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TiO_2粉体性能对PTC热敏电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TiO_2的纯度、粒度及粒形对BaTiO_3系PTCR的性能影响很大,对所用TiO_2加以选择非常重要,国产和日本产TiO_2原料在粉体性能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着重讨论BaTiO3细粉体的晶相对X7R介质瓷的电气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谱分析该细粉体的晶相结构,结果表明:立方相的BaTiO3介电常数很低;四方相的BaTiO3介电常数高,介质的电性能也好。所以我们用四方相BaTiO3的含量来衡量X7R介质瓷的质量。BaTiO3四方相含量越高,X7R介质瓷电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3.
BaTiO_3:Ce在633nm波长的互泵浦相位共轭陈岩松,张玉河,郑师海,李德华,李承祥,朱镛,吴星(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北京100080)本文报告BaTiO3:Ce晶体在633nm波长的互泵浦相位共轭若干性能的观测结果。所用BaTiO3:Ce晶体的?..  相似文献   

4.
水热法合成的BaTiO3粉体具有超细、高纯等特点,从而能够使PTCR热敏电阻器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化,并有利于获得较好性能的PTCR电阻器。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的BaTiO3粉体制备PTCR陶瓷。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材料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制备的BaTiO3粉体,在1200 ̄1320℃/1小时的条件下吉BaTiO3陶瓷。测定了BaTiO3陶瓷的密度、ε ̄T特性等,并用SEM或TEM电镜观察BaTiO3粉体的特征和讨论了两种BaTiO3陶瓷的介电特性。  相似文献   

6.
氧化镉掺杂对钛酸钡基陶瓷材料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BaTiO3-ZnNb2O6-CdO系陶瓷介质材料的介电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BaTiO3,BaTiO3-ZnNb2O6,BaTiO3-ZnNb2O6-CdO三种材料介电常数,温度稳定性,介电损耗,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是BaTiO3-ZnNb2O6-CdO系陶瓷材料,介电常数高,损耗小,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小,是较理想的电容器陶瓷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BaTiO_3Ce宽波长范围内目泵浦位相共轭特性及其机制叶佩弦,窦硕星,廉英武,高宏,张家森,朱镛,吴星,杨昌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的BaTiO3::Ce晶体在长波可见光波段及近红外波段的自泵浦位相共轭?..  相似文献   

8.
适量掺入MgF_2·SrF_2有效地降低了0.85PZN(Pb(Zn_(1/3)Nb_(2/3))O_3)-0.15BT(BaTiO_3)材料的烧结温度并得到了介电常数-温度特性接近于X7R特性标准的瓷料。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出现了双介电常数峰。这种现象可从材料的纳米结构出发,用超顺电态的概念来描述。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Bi,Ti,Zr,Sn,W,Nb,Pb等元素的氧化物合成多种不同铋层化合物,用以降低BaTiO3系瓷料烧成温度。通过调整BaTiO3的合成温度、改变铋层化合物的组成和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等试验,探讨含铋层化合物BaTiO3瓷料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以BaO/TiO2为0.99的BaTiO3烧块、钛铋层化合物及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制成的瓷料,其性能符合美国EIA标准X7R指标,制成的独石电容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Bi、Ti、Zr、Sn、W、Nb、Pb等元素的氧化物合成多种不同铋层化合物,用以降低BaTiO3系瓷料烧成温度。通过调整BaTiO3的合成温度、改变铋层化合物的组成和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等试验,探讨含铋层化合物BaTiO3瓷料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以BaO/TiO2为0.99的BaTiO3烧块、钛铋层化合物及稀土元素氧化物配制成的瓷料,其性能符合美国EIA标准X7R指标,制成的独石电容器性能优良,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1.
Ni/BaTiO3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PTC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低室温电阻率的PTC材料,以草酸为沉淀剂,采用液相包裹法制备了NiC2O4·2H2O/BaTiO3前躯体,并由其热分解制得Ni/BaTiO3基陶瓷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研究表明,在还原气氛下烧成的Ni/BaTiO3基陶瓷复合材料具有很弱的PTC效应,但其PTC效应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600℃,空气气氛)得到有效恢复。其升阻比与室温电阻率为:(ρmax/ρmin=60)和(ρ=6.1?·cm)。  相似文献   

12.
用LB(Langmuir Blodgett)膜技术制备的BaTiO3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热处理后形成BaTiO3超薄膜。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电子自旋共振、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BaTiO3超薄膜进行研究。BaTiO3超薄膜在190~287 nm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吸收,而在299 nm附近有强烈的吸收;超薄膜中的BaTiO3微粒存在氧空位,分子内部结构和晶体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硬脂酸凝胶法制备的BaTiO3超微粉和陶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天令  王晓慧 《压电与声光》1993,15(4):30-33,19
用硬脂酸凝胶法制备了BaTiO_3超微粉.并通过XRD、介电和热释电等方法研究了这种超微粉以及由其制备的陶瓷的结构和其它物性.发现它们的性质与常规的BaTiO_3陶瓷极为不同.只有一个铁电一顺电相变、而且铁电相的结构为准立方结构.它可能是由于这种超微粉表面包裹一层偏离BaTiO_3化学配比的非铁电材料,使BaTiO_3微晶机械受夹,不能自由产生铁电畸变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法、非匀相沉淀法、喷雾干燥法三种不同方法,对掺杂Nd、Y、Mn的BaTiO3表面包裹Al2O3,研究了包裹A12O3对BaTiO3基陶瓷的微观形貌、介电常数、介电非线性、容温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法包裹A12O3的BaTiO3基陶瓷性能较优:所制陶瓷粒径为0.6μm,绝缘电阻率达到1011.cm,介电常数变化率为21.5%,容温变化率为58.3%。  相似文献   

15.
采用液相掺杂及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掺杂BaTiO3纳米晶体,然后经烧结制得了Bi掺杂BaTiO3基PTC陶瓷。分析了所制Bi掺杂BaTiO3晶体的物相、晶粒大小及微结构,研究了烧结条件对所制PTC陶瓷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掺杂BaTiO3晶体在常温下为立方晶系,颗粒基本呈球形且大小均匀,粒径约为60 nm;在烧结温度为1 330℃、保温时间为20 min条件下所制PTC陶瓷性能最佳:室温电阻为26.29,升阻比为3.585×104。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铁电微晶粉粒的热刺激电流及其铁电相变。对三种不同化学成分的钛酸钡粉料与硅油的混合物进行了热刺激电流测量。钛酸钡粉粒与硅油的混合物有很明显的热刺激电流(TSC)且表现出和铁电相变有关的明显的峰,显示出与粒径存在一定的关系;得出了样品的表观极化强度曲线。证明了当粉料与硅油混合后,用介电谱观测不到的粉料的铁电–顺电相变,用 TSC 方法可以观察到。  相似文献   

17.
喷雾造粒粉体对BaTiO3系PTCR半导体陶瓷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通过喷雾造粒制得的BaTiO3系PTCR热敏陶瓷粉体性能对生坯成型及瓷体物理、PTC效应、电学等性能的影响,与手工造粒粉体比较,由于喷雾造粒的粉体流动性好,表面活性大,粒度均匀,其成型性及烧结后瓷体PTCR效应、电学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纳米晶BaTiO_3粉体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国内蕴藏量丰富的毒重石为钡源,工业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BaTiO3纳米晶粉体,对其 BaTiO3干凝胶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凝胶陈化时间及灼烧温度对BaTiO3纳米晶粉体粒度的影响。利用化学分析法测定了BaTiO3纳米晶的Ba/Ti比及主含量,并与用试剂级原料合成的产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BaTiO_3基PTC瓷粉的制备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颗粒表面改性法,柠檬酸盐溶液–液相包裹法和高分子网络凝胶–液相包裹法等采用表面改性技术的PTC瓷粉制备方法。重点介绍BaTiO3基PTC瓷粉非均匀形核表面包覆制备的原理、特点、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认为BaTiO3基PTC瓷粉的制备,有向液相表面包覆发展的趋势,非均匀形核表面包覆,是一种较具潜力的高性能PTC瓷粉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制粉工艺对BaTiO3粉体理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BaTiO3超细粉,实验中分别采用氢氧化钠和草酸作沉淀剂。实验发现,采用不同的沉淀剂均能制出具有四方晶相的BaTiO3粉体,但其所含微量成分有所不同,粉体粒度分布有较大差别。通过对粉体进行半导化处理,发现用氢氧化钠作沉淀剂时不易半导化,且其烧结性能及机械性能较差,而用草酸作沉淀剂所得的粉体易半导化,且具有较好的烧结性能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