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录     
《包装财智》2012,(9):4
"三四季度可能是低谷,明年下半年才能有所反转,中国制造业还要度过一段很艰难的岁月。"2012年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已接近尾声,制造业的集体"跳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室主任罗仲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受欧债危机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企业经营及产品销售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纺织科学研究》2021,(3):22-29
企业是推动创新的中坚力量,变换的发展环境是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强企之所以"强",是在危机之前的未雨绸缪,是应对挑战时的冷静布局。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持续存在的贸易环境风险、国际纺织产业分工合作格局的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等挑战,企业如何把握变与不变,化危机为生机?作为纺织业源头,化纤企业的发展方向一定程度上最能反映行业布局,为此,我们关注了《财富》中国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的8家化纤强企,探寻他们开年以来的大动作。经分析,强化产业链、加码高质量、发力智能化,这三点是这些龙头企业布局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正>连日来,神户制钢、日产、斯巴鲁以及日立等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企业相继爆出造假和质量问题,引起世界一片哗然。而就在两年前,"去日本买只马桶盖"还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次,日本制造业似乎深陷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而日本企业一向引以为傲的品质和信誉也似乎摇摇欲坠。甚至有人断言,这一系列事件将引发"日本制造"神话的破灭,全球应重新审视日本制  相似文献   

4.
2020年的这场"新冠肺炎"危机,就像一场台风,正在对全国企业进行无差别扫荡,快速改变着国内经济发展结构。疫情下,有的企业集体降薪、有的企业裁员、有的企业倒闭,还有众多的中小微企业"现金流告急"。这场危机正在加速市场的快速变革。而市场的瞬息万变,使得很多的企业经营者非常茫然,同时亿万的从业者也都异常焦虑。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当今世界经济步入普遍困境和中国经济进入严重产能过剩的新的形势下,化解危机和实现顺利"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是我国各行各业需要密切关注、认真研究、制定策略、稳步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战略,得到了沿线国家广泛支持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结合我国休闲食品制造业行业的特点和发展状况,通过学习和研究"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理念和政策办法,为休闲食品制造业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和建议,以期企业能转危为机、化挑战为机遇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开良 《西部皮革》2010,32(6):16-20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对于突如其来的"经济非典",已经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独善其身,中国制鞋行业亦不例外。在金融寒流的袭击下,有的企业勉强维持着惨淡经营;有的企业则陷入困境,生产停顿,破产倒闭。而双星集团却在危机面前不等不靠、不观望、不惊慌,按照市场规律,积极调整心态,树立"经济上有危机,精神上不能有危机,斗志上不能有危机"的信念,用"在危机中抓机遇、找商机、战危机、再创新、增活力、快发展"的理念,投入到战危机当中,变危机为商机,通过正确认识危机,勇敢挑战危机,沉着应对危机,最终战胜危机,取得了战危机的累累硕果,步入了更加快速的发展轨道。如今,全球经济已渐趋复苏,我们回顾双星集团近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总结双星集团战胜金融危机的经验,借此给行业企业以启迪并在未来的发展中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西部皮革》2009,31(7)
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出口行业受到巨大影响,制造业面临极大困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不少企业陷入困境.但在行业内外有不少企业面对危机知难而上,如在深圳,我国本土最大的特种计算机制造企业研祥公司却逆势而上,依然保持了产值百分之一百以上的高增长率;危机袭来,通常人们都认为做出口、贴牌的的企业是首当其冲受打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家具》2012,(1):124
2011年12月26日,"渠道与终端"家具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苏州在水一方大酒店举行。2011年以来中国家具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大卖场扩张和电子商务时代,论坛直击目前行业最为关注的渠道与终端问题。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因生产过剩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他给家具企业的忠告是"差异化",不仅仅是品质差异化、外观差异化,还要注重资讯的差异化,成为时代正  相似文献   

9.
《今日印刷》2013,(8):1
对于中国印刷装备制造业而言,2013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国际方面,几大主流货币纷纷贬值导致中国印刷装备在国际上失去了价格优势;在国内,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对制造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印刷业消费需求不够强劲。在如此的内优外患之下,印刷装备制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转型升级,打造印刷装备强势品牌。诸多成功的企业和品牌都是基于清晰的战略定位和规划成长起来的。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而言,解决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0.
心语  乌兰 《中国制衣》2013,(1):18-24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新闻值得注意。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受到威胁。如今,身处危机中的欧美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断扶持本土制造业的重新崛起。未来,为保护本土企业的发展,打贸易战,很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11.
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市场形势十分严峻.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大家都感同身受,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沉着应对.积极地化解危机的冲击,从容、平稳渡过休整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振兴制造业的精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师贤跃 《造纸信息》2007,(10):17-17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07中国企业500强"近日发布,晨鸣纸业名列第201位,在同时公布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列第  相似文献   

13.
正在远信新建成的花园里,陈少军一边漫步、一边给我介绍,花园地底下布设了一个巨大的污水处理系统,为此他没少投资,但他认为做这事很值。"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然我做了印染行业,就一定要把‘环保’二字刻进骨子里。"陈少军说。众望之上自成峰。一个企业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决于远大的理想和执着的信念。都说现在中国制造业遭遇了危机,但"危机"的本  相似文献   

14.
三鹿危机以来,人们都在谈论危机,透视企业危机、做好危机预防成为网印工业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安全危机、环保危机、质量危机等7个方面对网印工业企业的危机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希望广大网印工业企业可以尽快走出挫折,迈向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传统制造业"意味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江苏制造业规模和质量处于全国先列,正处于由大趋强的转型关键期。现从制造业企业体量规模入手,分别分析了小微企业、中小制造企业、品牌企业和巨头企业的现状和转型升级策略,建议从产品和服务两方面入手,做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麦当劳2012年央视315曝光和2014年上海福喜食品危机事件为例,通过危机公关5s原则,对比其两次危机公关的处理方式、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同时,以我国达芬奇家居和左右沙发"纸茶几"事件的危机公关处理情况为参照事件,尝试解读在当代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家具企业在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应采取的媒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工业4.0"及其对制造业企业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工业4.0"时代企业标准化工作思路,指出企业标准化工作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持强化企业组织架构变革、坚持加强对企业竞争的关注、坚持对接市场需求重塑企业价值链;并指出企业标准化工作要做到"两个标准化",即技术标准化与管理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驱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两轮马车"之一,如今的制造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以正进入转型升级"阵痛时期"的福建制鞋业为例,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导致了一些中小鞋企破产倒闭,维持下来的企业在已经失去"低成本优势"的生产模式后进入"微利"甚至"无利"时代,拖太久的账期结算让晋江本地不少中大型运动鞋企"风雨飘摇"。而对于以制鞋业为生的上游皮革、鞋材等供应商而言,他们对这种尴尬而窘迫的生存处境体会得似乎更透彻些:外有欧美债务危机、出口形势不利;内有市场供大于求、资金供应紧张要面对;"进"是要遭遇高昂的生产成本、低廉的产品附加值的境况;"退"则是要面对承载着一个家族几辈人的梦想与喜怒哀乐,押注着几代人的精力、资金和事业理想的家族企业存亡。他们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8月21日~22日公布了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还首次同时推出制造业企业500强和服务业企业500强,并完成2005中国企业500强及其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比分析报告和200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00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20.
庄孜 《包装财智》2012,(4):22-24
面对台州、温州等外地同行打入本地的紧张局势,"小打小闹"的乐清包装企业倍感生存危机。"企业重组并非简单的兼并,重组的企业之间要有互补性。这样重组后才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设备重复等问题。"在乐清,被当地称为业内"小航母"的新盟包装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国,谈及整合重组有着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