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讨论了在转炉生产过程中炉内铜水偏心力矩的产生及其变化趋势 ,并提出了炉体在不同转角时炉内铜水偏心力矩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培 《江西冶金》2001,21(3):66-70
讨论了在转炉生产过程中炉内铜水偏心力矩的产生及其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炉体在不同转角时炉内铜水偏心力矩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浅析炼铜卧式转炉的偏心力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炼铜卧式转炉运转中的各种偏心力矩,其中重点分析了炉体倾转出渣和倒铜水时炉内铜水偏心力矩的产生及其变化趋势,并针对转炉的特点讨论了偏心力矩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宝钢1号高炉第三代炉体工艺设计主要采用了薄壁高炉,设计内型即为操作内型;炉缸内衬配置热压小块炭砖,炉缸象脚侵蚀区设铜冷却壁,炉腹下部采用三段铜冷却板过渡,炉腹至炉身下部设容易挂渣的镶砖铜冷却壁,冷却采用高压净环水与纯水密闭循环系统相结合,水系统分段串联。  相似文献   

5.
在全废钢冶炼模式下,100 t超高功率电弧炉偏心区炉壁存在挂料问题。针对偏心区炉壁挂料的形成原因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工艺操作不规范造成炉内热量偏低,导致炉料不能完全熔化,是偏心区炉壁挂料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工艺操作,解决了偏心区挂料问题,保证了炼钢生产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6.
由西德Fuchs系统技术公司设计、澳大利亚厂家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座椭圆炉底出钢电弧炉(0.4572×0.5334m),已在澳大利亚Smorgon钢厂投入使用。这种新设计既能发挥偏心炉底出钢的全部优点又能克服现有的缺点。 标准偏心炉底出钢电弧炉形状复杂,需要较多的水冷板,而且入炉废钢比较低,而椭圆炉底出钢电弧炉形状简单,需要较少的水冷板,没有裙式炉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转炉炉衬侵蚀情况对倾动力矩的影响,应用三维CAD软件Solid Edge计算了80t转炉的倾动力矩,重点比较了旧炉的炉底耐材厚度在侵蚀、不变和上涨三种情况时对倾动力矩的影响。结果表明,转炉的波峰力矩出现在新炉上,炉墙侵蚀和炉底厚度波动均减小波峰力矩;转炉的波谷力矩出现在炉底被侵蚀后的旧炉上,炉墙侵蚀会减小波谷力矩,炉底厚度波动对波谷力矩影响显著且不尽相同,炉底上涨会增大波谷力矩,炉底侵蚀会减小波谷力矩。  相似文献   

8.
回转式阳极炉在阳极铜浇铸作业过程中存在铜水落差高、飞溅大、铜水温降大、浇铸结束后残余废铜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贵溪冶炼厂设计了一种滑板出铜装置。实现了阳极炉底部出铜,大幅降低了出铜过程铜水落差、减少了废铜产出量,减少了铜二次冶炼成本。减少了燃料单耗,杜绝了铜水带渣可能,阳极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富氧侧吹炉铜水套的优化配置及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富氧侧吹炉传热过程进行分析,结合生产实践介绍了侧吹炉中各类铜水套的配置、设计理念以及安全使用措施,指出耐火材料与铜水套配合使用是富氧侧吹炉的特点,具有热量损失小、投资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稀氧燃烧技术在铜阳极精炼炉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稀氧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约为煤气燃烧烟气量的22.4%,每吨阳极铜的能耗由应用前的大于88kgce降低至42kgce。稀氧燃烧技术对铜水提温较快,加速了氧化脱硫作业,炉内温度调整灵活、迅速,还原结束铜水温度达到1 190℃以上,满足阳极板正常浇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侧吹炉在我国有色冶炼行业应用愈来愈多,本文叙述了侧吹炉的构成,并对炉缸、铜水套、风口的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侧吹炉优化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白银炼铜法是一种鼓风脱硫、强化熔炼铜精矿获得冰铜的熔池熔炼法。一九七二年进行试验,一九七六年用于工业生产。从一九七四年开始,应用铜水套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改进铜水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初步解决了熔炼强度与炉寿命的矛盾。观在,白银炼铜炉共设置不同规格的铜水  相似文献   

13.
介绍富氧顶吹炼铅炉放铅口铜水套的使用,从避免铜水套损坏对生产造成的损害入手,分析铜水套的受损机理,论述铜水套材质和结构的优化方案,并说明在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杂铜鼓风炉熔炼过程及熔炼产品的特点杂铜鼓风炉熔炼的炉料组成是简单的,杂铜、熔剂(少许)及高量的焦炭,并以一层焦炭一层铜料层层加入炉内底焦层上。废杂铜从炉顶慢慢下降时,经受予热而至风口中心线上方1.6~1.8公尺处开始熔化,熔化了的铜水沿底焦往下滴,并不断吸收赤热的焦炭及炉气放出的热量。铜料熔化铜水下降的过程,也正是与其中蒸气压大的金属蒸发和铜分离的过程:Zn(合金液中)→Zn(蒸气↑)Pb(合金液中)→Pb(蒸气↑)  相似文献   

15.
张明刚  张江锋 《河北冶金》2013,(3):36-37,32
针对宣钢1#高炉冷却壁和水管漏水的问题,在2012年2月、5月、8月休风期间安装了铜冷却柱,并在8月休风期间进行了造衬处理。造衬前后炉皮温度变化不大,造衬后炉皮打水量有所减少、铜冷却柱水温差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6.
针对福建三钢6号高炉的本体设计特点进行了阐述。其设计特点有:炉底炉缸以优质耐材为基础的"陶瓷杯+炭砖"复合炉底炉缸结构;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及铁口区域等关键部位采用铜冷却壁;带控水回路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与工业水系统相结合;完善的检测监控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某厂220t转炉为抑制喷溅采用了瘦长炉型,按全正力矩原则确定耳轴位置时正力矩过大,按正负力矩等值原则确定耳轴位置时负力矩又较大,从工程实际角度出发,希望正负力矩的值与前面结果相比都相对低一些,因此需要按照将新炉最大正力矩值控制在某一特定范围之内来确定耳轴位置.通过实例计算,给出了这种按特定力矩要求确定耳轴位置的方法,同时分析了炉型对倾动力矩的具体影响,为转炉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电炉偏心炉底出钢,在70年代由联邦德国研究成功。目前电炉钢厂的发展趋向是大吨位超高功率加偏心炉底出钢——炉后处理系统(喷粉设备等)——连铸——连轧。偏心炉底出钢取消了传统的槽式出钢法,直接采用炉底出钢,具有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耗、节约电极、延长炉壳寿命等优点,大大降低了吨钢成本,是电炉炼钢工艺的一大改革。  相似文献   

19.
针对恩菲自主研发的底吹连续炼铜工艺,以正常运行的底吹铜熔炼炉为研究对象,考虑熔炼渣相和铜锍相的实际物性参数,建立一个与实际底吹炉尺寸一致的熔炼炉模型,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炉内气-渣-铜锍三相流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炉内气液两相流动规律、炉内各相速度场、熔炼炉喷溅机理进行分析,获得炉内各流动区域特征,同时为后续底吹炉的设计和操作制度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奥斯麦特熔炼炉+富氧侧吹还原炉炼铅并且搭配处理锌浸出渣工艺,重点介绍了项目主要工艺方案和主要设备选型。设计中富氧侧吹还原炉一层铜水套上安装有富氧喷嘴和粉煤喷嘴,分别向炉渣熔体中鼓入高压富氧空气和粉煤,增设粉煤喷嘴的目的是为了快速有效地调节熔池温度和控制熔池内部氧化和还原氛围。烟化炉炉身全部采用铜水套,靠炉壁挂渣保护铜水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