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周彤  邓德刚  秦丽姣 《当代化工》2014,(7):1153-1157
采用湿式空气氧化工艺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对该类废碱液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湿式氧化过程中S2-的氧化相对容易,当反应温度不低于190℃时,S2-去除率为100%,当反应温度小于150℃时,S2-的存在形式以S2O32-为主,反应温度达到230℃时,S2-基本完全转化成SO42-;废碱液中COD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反应温度为230℃时,其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石油化工行业产品精制过程中废碱液处理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情况。针对不同种类废碱液的水质组成和特点,开发了以湿式氧化(WAO)技术为核心的配套处理技术,包括催化汽油精制废碱液"湿式氧化-酸化脱酚-SBR"、乙烯精制废碱液"湿式氧化-酸化中和"、丙烷脱氢制丙烯废碱液"加碱中和-湿式氧化-酸化中和-蒸发除盐"等一系列典型石油石化工业废碱液的处理技术。已建成多套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可以完全脱除废碱液的恶臭气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乙烯裂解气碱洗废碱液处理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情况。开发的以湿式氧化(WAO)技术为核心的"湿式氧化-酸化中和"处理技术,工业化装置运行稳定,出水S2-小于1 mg/L、COD去除率大于93%,达到设计要求。该套装置的成功应用,实现了乙烯废碱液处理技术和装置的国产化,为企业清洁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乙烯裂解工艺中,裂解气碱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乙烯废碱液,废碱液毒性较大,腐蚀性较强并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绿色、有效、低成本处理该废碱液己成为目前化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废碱液的组成和性质,对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高压湿式废碱氧化及新型催化氧化进行了工艺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两者在装置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环保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乙烯装置废碱液的处理方式需要不断优化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乙烯装置废碱液的处理直接影响乙烯装置的正常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废碱液的高温湿式氧化法是相对成熟的废碱液处理方法,已在多套乙烯装置上应用,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使废碱液达到了环保排放指标。介绍了大型乙烯装置废碱液处理的工艺流程,对其中主要的设备进行了描述,并对高温湿式氧化法处理废碱液的效果以及公用工程消耗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采用沉淀-氧化法处理乙烯废碱液中的硫化物,考察了影响脱硫效果的各种因素。在n(CuSO4)∶n(Na2S)=1.1∶1、温度为40℃、时间为0.5h条件下,沉淀法脱硫后碱液残留的S2-浓度为0.04g/L;然后进一步采用双氧水氧化处理脱硫后碱液,在氧化反应温度为40℃、时间为2h、氧化剂双氧水用量为1.0mL/L废碱液时,乙烯废碱液中的S2-浓度可降至1mg/L以下,达到湿式氧化的处理效果和烟气脱硫对乙烯废碱液的要求。同时硫酸铜湿法氧化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在硫化铜浆液质量分数为15%、pH=3、氧分压为0.5MPa、温度为200℃、时间为0.5h的条件下,硫酸铜再生彻底,实现了硫酸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7.
化学沉淀法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中的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方法处理乙烯裂解废碱液中的硫化物,寻求到了一种较合适的沉淀剂CuO,并考察了影响沉淀效果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沉淀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0min,CuO:S=1.5:1(摩尔比)等条件下,S^2-的去除率可达到96.78%,CODCr的去除率达到73.83%。沉淀剂CuO再生后可以循环使用,满足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8.
黄杰 《乙烯工业》2010,22(1):39-42
废碱液处理是乙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文中介绍了废碱液的处理方法、原理及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着重介绍茂名2套乙烯装置废碱液处理系统自投用以来的运行情况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湿式氧化工艺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及要完善的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9.
2014年2月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乙烯装置开车过程中,由于废碱液硫化钠含量高,氧化反应剧烈使得废碱液变酸性、废碱液萃取差造成带油,引起设备堵塞、以及总有机碳(TOC)过高及废碱氧化反应出口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始终高于6 000 mg/L(超过设计值)。分析发现废碱液硫化钠含量高和带油是影响废碱液COD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烃汽提塔的汽提蒸汽量,将洗油更换为加氢C6~C8,控制入口硫化钠含量低于4%等方法,可降低湿式空气废碱氧化装置出口污水COD。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改性硅藻土处理乙烯废碱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改性硅藻土处理乙烯废碱液的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改性硅藻土加入量和乙烯废碱液的pH对乙烯废碱液中硫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改性硅藻土处理乙烯废碱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时间为40 min、吸附温度为20℃、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1.5 g、乙烯废碱液的pH为3。在此条件下,乙烯废碱液中硫浓度由560.4 mg/L降到29.4 mg/L,硫去除率达94.75%;乙烯废碱液的COD由148000 mg/L降到12000 mg/L,COD去除率达91.89%,改性硅藻土在乙烯废碱液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秦丽姣  邓德刚  周彤 《当代化工》2014,(8):1464-1467
对A企业原炼油碱渣废水处理方案进行了分析,针对其水质变化影响水质达标的问题提出超临界水氧化(SCWO)和高温湿式氧化两种处理方法,分析比较后对后者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70℃(9.0 MPa),停留时间不低于120 min的工艺条件下,处理后的出水中S2-未检出、COD、酚和有机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5%、99.4%和95.6%,有机氮几乎全部转化为氨氮,B/C值由0.32提高到0.69,可直接送污水处理场进一步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常温常压催化氧化法处理炼油废碱液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废碱液是石油化工行业排放的含高浓度CODCr、硫化物和少量挥发酚的高毒碱性废水。通过添加FeSO4和NaOH对炼油废碱液进行空气氧化,可使大部分硫化物转化为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和硫酸盐,并使CODCr和挥发酚浓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时,FeSO4和NaOH的投加量均为30%(实际投药量占理论投药量的比例),反应32h,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此时,硫化物、CODCr和挥发酚的去除率分别为95.15%、17.05%和15.57%;废碱液由混浊变得清澈透明,颜色由棕褐色变成淡黄色,臭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3.
改进型微电解法处理炼焦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迎春 《化工时刊》2014,(11):5-10,55
本实验研究了Fe-Cu微电解法预处理炼焦废水的运行效果,并探讨了Fe-Cu双金属微电解法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HRT为45 min,p H值为4,铁铜质量比为5,曝气量为100 m L/min。此条件下COD的去除率达到35%-40%,酚的去除率达到37-40%。污染物降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共存离子对微电解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NO3^-,SO4^2-,NH4^+离子对铁铜有一定的钝化,导致处理效果降低,而有还原性的S^2-,NO2^-等离子加入则会增加COD。Fe-Cu微电解法预处理炼焦废水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用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炼油碱渣废水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新型的两级循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稀释中和后的炼油碱渣废水进行生物处理工业试验。研究了溶解氧质量浓度、水力停留时间、营养物质、pH值、温度和反冲洗周期等因素对碱渣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炼油碱渣废水经两级生物处理后,COD、硫化物、挥发酚和石油类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9.3 %、99.8 %、93.6 %和85.7 %,其中COD和硫化物的平均去除负荷分别达到8.37 kg·m-3·d-1和4.44 kg·m-3·d-1。循环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高负荷、高效率、反冲洗周期长和低成本的炼油碱渣废水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phenol, aromatic, and non‐biodegradable organic matt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found to be removed from the model solution through chemical oxidation using Fenton reagent. The effects of the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 hydrogen peroxide, and ferrous sulfate concentrations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Performance of the chemical oxidation process was monitored with phenol and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analyses.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phenol removal of over 98 % and COD removal of nearly 70 % were achiev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Fenton reaction both for initial phenol concentrations of 200 and 500 mg/L were found at a ratio [Fe2+]/[H2O2] (mol/mol) equal to 0.11.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chemical oxidation using Fenton reagent was found to be too effective, especially for phenol removal. However, this method has limited removal efficiency for COD.  相似文献   

16.
结合催化湿式氧化法和电催化氧化法为水热电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苯酚模拟废水((ρCOD)为7500mg/L):以C/Ru作催化剂(w(Ru)为0.5%),自制DSA阳极(釜体为阴极),加入NaCl作支持电解质(w(NaCl)为1%),充入氧气使PO2为3.5MPa,升温至设定温度后:开初0.5h进行苯酚的催化湿式氧化,后0.5h进行电催化氧化,并改变条件进行苯酚的单一催化湿式氧化和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85℃时水热电催化氧化条件下,苯酚去除率为100%,COD去除率达92.34%,而单一催化湿式氧化和电催化氧化的COD去除率却依次为68.46%、39.73%,可见水热电催化氧化法利用了催化湿式氧化法和电催化氧化法的协同作用,取得了更佳的效果。该方法是一种新型、低温、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为处理苯酚废水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马克存  李向富  左艳梅 《化工进展》2016,35(5):1544-1548
辛醇废碱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为此开展了萃取-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辛醇废碱液、高效回收有机物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辛醇废碱液的ρ(COD)为104651mg/L时,以辛醇为萃取剂,在pH=3、辛醇与辛醇废碱液的体积比为0.5、萃取级数为2等条件下,出水ρ(COD)可降至6453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3.8%以上,萃取剂辛醇可以通过精馏再生循环利用;采用HYA-106大孔吸附树脂对辛醇二级萃取出水进行吸附处理,HYA-106大孔吸附树脂较佳的吸附流速为1BV/h、温度为40℃,此时出水ρ(COD)平均在155~183mg/L之间,COD去除率在97.1%~97.4%之间,单位体积树脂的废水处理量为34BV以上,树脂吸附量在213~215mgCOD/mL树脂之间,吸附-解吸效果稳定;萃取-吸附工艺的COD总去除率达到99.8%以上,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辛醇废碱液中有机物的回收。  相似文献   

18.
苯酚废水的电催化氧化-生物降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催化氧化-生物降解工艺处理苯酚废水,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苯酚在铂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考察了pH值、温度、接种量对微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苯酚浓度为200 mg·L-1的废水在pH值为10、NaCl浓度为10 g·L-1、电流密度为50 mA·cm-2的条件下电催化氧化120 min,苯酚完全去除,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