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带来与思维相关的两个特征:创新与共融。关于创新,如何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热门的话题。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的认识论和真理的相对性的高度来探索,发现任何一种思维形式(包括演绎法思维和定势-习惯思维)都具有两重性,即非创造性与创造性并存,在一定条件下,非创造性思维可以转化或激发为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知识,获得创新成果。关于共融,如何进行思维的界定和分类,有许多种说法。笔者把心理学与生理学的成果融合起来,形成两大类,即左半脑主导的理性思维和右半脑主导的悟性思维。其基本的思维形式的分类与思维的大类结合,成为两大类7种。把辩证法和共融结合,得到下列结论: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统一,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统一,设想与验证的统一,发现与发明的统一,科学(真感)与艺术(美感)的统一。对最后一个结论,笔者以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原理的探索为例加以说明。此原理在工业设计上属首次推出。  相似文献   

2.
如何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含的创造性因素,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每一个生物教师适应时代特征进行教学值得思考的课题。人的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创新思维则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智能的最集中表现,也是科学工作者成才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品质。现就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1.创造性艺术教育理念 当今,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对艺术领域的要求变得更为严格化.创新形式的不断更新,合理而有意识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使我们的艺术创作作品别具一格,创造力是艺术中不容忽视的.创造性思维是不受任何概念化所定义的,是我们在实践中发挥我们无尽、大胆的创意所得到的结果.在进行艺术教学时,创造性艺术教育的理念,往往带给教师的结果是非同一般的[1].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创新思想和理性的判断,思路是一个处于开放性的环境中,可以进行无数分支的拓展.在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的过程中,要求创作者生动,直观地体验事物在此基础上,借助思维活动,创作新颖的内容.创造性思维引导创作者有意识地,明智地创作时要运用创造力,发展智慧,激发艺术灵感,激发创作者的表达并改善它的美学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创造学的概念出发,从思维的角度引出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进而探讨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中的地位作用,提出基于创造学的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支持创新设计的知识多是分类表达和管理,缺乏统一的知识表达和管理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3M(multi-attribute multi-dimensional multi-hierarchy,多属性多维度多层次)特征的知识统一表达与管理方法。根据支持创新设计的知识需求,将知识属性分为创新属性和基本属性两大类:创新属性是对知识内容的抽象化提取并实现知识间的多属性关联,包括知识的功能、输入输出流、TRIZ原理、领域属性;基本属性是对多学科知识物理属性的具体表述,包含背景、功能、原理、结构属性。通过建立基于知识创新属性和基本属性统一架构的知识表达模板,实现对不同类型知识的综合表达与交叉迁移,并根据该方法构建了相应知识库原型系统。以核反应堆堆下结构改进设计为例,说明了知识库的应用流程。结果表明此知识模型能够实现对设计知识的统一表达和管理,有利于知识的查找和应用,能有效地辅助设计者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6.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事此进步,走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关键是树一种精神.尤其是培养年青一代的创新精神,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同时要往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蓓 《包装世界》2012,(2):52-53
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文章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特点及其形成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形象思维、启发发散思维、拓展横向思维四个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晓环 《包装工程》2010,31(6):84-87
从整体把握将广告创意思维分为3种基本类型:感性思维、理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分别探讨了这3种类型的应用特点,从而提出广告创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是宏观与微观的方法结合,是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得出广告创意的最终形成是感性与理性不断碰撞与交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论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阐明了创新与创造的联系与区别,然后重点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界定、创造性思维的运演机制、创造性思维的重大意义以及全面提高思维主体综合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滕露 《中国科技博览》2013,(38):219-219,81
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培养过程中首要便是观念的更新。通过数学教育发展数学创新思维。影响数学创新的因素有三点:在内容上有赖于一定的知识量和良好的知识结构;在程度上有赖于智力水平;在力度上有赖于心理素质,如兴趣、性格、意志等。本文结合实践,就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进行挖掘,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它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往往会发现新的方法新的规律或新的科学。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处于”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状态下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不都能产生创造性思维成果,他们思维表现更多的是记忆显现性恩维。因此,从小处讲,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从长远讲,为社会培养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个包括体育教师在内的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正>发散思维实质上是创新和求异,创新是指找出事物则内在的联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克服因循守旧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是指从同一问题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考同一问题注重多途径、多方案;对求知的东西敢于大胆去设想,对已知的东西敢于提出异议,对陈规勇敢地突破。可见发散思维的这种思维方式与物理知识思维特征极为相似,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注重  相似文献   

13.
殷实 《包装工程》2020,41(4):291-293
目的分析视觉思维模式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探究视觉思维模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创新策略。方法从视觉思维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特点入手,指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通性,接着从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思维的具体分类进行分析,得出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新视觉思维的具体应用原则,如视觉中心、比例与尺度、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整体与局部等,然后以此为基础,从具体的包装设计和广告招贴设计领域展开分析与探索,提出创新及综合运用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思维模式提升视觉传达设计的水平和质量的有效策略。结论视觉传达设计借助视觉思维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探索,能够轻松地找到最有效的创新方案,使整个作品呈现出理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室内设计是建筑的延续和扩展,是整合艺术,是控制和把握的过程,重要的手法就是整体把握,协调控制室内各元素在空间中的比例、位置、强度关系(室内材料、形体、尺度、色彩)。从逆向思维、整体思维等多方面对室内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便是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意义下的创造性思维,即“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得出在大学数学教学阶段,应该多关注学生“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在数学课堂教学、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模型教学三方面就学生的“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方面,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模型教学,后者是数学“再发现”式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深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在数学实验教学和数学模型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索了一个教学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视觉思维与语言思维的结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谭昕 《包装工程》2003,24(6):144-145
思维活动是对知觉活动的成品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在包装装潢设计的不同阶段,所使用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体现为语言思维与视觉思维这两种方式的更替与结合。语言思维与视觉思维的结合,弥合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思维中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深层特征后,根据非线性动力学特别是混沌动力学的观点,在认识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基础上论述了创造性思维中的可能性构造空间理论的非线性学原理;建立了创造性思维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包装设计创新思维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郑灵燕 《包装工程》2014,35(22):9-12,36
目的从思维方式上研究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方法从时尚、文化、人性化这3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思维方式。结论现代包装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时代特点、文化内涵,理性地把握人性观念,充分研究材料和工艺,经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才能获得成功,打开思维,挖掘现代包装设计的创新空间。作为美的设计者和引领者,现代包装设计师必须具有探索精神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保护生态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多发性等特点,其对象主要是解题,探索解题的各种可能途径寻求所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针对目前初中毕业生升人高职的现状,其基础簿弱,年龄低化,又有专转升、专接本的愿望,那么如何营造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多年教学中,我们作了许多的尝试,收益不浅,在此仅就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谈点体会,与同行们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