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读写器的设计是畜产品可溯源系统的硬件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采用自行设计基于CC1110芯片读写器的方法,该读写器可通过USB接口灵活组成基站式读写器或手持式读写器,大大提高畜产品可溯源系统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通过读写器的实际测试,得出下列结论:随着数据传输率的减小,通讯距离和信号强度都逐渐增加;采用60 kbps数据传输率,MSK调制方式,540 kHz滤波带宽时,读写器和电子标签可在90 m范围内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常规RFID系统对信息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辐射源识别的无源RFID系统的信息监控方法。采集无源RFID标签的辐射射频信号,变换为新的对数谱射频指纹,并进行特征提取与识别,获得标签身份真伪结果;把射频指纹等集成到读写器应用层协议,实现标签与读写器之间信息的控制。建模、仿真与实验表明,对数谱射频指纹仅由标签的频偏与冲击响应决定,具有稳健性等;给出了融合提出指纹的RFID系统挑战——应答认证协议实例。提出方法不仅能增强标签与读写器的认证安全强度,而且能实现通信中标签的身份监控,对于解决密钥泄漏检测公开问题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系统工作时,可能会有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处于读写器的作用范围内,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同时向读写器发送数据,则会出现通信冲突或数据相互干扰.在读写器的接收器中,若不能正确识别电子标签的数据包,系统就会产生错误.为了防止RFID系统中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向读写器发送识别信息产生冲突问题,从射频识别系统中防冲突算法的原理出发,研究了二进制搜索算法.结合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的改进思路,提出了一种改良型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  相似文献   

4.
RFID系统读写器与电子标签硬件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丽萍 《通信技术》2012,45(8):118-119,122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也称为"无线条形码",射频识别以非接触性、识别速度快、可以多卡识别等优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的特性受到广泛重视。应用非常广泛,如动物识别、门禁控制、生产线自动化控制、停车场管理、物料管理等等。对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读写器硬件结构,电子标签硬件结构,希望对RFID系统的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动物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整个畜产品生产流程,设计了基于RED技术的畜产品可追溯系统来对畜产品进行全程标识,保证可以追溯到每个动物食品生产环节.通过自行设计读写器和电子标签的实际测试,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并得出下列结果:随着数据传输率呈倍数的减小,通讯距离和信号强度都逐渐增加;采用60 kb/s或者10 kb/s数...  相似文献   

6.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具有存储容量大、读写速度快、识别距离远和可同时读写多个电子标签等特点,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对超高频读写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ARM的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的设计方案。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读写器的设计进行了阐述,给出了读写器的设计结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软件流程图。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读写器具有读写速度快、读写效率高、识别距离远等优点,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超高频射频识别读写器在碰撞时隙标签无法识别的问题,本文遵循ISO18000-6C协议标准设计了一款高性能的超高频读写器系统,并对读写器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与测试,最后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工作频率为860-960 MHz,输出功率可达+30 dBm.通过引入新型防碰撞算法,使得读写器在碰撞时隙也可以一一识别标签,相比于现有读写器,标签的识别时间降低了约29%,标签识别率提高了约25%.  相似文献   

8.
ASK调制度对无源RFID系统能量和数据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源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幅移键控(ASK)调制度对读写器与标签之间能量传输及数据传输的影响,推导出了能量传输效率和数据传输可靠性随调制度变化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性能曲线。这些公式和曲线有助于RFID系统ASK调制度的选取和读写器的功率设计,可用于指导实际无源RFID系统的应用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9.
设计出一种超高射频识别系统(UHF RFID)读写器设计的新方案。该读写器采用了Intel R2000收发器芯片、AT91SAM7S256微控器,方案符合ISO 18000-6C和EPC global Gen2标准,工作频率为840~960MHz,标签识别距离可达10m。重点给出了读写器硬件系统组成和软件工作流程,同时介绍了相关射频电路。  相似文献   

10.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使读写器与电子标签能够相互通信,实现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识别。RFID系统采用电感耦合和电磁耦合两种工作方式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该系统包括天线、读写器、电子标签、中间件、系统应用软件等子系统,在系统设计时要注意各子系统间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1.
超高频射频识别系统中的读写器已经在物流等众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实现具有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识别距离远和可同时读写多个标签等特点的读写器,根据ISO 18000-6标准中读写器的特性、工作原理和读写方法,提出了相应读写器的解决方案,重点阐述了读写器的硬件设计。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读写器读写速度快、识别率高、识别距离远的优点,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物识别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有穷自动机理论与动物识别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一个基于动物特征的确定型有穷自动机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当输入一个动物特征值后,自动机的状态将发生转移,当输入的动物特征值充足时,即可识别出动物的种类.最后,根据这种模型设计出了动物识别系统,并上机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3.
位屏蔽多叉树搜索射频识别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磊  陈伟  任菊 《电子学报》2018,46(5):1200-1206
针对RFID树型防碰撞算法中时隙数多、数据通行量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叉树防碰撞算法,阅读器准确检测碰撞位并向标签反馈碰撞位信息,标签对阅读器已知的ID位进行屏蔽,把ID号转换成连续碰撞的序列号.阅读器利用屏蔽位信息和标签返回的碰撞位编码信息,对标签进行分层分类搜索.通过对标签ID进行屏蔽,阅读器和标签间仅发送对方不知道的碰撞位信息.该算法减少了碰撞时隙和识别时隙,避免了空闲时隙,减少了阅读器和标签间的数据通信量.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系统的时隙总数和数据通信量,提高了阅读器的识别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朱军  王惠阳  张元 《通信技术》2012,(2):118-120
射频识别技术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解决多个标签同时发送消息产生的冲突,减少对标签漏检和错检的概率。分析了射频识别系统中靠近耦合器件端模块的基本功能,并用主状态机设置状态来选择工作的模块。设计完成了符合ISO/IEC15693标准的阅读器端数字部分,采用二进制搜索抗冲突算法,能完成标签的识别,无漏检、无错检,结构简单,为设计近耦合器端数字部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A high-performance optical character reader (OCR) capable of reading low-quality stamped alphanumeric characters, on a metal rod,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Reliable and precise recognition is achieved by means of a special scanner and dedicated recognition module. The scanner revolves around the metal rod and detects characters, thus avoiding rotation of the heavy and long rod. Diffused illumination which produces a clear image, a powerful pattern-matching method?the Multiple Similarity Method (MSM)?implemented by the recognition module, and the use of adaptive rescan control results in a correct recognition rate of 99.93 percent. One recognition module can process images from up to five different scanners. The processing speed is about 1.5 s/rod. The design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邵和义 《电子科技》2019,32(10):83-86
针对传统机动车身份识别系统设备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和移动的问题,文中开发了基于智能手机的机动车电子身份比对装置,其由微型便携超高频RFID读卡器、智能手机、手机APP及后台数据服务器共同组成。该装置充分利用了智能手机的拍摄、数据处理和通讯功能,配合微型RFID读卡器使用,具有方便携带、可同时完成机动车电子和传统号牌双重识别、可实时联网完成数据比对、价格低廉、工作稳定等特点。同时方便稽查人员随身携带使用,可完成对机动车辆身份的流动稽查、违章违法查处、盗抢套牌车辆查处等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降低OFDM信号PAPR的改进交织分割PTS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证明在交织分割部分传输序列方法(IPTS)中,由于待选传输序列的非独立性而造成IPTS性能较差;为此,借助于对部分数据子块进行共轭运算来有效地增加IPTS算法中独立待选传输序列的个数,从而提高IPTS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独立待选传输序列的个数,提出的改进IPTS (MIPTS)能够以较小的运算量达到(针对离散信号)或优于(针对连续信号) APTS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8.
杨顺  马骏 《激光杂志》2014,(9):114-115
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经常出现多个标签同时向阅读器传递信息,进而相互干扰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标签的碰撞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位判别的后退式二进制搜索防碰撞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后退式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碰撞距离的概念,通过对碰撞距离的判别来确定搜索的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性能比其他几种算法有所提高,传送数据量降低了很多。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减少传输数据量,提高识别速率。  相似文献   

19.
实际应用中智能滑套内低频段RFID 标签存在识别率低的问题,从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机理出发,借助MATLAB 仿真软件,对低频螺线管天线感应电压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读写器天线长度和内径对识别率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井下智能滑套的RFID 通信系统最佳天线部署。同时为减弱井下复杂工况环境对标签识别率的影响,设计了读写器天线自适应阻抗匹配系统,建立一套基于井下RFID 通信系统识别率的模拟试验平台,验证仿真设计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