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飞龙 《中国生漆》2011,30(1):34-40
中国髹漆工艺始于新石器时期,木地螺钿镶嵌工艺是其髹漆工艺体系中的一个支流,是贝壳装饰艺术、木工镶嵌、髹漆工艺发展的结果。它缘起史前,肇始商周,成于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桼与螺钿的天作之合,以桼之坚牢,贝之绮丽,炫其绚烂,光彩夺目,开凿了螺钿镶嵌工艺发展的漆彩光华。在唐代木地螺钿镶嵌工艺几近完美,明清时期达到极盛。大到漆案、琴桌、柜架、屏风、床榻等木制家具,小到瓶、盒、杯、盘及文房用具等小件,都有其应用,充分展示了华夏匠人的聪明与才智。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漆》2016,(2):26-29
随着漆艺创作者对材料自觉意识的醒悟,现代意义上的大漆髹饰,正试图以工艺语言的属性与身份,努力建构着自己的现代艺术表现语汇。在这一过程中,髹饰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展。从漆艺髹饰的媒材层、工艺层、表现层出发,通过分析"髹饰"背后的物质因素与人为因素,可以看出,大漆髹饰语言的审美表现主要包含了质地要素、技术要素以及色泽要素。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漆》2021,(1):44-49
漆艺是艺术中一门独特的艺术,语言更是极其丰富。漆艺中有一门特殊的技法,这便是粟米材料的应用。文章通过对彰髹技法中粟米类材料历史渊源的深层次探究,研究了中日两国漆艺彰髹技法中粟米类材料的使用步骤与区别。利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尝试探究粟米类材料在漆艺中的应用。此外通过控制大漆变量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粟米类材料使用时稀释剂与大漆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漆》2016,(3):53-55
跨学科成果的交叉使用已成为当今创意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中国古代漆艺作品表现的纬度不仅限于酒器、餐具、乐器、配饰等生活用品之中,也在建筑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面对现在漆器产品在我们视线中的贫瘠现象,希望通过混凝土与大漆结合,探索不同漆艺产品的类型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以此文,对两种材料结合时的研究发现和初步实践成果及其存在问题作以总结。并就实践中混凝土与大漆结合时出现的特殊效果进行延伸创作,相信唯有用更多的、不断的实验,才能找出传承中国髹漆文化时的不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平遥漆艺的发展脉络进行综合阐述,从纵向时间到横向比较,全面分析平遥传统髹漆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其次,从技法上将平遥传统髹漆技艺按照一定的演变与发展过程进行了归纳。最后笔者结合此次参加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传统大漆髹饰技艺创新创作人才培养研修班"的结项作品,从创作理念、制作过程、技法探索等方面,基于平遥传统大漆髹饰的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6.
天然大漆历史悠久,它不仅施髹于漆器、家具、殿堂和寺庙建筑,也是化工、石油、纺织、酿造、机械、塑料、电子、造纸等常用的一种优质材料。然而,近十多年来又引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合成大漆” 问题。 国内“合成大漆”名称的由来,始见于1983年,《涂料工业》杂志第二期载杨瑞礼先生文章“漳州合成大漆”。杨先生文章一发表,在学术界激起了几折涟漪。有的专家提出质疑,认为漳州大漆不是合成大漆;有的专家则撰文给《涂料工业》编辑部,提商  相似文献   

7.
京味的奢华     
岳岩 《中华手工》2011,(7):82-84
如果说清代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高峰,那么汲取各地工艺精髓的皇家技艺就是高峰的精华。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这八大工艺门类,是清宫研发的博采众长之作,京味十足,被誉为"燕京八绝"。在当时,也是皇家的奢侈品。与一般工艺不同的是,"燕京八绝"的用料就十分考究,雕漆用的是天然大漆,镶嵌要用天然的玉、石料、螺钿还包括象牙、玳瑁等名贵材料,所以虽然都源自民间工艺,"燕京八绝"的奢侈却是其他工艺难得一比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漆》2016,(3):29-33
古代大漆髹饰工艺除系统见载于《髹饰录》之外,以明清琴书记录为详尽。琴书之于髹饰工艺的价值,主要在于髹琴工艺和制漆工艺,还有髹饰工艺的工具设备。本文将明清琴书关于髹琴、制漆工艺及髹饰工艺工具设备的文字钩稽校勘读解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昊 《中国生漆》2013,(4):37-39
蚌饰镶嵌漆木豆复制工作依据实验室考古过程所获得的实物资料以及调查取得的相关信息,结合文献资料,综合考虑了文物原件的主体特点,在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尽可能与出土实物相符合,选择了与文物原件相同或相似的原材料,采用了漆器制作的传统髹漆工艺。使复制品达到了与原样品"形似、质似、神似"的基本要求,可替代文物原件用于宣传展示。  相似文献   

10.
黄琦 《中国生漆》2015,(1):8-12
铜镜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典范,漆背铜镜作为铜镜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铜镜将铸造工艺、髹漆工艺、镶嵌工艺、漆艺装饰工艺融合在一起,使铜镜的制作表现更加繁华。漆背铜镜虽在唐代盛行一时,但是遗留下来的漆背铜镜数量并不多,本文从漆背铜镜的漆器工艺生产角度对这独特、华丽的铜镜进行分析,以期恢复和发扬这种铜镜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