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大学校园环境的功能及建设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勇 《中州建设》2006,(6):78-79
我们知道,广义的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指大学所处的外部公共关系,还指大学内部的物质文化状况。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学校园环境主要是指大学校园的内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校园环境由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物质的因素.以及校园文化心理、管理制度等精神的因素构成。在实施大学教育过程中,校园环境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品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大学校园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既要考虑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凸现育人特色,又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体现先进理念.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新力军,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大学生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疏于健康化设计的大学校园空间导致大学生整体健康状况不理想。目前国际上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均证明,健康促进是提高人群整体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基于该背景,将健康促进作为研究视角引入大学校园设计中,提出使用于大学校园的健康促进模型以及健康促进视角下的大学校园环境要素。从建成环境、感知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四个方面提出设计要点,为大学校园健康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浅析大学校园前广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勉 《南方建筑》2004,(5):84-86
大学校园前广场作为广场的一种形式,是构成大学校园环境的重要元素之一。该从多角度分析了这一空间形态,以寻求塑造有化特色的人性化大学校园前广场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大学校园环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了我国大学校园环境由于扩招、合并、新建校区所带来的校园空间环境、绿化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的大学校园环境规划意识,以期为以后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带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精神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崔玲  阴帅可 《山西建筑》2004,30(21):15-16
从分析大学校园环境的构成入手,揭示了以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主线营造大学校园的精神环境的内涵特征,并提出了营造以生态和人文精神为主线的大学校园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步行校园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浩强 《华中建筑》2006,24(6):74-77
通过比较国内外大学校园步行环境的规划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校园步行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大学校园应建立以人为导向的校园交通系统,提出步行校园的建构导则。  相似文献   

7.
冼燕婷  沈粤 《建筑与环境》2007,1(2):149-151
书院自唐朝以来不断发展与演进,逐渐形成书院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书院建筑理念对我国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建设仍然有着现实意义。通过对书院的文化教育和建筑环境特色的阐述,分析了书院在场址选择、总体布局、建筑风格、园林景观等方面对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环境建设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出行规律与习惯性的行为对大学校园外部空间环境和交通路网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校园步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大学校园步行体系的构建方法,旨在为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的合理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西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智勇 《山西建筑》2011,37(17):13-14
以山西高校校园公共景观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指出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应该结合山西地区的气候特点,植被因素,水文因素以及人文地域特点,并给出了山西地区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大学校园传统室外空间环境模式的反思 ,在优化设计理念下探讨了面向 2 1世纪大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规划设计问题 ,并以校园广场及学生活动中心为例 ,说明大学校园室外空间环境的特征及优化设计的思路 .  相似文献   

11.
王军 《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166-169
大学校园是高校师生教学、研究、生活的空间基础,大学校园空间管理是高校校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环境育人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大学校园氛围商业化、功能交通化、人员复杂化的形势下,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空间管理,建立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空间管理体系,有助于校园管理者强化其主体意识和校园空间场所精神的塑造,以增强大学校园空间的识别感和归属感,发挥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景观是大学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景观设计和规划对于大学校园功能的合理分配、环境建设及学术氛围的营造,直接影响到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诠释。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面对日益凸显的健康问题,大学作为学校教育生态链的最后一环,其校园疗愈支持性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健康城市的重要助力单元,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近30年与疗愈相关的大学校园环境营造相关的海量国际文献进行可视化、全貌性综述研究;将研究演进历程划分为基础起步、科学细分、分化跨域、综合交互四个阶段,并归纳出生理疗愈、心理疗愈、社会疗愈导向下的三个核心聚类议题和13个细分聚类议题,用以评述当前大学校园疗愈支持性环境特征研究进展;最后将其与相关标准及国际实践经验结合,以期为未来我国大学校园疗愈支持性环境营造实践提供理论与设计指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冯楠 《中外建筑》2006,(6):47-49
大学校园是一个特殊的场所,它集聚的是年纪相仿,审美、情趣、生活目的相对集中的人群。基于此,大学校园整体环境的塑造有别于城市中其他的建筑环境艺术而具有自身特性。在大学建设前所未有的如火如荼之时,讨论大学校园的整体环境艺术似乎也是当务之急了。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人居环境空间作为相对完整的地域社会空间统一体,具有特定的静态结构与动态发展特征。校园人居环境空间营造过程是物质空间、校园生活意向与校园场所精神建构的过程。紧凑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成有序、合理、紧凑、高效的复合空间,最大限度最大可能地节约土地资源。通过对紧凑型大学校园人居环境的内涵、发展方式与设计策略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大学庭院空间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分析庭院空间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大学校园与庭院空间的渊源关系,介绍了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对大学校园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胡庆春 《山西建筑》2007,33(16):44-45
在全面认识大学的主要任务与校园环境关系的基础上,以功能、空间、文化为切入点,阐明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的景观规划对策,并指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绿色的、生态的、美丽的环境,从而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对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步行环境的热环境和风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探究周边水体、树木遮阴和建筑遮阴三个主要因素对步行环境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不同因素的组合与风环境指标差值以及热环境指标差值的相关性。选取夏季和春季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因素组合测点的单日测量数据,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步行环境春夏两季的日间风环境指标和热环境指标变化特征,评价不同因素组合在步行环境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区别,以此得出多种步行环境微气候舒适的局部模型,以期为湿热地区大学校园的室外步行环境微气候改善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大学校园为背景,以大学生为主体,由师生员工参与的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文化活动、文化环境、共同的思想行为及价值取向、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对大学校园文化比较深入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大学校园文化基本特征及其功能的全面认识,进而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推进教育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介绍贵州毕节学院两栋实验楼的设计,探究大学校园建筑和环境设计相结合的问题,提出校园建筑与环境应体现育人性以及跨学科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