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7 毫秒
1.
合成了新型巯基三唑化合物3-苯基-4-苯亚甲基氨基-5-巯基-1,2,4-三唑(简称为PABMT),用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巯基三唑化合物PABMT与碘化钾(KI)在1.0 mol/L 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协同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ABMT和KI之间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二者复合后对1.0 mol/L HCl介质中碳钢腐蚀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利用Bockris Swinkels吸附等温方程计算了PABMT KI协同缓蚀体系的相关吸附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2.
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缓蚀剂结构的密度泛函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获得了在B3LYP/6-311 G(2d)(5D,7F)理论水平上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简称AMT)4种互变异构体的平衡几何构型、能量和电荷分布,证实了4种互变异构体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且有一种异构体最稳定.研究结果表明:AMT4种异构体中的环骨架具有芳香性,AMTc与Cu形成的缓蚀膜层是Cu(Ⅰ)与AMTc中的7N和2S原子分别形成共价键和配位键相互交错而成.计算了AMT4种异构体的谐振频率和红外光谱强度.  相似文献   

3.
1956年8月26日午后2时30分,弓长岭通洞区发生了岩石错动现象,在坑道中发现了顶板弯曲、裂缝、掉碴,响声等现象,在采场中也有冒顶,而地表也有塌陷。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局部冒顶,也不是冲击,而是岩石发生了移动,岩石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受到了矿山压力,而引起岩石移动的矿山压力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却是由于坑内采矿后形成了采空区。随着采矿时间的增长,采空区的范围扩大,会使矿体附近的围岩发生移动,并可能波及到地表。影响通洞区岩石移动的范围、大小、时间及对矿山的危害是与弓长岭通洞区具体的地质条件及开采情况分不开的。 岩石移动的现象在开采金属矿床中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以减小岩石移动对生产上的直接威胁,今后弓长岭通洞区恢复生产的所有措施,都必须对岩石移动已经造成的安全上的威胁作适当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唑硫酮类表面活性剂—3-己基-4-氨基-1,2,4-三唑-5-硫酮(HATT),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及磁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其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黄铜矿吸附HATT优选的p H值为4~8,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活化能为13.06 k J/mol;HATT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焓变ΔH为71.52 k J/mol,熵变ΔS为348.7 J/(mol·K),吸附自由能变ΔG为-28.95 k J/mol(298K)。HATT可能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于黄铜矿表面,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FTIR光谱分析进一步证实HATT以化学方式吸附在黄铜矿的表面。浮选试验结果也表明,HATT是黄铜矿的优良捕收剂。  相似文献   

5.
发明的背景本发明阐述了用粉末冶金的方法来生产铝-铜-镁-锌合金。更具体地说,为了改善铝-铜-镁-锌合金的抗拉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把某些瀰散强化元素添加到要雾化的合金熔体内以制成合金。所谓粉末冶金方法,就是将熔融状态的合金雾化成细粉,将其压实,随后再被热加工成所需的制品形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2-氨基-5-苯基-1,3,4-噻二唑(APT)在0.5mol/L硫酸中对碳钢的腐蚀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PT为混合型缓蚀剂,其在碳钢表面的吸附为化学吸附,阻抗参数的变化表明APT吸附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其吸附方式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式,并且吸附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比较,初步确定了毛细管直径对扩散系数测定值的影响:直径为1—1.6毫米的毛细管对扩散系数的测定没有影响;当管径大于2毫米时,由于不能很好限制对流的作用,测得的扩散系数偏大,并且数据重复性不好。 借助于放射性同位素S~(35)在1370—1550℃之间,用毛细管-熔池法测定了硫在铁碳(饱和)熔体中的扩散系数 D_S=1.6×10~(-4)exp(-3800/T),并且用数学方法补正了实验中由于毛细管内带出少量熔体所引起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铝-硼-钛系     
钛 硼是大多数铅合金最好的晶粒细化剂,把硼加入作电导体用的铝中,会使钛和钒沉淀出来。已经有不少人研究过平衡图,其结果都稍有不同。主要分歧是TiB_2和AlB_2形成一连串的固溶体呢?还是两个独立的相。另一点分歧是有关Al、TiB_2(或(AlTi)B_2)、TiAl_3和液相的反应,是发生共晶反应呢?还是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CO气氛下,Fe-Ti-C及Fe-Si-Ti-C(si 1%)熔体中Ti与C溶解度的测定结果,并从TiC饱和吋的溶解度数据算出在C与TiC饱和及无C时铁液中Ti的活度系数.试验结果指出,不同温度下TiC与C饱和的铁液中Ti的浓度分别为:0.78%(1425℃),1.04%(1509℃)及1.47%(1590℃).铁液中含有1%的si并不显著影响Ti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0.
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失重法研究了3-氨基-5-巯基-1,2,4-三唑(3-AMT)在除盐水中对Cu腐蚀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规律。研究表明,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3-AMT浓度的上升而增大,当其浓度大于4× 10-5 mol/L时,对Cu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3-AMT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属化学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法研究了1-十四烷基-4-羟甲基-1,2,3-三唑作为一种盐酸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加入不同浓度缓蚀剂的盐酸溶液中的钢片在腐蚀实验前后的表面状态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缓蚀剂分子在钢片表面的吸附规律并对相关的拟合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三唑缓蚀剂是一种阴极抑制的缓蚀剂,其钢片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所合成的烷基三唑缓蚀剂具有优秀的缓蚀性能及较好的抗温性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封盖零件的成形工艺特点,介绍了此类零件复合冲压模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零件的冲压工艺分析,设计了落料、拉伸、冲孔、整形复合模具,阐述了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并对模具主要零件的设计制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镍-铁-石墨-硅自润滑材料及其性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采用熔炼法制备出镍-铁-石墨-硅自润滑材料,并研究了铁含量对镍-铁-石墨-硅自润滑材料的力学性能、干摩擦磨损性能及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石墨量逐渐增多,自润滑性能逐渐提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硬度值先减小后增大;材料的干摩擦因数和油润滑摩擦因数均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磨损率随着硬度值的增大逐渐减小,其中Ni-60Fe-3.5C-1Si合金(质量分数,%)的摩擦因数最小,干摩擦因数和油润滑摩擦因数分别保持在0.18和0.05.  相似文献   

15.
研制成功的钎料适合用于钢件和硬质合金等材料的钎焊,文中阐述了钎料合金体系选择及各组元配比拟定的理论依据,以此钎料钎焊接头的强度远高于黄铜钎料钎焊接头的强度,具有特高的抗冲击性能,而合金的轧制性能亦良好;由于这种钎料的熔化温度较低(825.5℃~831.5℃),所以能降低钎焊温度,减少钎焊能耗。钎焊时工件钎焊应力和焊件变形降低,钎焊接头有较细的晶粒组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钎料的熔化温度较低和含锌量较低,使钎焊时环境污染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属溶液—固相产物直接平衡法,研究了铝基溶液中铈与铅、铈与锡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体系中均有平衡产物Ce_3Al~(11)存在,另外还分别有Ce_mPb_n和Ce_iSn_j类型的化合物存在。800℃时,铝液中Ce_3Al_(11)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G°_(Ce_3Al_(11))=-84.8kJ/mol;反应Ce_3Al_(11(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各个国家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团体)的世界性联盟。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来进行。对技术委员会提出的议题感兴趣的每个成员团体都有权参加该委员会。与ISO有联系的政府或非政府国际组织都可以参加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4-甲基哌嗪-1-二硫代甲酸-(3-氰基-3, 3-二苯基) 丙酯盐酸盐(Hyd)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 以确定该化合物的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小鼠肉瘤180 和肝癌22 及人胃癌异种移植裸鼠肿瘤模型, 观察Hyd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通过口服灌胃给药, 不同浓度Hyd 对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抑制率可达到46.4 %~ 59.6 %(P<0.01 ~ 0.001);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抑制率可达到39.3 %~ 51.6 %(P<0.05 ~ 0.001);对裸鼠人胃癌异种移植瘤的抑制率可达到18.1 %~ 59.0 %。结论: Hyd 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 和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 对人胃癌裸小鼠异种移植性肿瘤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由徐祖耀院士提出的淬火-分配-回火(Q-P-T)新工艺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总结了先进Q-P-T钢从超高强度到高强塑性的发展,重点论述了在形变中残留奥氏体增强超高强度钢的塑性的微观机制。鉴于单循环Q-P-T工艺对大尺寸工件和不同尺寸热轧板(或H型钢)处理的局限性,提出了多循环淬火-分配-回火(MQ-P-T)工艺及其在冶金行业热轧板(或H型钢)的工程应用。最后列举了MQ-P-T工艺在机械行业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5年以前一度对铝-锂合金在航空工业中的前景认为并不如早先那样的乐观,可是近几年的研究证明,必须对它的地位加以重新确认,大量工作证明含锂量小于2%的铝锂合金既有高的强度性能又有良好的可焊性与优秀的抗腐蚀性能,从而不需要包铝。可用其轧制薄板与厚板以及挤压型材,主要用于制造机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