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采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处理上海市低浓度城市污水,分析不同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条件下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探讨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反应实质。平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一种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深度集成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在相同加药量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在总水力停留时间2h,污泥回流比33%,聚丙烯酰胺(PAM)投加质量浓度0.5mg/L,化学生物絮凝池各廊道的DO值分别为1.9.3.2mg/L、1.3~2.5mg/L和0.3-1.5mg/L的条件下,液体PAFC投加质量浓度为70mg/L(Al2O3 10.8%.Fe2O31.8%)时,化学生物絮凝工艺的出水CODcrTP、SS和NH3浓度满足城市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利用粉煤灰改善精对苯二甲酸(PTA)化工废水剩余污泥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絮凝剂PAM、粉煤灰与干污泥的最佳投放量(质量比)为1:125:300,提高了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和在带式压滤机上的助滤效果。生产运行结果验证了试验结论:污泥30min沉降比由原来的98%下降到40%,浓缩后的污泥质量浓度由原来的5g/L提高到25g/L,上清液CODcr的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500-2000mg/L降至200mg/L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预处理阶段、一级和二级曝气处理阶段及生化处理温度的影响进行试验,对生化处理工艺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结果表明,应充分发挥预处理阶段的均匀混合水质作用,一、二级曝气池出水DO的质量浓度分别应大于2.0和保持在3.0mg/L左右,沉降比分别为20%-30%和10%-20%。污泥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3.5和1.0-2.0mg/L;生化处理的温度应确保在5℃以上。实施后,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保证了出水100%达标排放以及回用水系统的正常投用.  相似文献   

4.
燃煤锅炉镁法烟气脱硫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陶瓷多管旋风除尘器除尘-喷淋塔烟气脱硫工艺处理20t/h燃煤锅炉烟气,分别以轻烧氧化镁、锅炉冲灰渣水和添加适量轻烧氧化镁的冲灰渣水为脱硫剂,在液气比(L/G)1.8~2.7L/m^2,脱硫塔入口烟气中SO2质量浓度508.2~754.1mg/m^3条件下,出口SO2质量浓度降至82.6-107.3mg/m^3,SO2去除率达到81%-89%,净化烟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有机负荷对EGSB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智勇  胡勇有 《水处理技术》2007,33(4):25-27,49
研究了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过程中的有机负荷变化规律。经过约5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在(30+1)℃下,进水COD浓度在8000~12000mg/L时,进水COD负荷达42.3kgCOD/m^3·d,COD去除率可达85%,出水COD浓度在1500mg/L左右;当负荷超过42.3kgCOD/m^3·d时,反应器出现酸化,说明该负荷已达到了极限值;当负荷在5kgCOD/m^3·d以下,COD浓度在3472~4514mg/L时,进水COD的波动对出水COD的影响不明显,但当负荷在15kgCOD/m^3·d以上,COD浓度为4988~8253mg/L时,进水COD的波动将导致工艺运行不稳定和出水基质浓度波动。  相似文献   

6.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温(37±2℃)条件下采用有效容积为6L的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某高硫酸盐、高CODcr的制药废水。采用投加CaO除SO4^2-的方法,对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废水中sSO4^2-质量浓度从19500mg/L降到5000mg/L左右。CODcr容积负荷从1.2kg/(m^3·d)逐渐提高到16.5kg/(m^3·d),CODcr去除率从80%以上逐渐下降到40%。产气稳定,出水pH值稳定在7.5~8.0,VFA稳定在4mg/L左右。  相似文献   

7.
利用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采用ZnCl2化学活化热解炭化法制备炭化污泥吸附剂。研究了炭化污泥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Pb^2+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试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炭化污泥吸附剂吸附时间为1h,溶液pH值为5.0,炭化污泥吸附剂用量为5g/L时,处理含Pb^2+的质量浓度为40mg/L的废水,Pb^2+的平均去除率为42.31%,炭化污泥吸附剂的平均吸附容量为2.94mg/g。实际应用中炭化污泥吸附剂可以用于处理低浓度含Pb^2+废水,当然为了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炭化污泥吸附剂用量一般不能低于20g/L。  相似文献   

8.
采用CAF涡凹气浮和流砂过滤二级组合系统,对玉柴机器柴油废水进行了处理回用的应用研究.出水达到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在进水平均COD浓度为6510mg/L,石油类浓度为9321mg/L,出水COD浓度可以降到68~91mg/L,石油类浓度可以降到1~3mg/L.处理成本低,每处理1m^3污水的综合运行成本为0.23元,每回用1m^3中水,需另增加费用开支0.22元。  相似文献   

9.
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厕所污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氨氮、低碳氮比(C/N)的厕所污水为研究对象,对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氨氮脱除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BOD5/NH^+4-N接近1/1的高氨氮厕所污水,在生物反应池污泥浓度为1.0~2.0g/L,溶解氧浓度为1.0~2.0mg/L,调节池中投加Na2CO3和NaOH碱度的条件下运行,实现了厕所污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良好降解和脱除,氨氮由入水浓度241.5mg/L降为出水浓度10mg/L以下,系统出水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要求,同时具有30%~80%的脱氮能力。  相似文献   

10.
排出厌氧富磷污水生物化学除磷脱氮ERP-SBR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RP-SBR工艺采用循环污泥技术借助化学方法固定厌氧富磷污水中的磷酸盐,将排除活性污泥的传统生物除磷模式变为排除富磷污水,消除了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控制污泥龄时存在的矛盾,使生物除磷脱氮系统可以在较长污泥龄条件下获得优异的同时除磷脱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SRT为5O-80d、进水TN为28.6~58.3mg/L、TP=5.5~13.25mg/L时,ERP-SBR处理出水COD≤34mg/L、TN≤6.02mg/L、PO^3-4≤O.23mg/L,富磷污水化学固磷所需药剂用量为传统化学除磷法的5%,所得化学污泥含磷量为12~15%,可实现磷资源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溶性胶黏剂生产废水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波动大、难生物降解等特点,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沉淀+UASB+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COD≤500 mg/L,氨氮≤25 mg/L,SS≤400 mg/L,处理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COD、氨氮、SS去除率分别为93.6%、56.9%、89.5%,工艺处理成本为6.8元/m^3。  相似文献   

12.
李鹏飞  李勇 《水处理技术》2020,46(1):134-136,140
以无锡某厂食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为例,探讨采用"隔油+混凝沉淀+A^2/O+MBR"工艺就地处理餐厨污水,并将出水回用于厂区冲厕可行性。经过78 d的调试,该工艺实现了餐厨污水中污染物的去除,COD小于50mg/L,NH4^+-N质量浓度小于5 mg/L,总氮小于10 mg/L,总磷小于0.5 mg/L,大肠杆菌数小于2个/L,基本满足中水回用要求。经计算吨水处理成本9.83元,含电费、药剂费、人工费、污泥处理费及膜更换费用。结合中水回用节省自来水后计算吨水处理综合成本为5.23元,大幅降低公司对市政供水的依赖,降低公司用水成本。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为回用水源,对常规化学混凝和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处理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对COD的去除率比常规混凝处理工艺提高4%~6%,浊度去除率平均提高约7%,TP去除率提高8%~31%。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处理二沉池出水的效果优于常规混凝处理工艺。并通过优化泥渣回流量和速度梯度G值,探索出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处理回用水的最佳运行条件:泥渣回流量为2.91L/h,G为22~52.6s-1。  相似文献   

14.
对含氟废水和含氟废渣中氟的去除,采用磷化铝处置残渣进行除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氟废水在pH为8~10,磷化铝处置残渣加入量为w=10%,0.1%PAM加入w=1%的条件下,废水中氟从1250 mg/L降至7.5 mg/L,除氟率达99.4%.处理后的含氟废水中氟低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氟化物(...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aluminum on the treatment of fluorine-containing synthetic wastewater by crystall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fluoride removal were found at pH 7.2–10.5, and at an aluminum concentration of 80–700 mg/L. During operation of the fluidized bed reactor, the effluent fluoride concentration was 13–25 mg/L at an influent aluminum concentration of 80–150 mg/L. The recovered pellets matched well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fluorspar in China (GB19321-88). It was feasible to recover calcium fluoride from fluorine and aluminum-containing wastewater by crystallization.  相似文献   

16.
印染废水的混凝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旭龙  崔家琪  赵小华  汪晓军 《广东化工》2012,39(3):236-237,240
采用佛山市南海西樵纺织工业园园区的印染废水进行混凝脱色处理研究,对硫酸亚铁(FeSO4)、聚合氯化铝(PAC)及双氰胺-甲醛(F3)脱色剂和阳离子有机脱色剂(A6)进行混凝脱色性能测试和成本分析。结果表明,A6脱色剂产泥量少,处理成本较低,能够较好地脱除原水的COD和色度,在投加量为20mg/L下,COD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2.7%和76.9%。实际运行结果中,平均COD去除率为39.4%,平均色度去除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对含氟污泥进行固化处理并制取了不同污泥掺量的水泥标准试块,考察了掺量对试块抗压强度、氟离子浸出量、物相转变和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氟污泥掺量为10%时,试块强度高,氟离子浸出量低,是较为适宜的污泥掺加比例。10%掺量试块28天抗压强度达到22.2 MPa,满足一般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强度要求;10%掺量试块在地下水和酸雨作用下的氟离子浸出量分别为0.16 mg/L和0.39 mg/L,远小于危险废物100 mg/L的标准限值,安全性较高;机理研究表明,氟化钙污泥的加入加快了水泥中C3A的水化速度,增加了早期AFt生成量,提高了试块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8.
生物预酸化处理明胶废水对活性污泥减量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胶废水具有高钙、高COD等特点而难于处理。通过对明胶废水进行生物预酸化处理,研究了活性污泥法处理明胶废水过程中COD去除率、MLSS、MLVSS以及无机灰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生物预酸化处理后,明胶废水的p H由11.8降至7.4左右,COD由1 058 mg/L降至671 mg/L。后续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与未进行生物预酸化处理相比,MLSS、MLVSS呈明显下降趋势,最终COD去除率达到90%;同时由于反应器维持在较低的p H下运行,避免了曝气生成CaCO_3沉淀,污泥无机灰分减少。生物预酸化处理对污泥减量化有明显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某汽车制造厂发动机车间产生的CODCr为5—8×10^4mg/L的高浓度乳化废液进行酸化破乳试验,与该厂现有陶瓷膜法比较,为新建车间污水站中的乳化液处理系统寻找比陶瓷膜工艺更经济适用的处理工艺。试验表明加浓硫酸将pH调至2,酸化40h后取中间液调节pH为10~11,再投加PAC和PAM混凝絮凝之后,COD去除率为65%,此为最优试验条件,该条件下乳化液破乳处理成本约为41.7元/m^3(包括污泥处理费)。与车间现运行陶瓷膜工艺相比,运营成本较低,但考虑到处理效果、现场环境、可操作性等因素,如选择市场上质优价廉的新型膜,则使用陶瓷膜处理乳化液是更理想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研究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对再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应用于再生水处理效果很好,在PAC投加质量浓度为10 mg/L、回流泥渣质量浓度为10 000~16000 mg/L、干泥回流量为200 mg/L时,泥渣回流强化混凝工艺对浊度、TP、PO43-、CODCr 、色度及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71.63%、71.21%、82.00%、36.62%、47.25%、18.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