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The level lifetimes in partner bands of 130Cs have been measured using the Doppler Shift Attenuation method (DSAM). The high-spin states of 130Cs were populated via fusion evaporation reaction 124Sn( 11B; 5n) 130Cs at a beam energy of 65 MeV. The absolute M1 and E2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have been deduc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rtner bands of 130Cs indeed manifest chir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
在回旋加速器中对应不同的能量束流具有固定的静态平衡轨道,轨道中心为机器中心。在粒子实际加速过程中,不可能严格的按照平衡轨道运动,而是围绕平衡轨道作betatron振荡。当磁场存在非理想分量时轨道中心将出现偏移,一次谐波引起的轨道偏移量为:()eo1r21R Bd=Bυ?(1)式中:B1为一次谐波场的幅值;Reo为静态平衡轨道半径;υr为径向betatron振荡频率。在一次谐波场的影响下束流将围绕偏移后的轨道中心振荡,导致束流径向尺寸变大,经过N圈后束流将偏移:x=2πN d(υr?1)=2Bπ(NυRre o B11)(2)本文采用轨道跟踪程序GOBLIN对该影响进行数值分…  相似文献   

3.
为去除废液中的Sr、Cs等裂变产物,用制备的亚铁氰化铜钾和亚铁氰化钴钾无机交换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亚铁氰化铜钾交换剂对Sr、Cs离子的静态饱和交换容量最大值分别为80、160mg/g,对Sr、Cs离子的动态交换容量最大值分别为17、130mg/g;亚铁氰化钴钾交换剂对Sr、Cs离子的静态饱和交换容量最大值分别为80、70  相似文献   

4.
由于质子与中子不同的形状驱动效应影响,A=130缺中子核区的核在高自旋态下可呈现丰富多彩的核结构特性,如形状共存、扁椭形变、旋称反转、手征二重带结构等。对双奇核^122Cs与^136La进行了高自旋态研究,目的是在^122Cs中寻找手征二重带,在^136La中研究旋称反转与扁椭形变特性。  相似文献   

5.
土壤流失程度与人类对土地的干扰程度和干扰方式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测定不同耕垦时间、不同退耕时间及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黄土坡面^137Cs的含量,研究^137Cs流失程度与坡面利用历史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间时期开垦的坡耕地上^137Cs含量与开垦时间、坡度呈线性关系,与坡长的相关性不明显,其回归方程为:X=2356.79-22.77t-35.53S;不同时期的撂荒地坡面上^137Cs含量的变异系数为80.11%。^137Cs含量与退耕时间、坡度、坡长等因素分析表明,^137Cs含量与退耕时间的关系最为密切。退耕坡面上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也直接影响坡面^137Cs浓度。本研究中^137Cs的流失情况从总体上来说,自然恢复〈直接还生态林〈直接还经济林。可见坡面^137Cs含量主要与土地利用历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直流束流变压器(DCCT)作为束流诊断的一种重要测量装置,重点测量平均束流流强,是加速器运行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采用无拦截束流测量原理,可长时间在线测量束流,而不会对束流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造成放射性剂量污染,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在线束流流强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7.
法拉第筒是加速器束流诊断系统中的重要诊断装置,采用拦截法测量束流,可用来精确监测束流流强,是最常用的束流流强诊断装置。100MeV中心区试验台架束流的最高引出能量为10MeV,设计最大引出束流流强为500μA,因此,需功率为5kW的法拉第筒进行束流拦截和监测。  相似文献   

8.
为调试100 MeV回旋加速器高功率束流及放射性同位素研制,设计了一条高功率质子束流线及可插拔式高功率束流调试靶。研究了100 MeV回旋加速器引出区色散效应及剥离膜的散射效应,从而优化了光学模拟的初始参数,使得模拟结果更加精确。高功率束流调试靶设计为可插拔式以代替常用固定式调试靶,该靶插入束流管道中时可进行高功率质子束流调试,在拔出时,质子束流可直接轰击束流线终端的靶站以生产放射性同位素。优化了高功率束流调试靶的水冷结构,确保调试靶可承受500 μA以上的质子束流。经调试,该束流线可传输最高流强520 μA的质子束流。  相似文献   

9.
正~(12)C(α,γ)~(16)O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核天体物理反应之一。作为3α反应合成~(12)C后的后续反应,该反应强烈影响着宇宙中碳氧同位素(主要为~(12)C和~(16)O)的丰度比,而这两种同位素是可观测宇宙中丰度第4和第3高的同位素。本工作通过测量~(12)C(~(11)B,~7Li)~(16)O反应,导出6.917MeV 2~+阈下共振的约化α宽度,并根据约化α宽度,导出~(12)C(α,γ)~(16)O在伽莫夫窗口内的天体物理S_(E2)因子。本实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采用束流能量为50 MeV的~(11)B束流,对~(12)C(~(11)B,~7Li)~(16)O反应~(16)O 6.917 MeV激  相似文献   

10.
束流分布在线测量系统的任务是完成注入线上法拉第筒处的束流径向分布测量,主要用于诊断束斑大小和形状,为离子源束流指标测试、束流引出做好准备工作。同时调束试验中,利用束流分布在线测量系统可判断束流中负氢离子束的径向分布,为离子源的调试、试验提供1种测量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束流热屏是高能对撞机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转移管道内同步辐射、镜像电流和电子云引起的热负载,并通过在束流热屏壁面上的排气孔将管道内气体从管道内吸附到真空室壁,保证管道内的真空度。在低温条件下,束流热屏排气孔面积等参数的确定及不同工作温度下束流热屏的真空性能和传热性能优化是束流热屏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也是新一代粒子加速器真空系统设计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ANSYS模拟结果,在确保束流热屏良好传热性能的同时,优化束流热屏的排气孔面积等结构参数,提高束流热屏的排气能力,最终为超级质子 质子对撞机粒子束流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真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注入系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加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束流功率提升和稳定供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注入束流损失是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能否在高功率下运行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首先研究CSNS加速器注入束流损失的主要来源,包括注入参数不匹配、注入方式选择、剥离膜散射粒子损失、未被剥离的粒子损失等。其次,根据加速器的束流调节进程,对不同来源的束流损失进行调节和优化,降低注入束流损失,提高注入效率。最后,总结注入束流损失调节结果,初步测量得到注入效率约99%,并对进一步降低注入束流损失、提高注入效率提出改进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是计划在北京建造的发射度小于60 pm•rad的超低发射度光源。它由1台500 MeV直线加速器、1条500 MeV低能束流输运线、1台500 MeV~6 GeV的能量增强器、2条6 GeV的高能束流输运线、1台6 GeV的储存环以及同步辐射光束线和实验站组成。本文进行低能束流输运线的设计研究。低能束流输运线是连接直线加速器和增强器的束流传输线,在考虑建设布局限制的基础上,对两端的束流包络进行匹配,并将直线加速器产生的束流高效传输到增强器注入点。HEPS低能束流输运线设计时采用了功能分区的设计策略,设计有3个功能区,分别是消色散注入匹配区、光学参数匹配区、输出匹配区。为校正误差对束流的影响,HEPS低能束流输运线设置了8个BPM,水平和垂直各6块校正磁铁用于束流轨道校正,校正后的轨道满足束流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制约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离子源的束流强度以及束流品质,为提高引出流强、改善束流品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直致力于离子源的发展。2000年建成了平均流强5.2mA的负氢离子源,束流发射度达到了0.65πnm-mrad,2004年建成了高于10mA的负氢离子源。为进一步提高束流流强,满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的需求,在原有10mA负氢离子源基础上设计1台新的离子源,将平均引出束流提高到15-20mA。  相似文献   

15.
加速器引出束流分布一般都是高斯分布,而在很多束流应用中都需要均匀分布的束流,为此目的设计了旋转扫描磁铁。旋转扫描磁铁形成一垂直于束流传输轴向均匀旋转磁场,在该磁场作用下,通过旋转扫描磁铁的束流也会随磁场的旋转而旋转,从而提高束流的均匀度。其旋转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核物理实验、原子物理、表面物理实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加速器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离子源产生的束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束流发射度是束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对离子源束流发射度的测量和研究,对离子源技术本身、加速器研究以及相关应用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初始无关联无耦合的束流通过存在横向和纵向耦合的束流系统后发射度的增长。结果表明,束流的有效发射度随着束流初始条件的变化明显地增长。给出了束流有效发射度的增长关系和边界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在某些工业电子辐照场合,对束流辐照均匀度要求很高。为开发这种领域的电子辐照应用,需要对束流均匀辐照进行研究。目前,国外采用的束流均匀化器件是非线性阶梯场磁铁(图1-3)。  相似文献   

19.
High spin states in the odd-odd nucleus 124 C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fusion-evaporation reaction 116 Sn(11 B,3n) 124 Cs with a beam energy of 45 MeV.A new rotational band is established and assigned as the high-k configuration of πg 9/2 [404]9/2 +νh 11/2 [523]7/2.Some structures linking to this band have also been observ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xcitation energy systematics,the lowest level of this band is assigned as 9,and the 8 isomer bandhead has not been observed.Another isomer with a half life of 6.3 s has also been observed with its new decay paths established.Its excitation energy is raised by 79 keV,but its I π is not changed.  相似文献   

20.
由于质子与中子不同的形状驱动效应影响,A=130缺中子核区的核在高自旋态下可呈现丰富多彩的核结构特性,如形状共存、扁椭形变、旋称反转、手征二重带结构等。对双奇核122Cs与136La进行了高自旋态研究,目的是在122Cs中寻找手征二重带,在136La中研究旋称反转与扁椭形变特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