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初步研究了Ti、Cr、Co、Ni、Cu、Nd、Sm、Gd 8种元素在长石、云母、角闪石表面的吸附行为。结合各矿物在吸附不同元素后O(1s)结合能的化学位移,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Cs、Sr在花岗岩及其成岩矿物(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中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Cs、Sr在花岗岩及钾长石、钠长石、黑云母、角闪石中的吸附可用Freundlich等温方程描述,Cs、Sr在石英中不吸附。在假定各矿物是由各能量不相同的吸附点组成,且某一吸附点上的局部等温式可用Freundlich方程表示,吸附物质各点的能量分布可用γ几率函数描述的基础上,本文推导出了能量不均匀吸附物质的吸附等温模型,并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能Ar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在Mo/Si(100)衬底上分别沉积Cu、Ag、Pt薄膜.实验发现,若辅助轰击的Ar离子束沿衬底法线方向入射,当离子/原子到达比为0.2时,沉积的Cu膜呈(111)晶向,而Ag、Pt膜均呈(111)和(100)混合晶向.当辅助轰击的Ar离子束偏离衬底法线方向45°入射时,沉积的Cu、Ag、Pt膜均呈(111)择优取向.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能量为500 eV的Ar离子入射单晶Ag所引起的原子级联碰撞过程,分别算得Ar离子入射单晶Ag(100)面、(111)面时,Ar离子的溅射率与入射角和方位角的关系.对离子注入的沟道效应和薄膜表面的自由能对薄膜择优取向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活动态U、Mo测量在SHTL地区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素活动态测量是一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为了在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中减小钻探的盲目性,实现快速评价,作者在二连盆地SHTL地区开展了壤中活动态U、Mo测量,以寻找砂岩型铀矿。选取U、Mo活动态中的黏土吸附态作为测量对象,在测区内共圈定壤中黏土吸附态U异常7 个、Mo异常5个。通过U、Mo异常评价并结合地质条件,预测了3个远景地段;经钻探验证发现了铀矿化,表明了活动态U、Mo测量寻找砂岩型铀矿床的有效性。建议在远景地段内进一步进行钻孔揭露。  相似文献   

5.
常见的基于SNMP等协议的网络管理不能有效实现对服务器应用系统状态、关键进程状态的监控,且要求网管员长期职守,一旦网管员离开,故障等信息就不能及时送达.作为方法探讨,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基于服务器监控代理和短信平台的服务器状态监控系统,介绍了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在实际网络环境中初步实现了该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国内不同堆型核电站放射性废气处理系统技术使用现状,不同影响因素对活性炭滞留惰性气体性能的影响以及活性炭性能试验验证可行性。结果表明,系统压力越高、温度及气流相对湿度越低,动态吸附系数越大;一定范围的气流比速、炭床长径比与惰性气体、CO2、氟利昂以及甲烷浓度对动态吸附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可采用活性炭样品动态吸附系数测定法进行系统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7.
地壳岩石中存在U、Th、K分布特征带,而传统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特征带及其特征。根据岩石中存在着自由离子和3种电压,且这3种电压有随机械力加大而增高的性质提出了离子迁移假设,并对该假设进行了论证。从大量数据和图中提取U、Th、K分布特征带,根据特征带提出假设,再推理证明其假设成立。离子成矿说是建立在离子地质学基础上的成矿理论,认为成矿物质以离子形式迁移,通过化学反应沉淀富集,在有利地段形成矿床。提出了离子成矿说的5个法则。实践结果初步证明华南两研究区的离子成矿学说及推论是正确的。它们不仅能解释U、Th、K分布特征带及其特征,而且能解释化探找矿效果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用于吸附果汁中金属离子的螯合纤维,本工作以铜离子为吸附对象,研究了溶液的pH和吸附时间对偕胺肟螯合纤维的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对其解吸和再生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纤维吸附速度较快,20-30min即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性能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且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此纤维可多次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9.
Am在花岗岩中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大气、低氧2种条件下,北山地下水中241Am在花岗岩及其成岩矿物上的吸附行为,观察了pH值、核素浓度以及腐殖酸等多种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得到了各种条件下Am在花岗岩上的分配系数,并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花岗岩能很好的吸附241Am,其组分磁黄铁矿在吸附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温度对NaF吸附NpF_6影响的研究,确定了UF_6和NpF_6共吸附的最佳温度为15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次“四步法”工艺试验,并在最后一次达到了较好的结果:收集到的U占原始量的90.8%,含Np占原始量的2.8%;收集到的Np占原始量的70.1%,含U占原始量的2.8%。物料衡算U为95%,Np为79%。  相似文献   

11.
D751螯合树脂吸附铀酰,铜,镍,锌及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国产的具有亚胺二乙酸功能基的大孔螫合树脂D751对铀酰、铜,镍、锌、钴等5种二价离子的吸附性能。测定了树脂对5种二价离子的吸附量与溶液pH值的关系曲线;测定吸附有二价离子的树脂的红外光谱及螯合物解离pH值(DpH)。  相似文献   

12.
元素在花岗岩表面吸附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用GC-GCMS分析氢、氦同位素及氧、氮、一氧化碳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用氖气作载气的毛细管热导池气相色谱(GC)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并联的方法,同时准确地测定氢、氦同位素及氧、氮、一氧化碳的含量。样品量为10μl,测量精度为1.5-2.0%。用GCMS法测量了HD,HT和DT的原子离子与母体分子离子的比值,并发现同一母体离子的两种组成同位素的原子离子与分子离子的比值是不相等的,还观察到了CO对低温色谱柱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过渡金属离子催化碘标记邻碘马尿酸的交换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使用量子化学方法(SCF-MO法,全略微分重迭CNDO/2近似方案)研究了在不同金属离子(Cu_m~(2+),Ni~(2+),Co~(2+),Fe~(2+))为催化剂时,~(125)I与邻碘马尿酸(OIHA)、邻碘苯甲酸(OIBA)的同位素交换反应。计算了OIHA,OIBA与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稳定顺序:Cu~(2+)>Ni~(2+)>CO~(2+)>Fe~(2+)。再现了文献[3]的实验结果,并从前线轨道观点分析了这些相互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用静态实验法研究了锝在格列土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葡萄糖,NaOH和腐殖酸对锝在格列土上吸附比(Rd)的影响,结果表明,格列土比一般地表土(砂土,凝灰岩土等)对锝有更大的吸附比,微生物活动能够阻滞锝的迁移,腐殖酸对吸附的影响不大,NaOH可以增加格列土锝的阻滞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冠醚-1,2-二氯乙烷在苦味酸体系中对轻希土元素的萃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DC18C6)和二环己基-15-冠-5(DC15C5)在苦味酸体系中对La~(3+),Ce~(3+),Pr~(3+),Nd~(3+),Sm~(3+),Eu~(3+),Gd~(3+)七个轻希土元素的萃取,求得了萃合常数和萃合物在有机相中的离解常数,并测定了苦味酸在水相对七个希土元素的一级络合常数。  相似文献   

17.
CesiP的交换性能及其在^201Pb—^201Tl母子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11种无机离子交换剂对Pb~(2+),Tl~(3+)及T1~+交换性能的研究,选择CeSiP进行~(201)Pb-~(201)Tl分离。研究了其交换性能、穿透容量及其交换柱的淋洗性能.制备了~(201)Pb-~(201)Tl母子体系.该母子体系可得到产额为83.5%,核纯>99.0%的~(01)T1.  相似文献   

18.
Production of multiply-charged ions of Ne, Ar, Kr and Xe has been studied by use of an electron-bombarded hot cathode type ion source of the IPCR 160cm cyclotron, which is similar to Morozov's source. These multiply-charged ions were accelerated by a 3rd harmonics acceleration mode in the cyclotron and detected with a beam probe fixed at the radius of 55cm. Observed multiply-charged ions are Ne2+, Ne3+, Ne4+, Ne5+, Ar3+, Ar4+ Ar5+, Ar6+, Ar7+, Ar8+, Kr6+, Kr7+, Kr8+, Kr9+, Xe9+, Xe10+ and Xe11+. Relative abundance of each charge state of four elements were measured. In case of Kr and Xe , the intensity of observed multiply-charged ions decreased to 1/3 or 1/4 when the charge number is increased by one. Intensities of Ar4+, Ar6+, Ar8+, Kr6+ and Kr8+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the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the ion source, such as arc voltage, arc power and gas flow rate. It was found that a smaller gas flow and a higher arc power brought about a higher yield in all the measured ions. Obtained current intensities of ion source output are 40?A Ar8+, 600?A Kr6+, 40?A Kr9+, 150?A Xe9+ and 10?A Xe1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9.
^99Tc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在高放废物处置中,~(99)Tc是长半衰期的裂变产物(T_(1/2)=2.12×10~5a),多以阴离子TcO_4~-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已经证明,一般地质介质及回填材料对锝的吸附很差,因此,研究对锝有较高吸附性的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人工材料活性炭对锝的吸附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锝有较高的吸附性,特别是椰壳活性炭对锝的吸附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