将此  相似文献   

2.
<正> 生漆是我国最重要的优良天然涂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漆酚。生漆中漆酚的测定,六十年代采用氢氧化钡容量法。1972年玲木盛久报道酚羟基和高价铁的显色反应比色测定漆酚。我们用氧化漆酚为标样,将比色法用于各类国产生漆的漆酚测定,并提出气相色谱法测定生漆中漆酚异构体和总漆酚含量,这些方法均需一定仪器设备。乙酸酐—吡啶乙酰化法是测定羟基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研究用乙酰化法测定生漆中漆酚,试验了试剂用量,乙酰化、水解反应等条件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说明,乙酰  相似文献   

3.
黑索金属于爆炸力很强的环状硝基胺炸药,化学名称是环三亚甲基三硝胺。其定量方法有色谱法、色变酸钠法及黑索金酚试剂分光光度法。色谱法所用仪器昂贵,不能普及应用;变色酸钠法用浓硫酸,显色条件需在沸水浴中进行,不安全;我们选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操作安全,结果准确。 1 分析原理纯黑索金在硫酸中酸解生成甲醛,甲醛与酚试剂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铁离子氧化形成蓝色,比色定量。 2 仪器和试剂 2.1 仪器 (1)10ml具塞比色管 (2)721分光光度计 2.2 试剂 (1)1:20醋酸溶液(体积比) (2)14%NaOH溶液;  相似文献   

4.
目前文献报导有关汞的分析方法很多,主要的如重量法、硫氰酸盐滴定法、半胱氨酸滴定法、络合剂Ⅲ直接滴定法、碘化钾滴定法等。这些方法离子干扰性较大,且只适用于半微量分析,而对于微量汞的测定则感到困难。双硫腙法在目前工农业的微量汞分析中是较为满意和常用的一种方法。最近盖尔勋斯等(A.)提出用秋兰姆铜测定农药中微量汞的方法,结果良好。本文提出借二乙氨基硫代甲酸铜比色测定微量汞的方法,是根据试剂的苯溶液与Hg~(++)离子形成无色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使褐黄色的试剂苯溶液的颜色减弱来进行比色测定。经过我们多次实验,认为本法有如下的一些优点:  相似文献   

5.
改进MBTH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芹  李红梅 《广州化工》2011,39(6):110-112
改进了MBTH(酚试剂)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用乙醇做溶剂制备酚试剂吸收液,稳定性和灵敏度增强,优化了测定条件,最大吸收波长633 nm,显色温度20~25℃,显色时间25 min,显色剂用量2~2.5 mL,加标回收率达到96%以上,样品测定结果与国标偏差不超过3%,适用于甲醛含量测定;根据颜色对应的浓度制作比色卡。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简单、快速,可用于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研究出许多用比色法测定戊糖的试剂,包括苯胺、L-半胱氨酸、间苯三酚以及苔黑酚。采用苔黑酚试剂是适宜的,因制备简单,也易进行比色反应。苔黑酚与糠醛反应呈绿色(糠醛是可溶性和不溶性戊糖的酸分解产物)。苔黑酚也与羟甲基糠醛(己糖分解产物)反应,呈绿褐色。戊糖和己糖间的颜色差别可用来校正己糖的干扰。  相似文献   

7.
<正> 3.砷的比色分析法在化工标准中,砷是较多产品必测的项目,而且其技术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在一般的仪器分析方法中,例如用原子吸收法或原子荧光分析法,都要把砷转化成砷化三氢,即先进行“氢化”,再进行测定。这就比一般的原子吸收或原子荧光分析法麻烦。微量砷的比色测定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应用时间已很久的古蔡氏法,它的比色是比较试样对溴化汞试纸所生色泽;另一个是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作试剂的比色分析法,它也可以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这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中微量酚的测定,可以不经蒸馏,用吐温—80乙醇液来抑制硫化物的干扰,在pH(?)10及氧化剂铁氰化钾存在的条件下,以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显色,加入聚乙烯醇作分散剂,以三氯甲烷进行萃取比色。方法简便、快速,与用蒸馏—萃取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2,4,6-三硝基苯磺酸钠(简称TNBS)在亲和色谱法中用作检定琼脂糖或其他基质上的伯氨基、羧基或溴乙酰基、未取代酰肼、硫醇等基团的试剂,使用方便,显色灵敏。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简称ACE)的比色测定也需要此试剂显色。没买到,经查阅国外文献仅有Golumbic等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测定水中微量酚类化合物目前以4-氨基安替比林法的应用最广,它是测定微量酚的主要方法。但4-氨基安替比林与不同种类酚的发色强度有很大的差异,而在计算结果时,一般都以苯酚作为标准,因此这种测定结果仅为水中酚的相对含量,随着水中酚的种类不同会有很大的偏差。近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的浓度可以由蛋白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数据来推算。物理性质有折光率、比重、紫外吸收等;化学性质有含氮量、缩脲反应和福林——酚试剂反应等。目前,实验室一般常用的方法是紫外分光光度法、缩脲法、福林——酚试剂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缩脲法是利用肽键和碱性Cu~(2+)的缩脲反应产生的蓝色化合物进行比色。它的颜色不受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但是灵敏度较差。福林——酚试剂的方法是利用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在碱性溶液中易将磷钼酸和磷钨酸的混合物还原为蓝色化合  相似文献   

12.
α-萘酚是西维因的主要原料。α-萘酚测定通常采用偶合法、凝固点法、比色法、薄层层析法等。作者以40%乙醇和四硼酸钠为介质,使混合萘酚与4-氨基安替比林偶合,用过疏酸铵氧化,在一定时间与温度范围内显色,以510毫微米光波下比色测定α-萘酚。β-萘酚不干扰。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实验方法 1.试剂与仪器 3% 4-氨基安替比林:3克(分析纯) 4-氨基安替比林溶于100毫升水中,在15℃下保  相似文献   

13.
张静 《辽宁化工》2009,38(9):681-684
对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两种检测甲醛的方法做了详细的对比。认为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受乙醛、丙醛的存在,对测定结果产生干扰,绘制曲线很难形成线性关系;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虽然是与室内环境相关的标准,但经过其检测甲醛含量能力的验证,认为操作简便,性能稳定,误差小,不受乙醛干扰,有色溶液可稳定存在12h,与酚试剂分光光度法达到了相同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樊能廷  王文芝 《化学试剂》1998,20(6):372-372
试剂乙二醛缩双(邻氨基苯酚)亦称钙红(Calciumred),简称GBHA,属于亚乙基类有机试剂。它是光度法测定钙、镁,比色法测定镉、铜、锡及铀的常用试剂。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1,2],是用乙二醛水溶液与邻氨基苯酚的水溶液反应而制得。这两种原料现在市...  相似文献   

15.
按照甲醛标准样品标准证书的方法配制标准甲醛溶液作为质控样,利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含量值,发现测定结果小于标准值。因而根据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的原理,配制标准甲醛溶液时添加不同摩尔比的酚试剂原液,再加纯水定容。研究发现当加入酚试剂原液:标准样品摩尔比为5∶1以上时,测定的甲醛值符合标准证书上的标示值。另发现当比例添加10∶1时,标准溶液放置3 d内测定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农药氯虫酰胺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是最近发现的一类高效、低毒和作用机制独特的新型杀虫剂。本文对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发现过程及其第一个商品化潜在鱼尼丁受体激活剂品种氯虫酰胺的合成、生物学、毒理学和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7.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最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杀虫剂,目前已发现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化合物。本文就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合介绍。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是氨基甲酸HOC(O)NH_2的衍生物,其通式为ROC(O)NR′R″。它们通常是按下述方法制备的:  相似文献   

18.
郑庚修  孙学军 《化学试剂》1995,17(5):318-318,316
对酞内酰氨基苯甲酰氯的新合成法郑庚修,孙学军,赵霞(曲阜师范大学化学系曲阜273165)对酞内酰氨基苯甲酰氯是液相色谱分析胺、醇、酚等物质的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检测试剂[1]。它的制备方法是以邻苯二甲醛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结合、酞化反应得到的[2...  相似文献   

19.
喹啉偶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分析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8-羟基喹啉偶氮化合物虽于1933年就已有介绍,但只是近年来的研究才较有成效。而对由8-氨基喹啉重氮盐制备的偶氮化合物,研究更少。本实验室合成并对这类试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喹啉偶氮衍生物是一类颇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分析试剂,可望从中找到分析性能良好的试剂。  相似文献   

20.
为快速测定环境水体中的氮磷,优化抗坏血酸法和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的操作过程和比色条件,将水样预处理后,分别加入自行配制的试剂包,用自制比色卡通过比色测定水体中的总磷和氨氮含量。结果显示,分别用比色卡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的氮磷,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表明比色卡法具有操作简便、省时、满足现场测定要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