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综述制备氧化石墨的Brodie法、Staudenmaier法、Hummers法等化学氧化方法,以及利用水溶液电解质、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电化学氧化法等,总结其反应原理及其优缺点;概括氧化石墨(烯)在模板材料、废水处理、脱盐作用、生物材料和电池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出石墨烯具有良好理化性能,在能源、化学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且氧化石墨合成技术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不同的目标产物,有针对性地设计功能化复合材料,实现对目标物高效作用,将在复合材料领域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2.
铝的阳极氧化法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4.
天然石墨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世超  邱学良 《材料工程》1997,(8):31-32,27
对天然石墨的氧化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氧化反应初期,其氧化速率随燃耗增加而增加,然后在经过一段稳定的最高氧化速率区间后,氧化速度随燃耗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王元正 《材料保护》1998,31(8):25-26
对铝合金普通阳极氧化工艺过程中一些有害、污染环境及耗能较大的工序,如除油、碱蚀、出光、阳极氧化以及封闭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铝合金阳极氧化清洁生产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铝阳极氧化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铝阳极氧化膜的结构、形态与介质的关系有孔洞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8.
张俊峰  邓璘 《材料保护》2019,52(2):66-68,73
目前,采用蒸气循环氧化对汽车用15CrMoG钢进行性能研究的报道较少。对Ar气环境下氧化的15CrMoG钢表面进行蒸气循环氧化(Steam cycle oxidation,SCO)测试,分析了SCO处理对其增重动力学、表层氧化物以及氧化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CO处理时间增加,耐热钢表面增重的结果表现出单调增加的变化趋势,且表现出线性增加规律; 1 000 h的SCO处理后的氧化增重为4.25 mg/cm2;经100 h的SCO处理后,表面生成了具有不同尺寸的颗粒形氧化产物; 1 000 h氧化后,得到了尺寸更加粗大的氧化物晶须,晶须中含有较高的Fe元素,属于Fe氧化物;当SCO处理时间达到500 h,氧化皮的结构分层现象已经很显著;经过1 000 h的SCO处理后,耐热钢表面形成了60 mm厚的氧化皮。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研究了去除Ta2O5/Nb2O5中杂质S的方法.通过对制取高纯Ta2O5和Nb2O5的中间产品高纯Ta(OH)5/Nb(OH)3进行过氧化处理,改变Ta,Nb,S等元素在物料中的存在方式,增大了含S杂质的溶解性,降低了物料对含S离子的吸附能力及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通过洗涤、焙烧达到有效去除产品中杂质元素S的目的.该方法可在不影响Ta2O5/Nb2O5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使杂质S降低到0.0001%以下.  相似文献   

10.
徐典  苏静康 《材料保护》1989,22(6):53-54
黑色金属的碱性化学氧化膜,主要由磁性氧化铁组成。氧化膜的抗蚀性能虽小于磷化膜,但表面比磷化膜光泽美观,呈黑色或深兰色。而且由于它工艺稳定且可以采用浸肥皂填充处理,浸润滑油处理或涂漆,大大提高了其防护性能。因此仍被广泛采用。化学氧化处理工艺中,化学氧化膜的表面颜色与材料的合金成份和氧化规范有关,一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呈黑色和黑兰色,合金钢则因含硅量的高低,氧化处理后其膜呈褐色到黑褐色,实际生产中则因工艺规范的变化出现红褐色而大大降低抗蚀  相似文献   

11.
12.
镍基单晶合金高温氧化的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镍基单晶合金高温氧化后的组织结构观察和内氧化层深与循环氧化质量变化动力学曲线的测定,研究了合金的高温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大气环境条件下,无保护涂层合金发生明显的氧化和内氧化;在近异形大颗粒内氧化物处于现贫Al区,使区内γ′强化相消失,内氧化层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服从抛物线规律。外加拉伸应力使内氧化加剧,在循环氧化初期,由于形成以Al为主的氧化膜易剥落,质量变化动力学曲线表现出较快的减重趋势,合金在20-80h的循环变化期间,在1040℃和1070℃分别呈较缓的增,减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
SiC材料氧化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各种纯SiC及含有少量杂质的SiC在不同条件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述。对今后SiC氧化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碳化硼的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碳化硼在400-800℃空气中烧结时的氧化特性,采用XRD、SEM对氧化后的碳化硼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观察。结果表明,碳化硼有600℃左右开始氧化,氧化后部分生成玻璃态的B2O3,氧化过程为热激活过程,激活能Q=17.17kJ/mol。  相似文献   

15.
张凯  李辉勤 《材料保护》1998,31(8):17-19
对TiN薄膜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TiN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氧化膜呈干涉色,其颜色随槽压变化;氧化膜色调均匀、耐磨性较好。XPS及AES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膜由TiO2组成,在槽压为9V时膜厚为90nm。  相似文献   

16.
采用恒温氧化的实验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等分析了一种新型含Ru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1 100 ℃和1 140 ℃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氧化初期质量迅速增加,但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膜质量增加速率变得缓慢,由于氧化过程中会发生氧化膜脱落,使得氧化增重曲线略微偏离抛物线规律。氧化膜大致分三层:外层由Cr2O3和NiO组成,中间层为Cr2O3,内层为Al2O3。  相似文献   

17.
铝合金表面化学氧化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阎国平 《材料保护》1997,30(5):34-34
  相似文献   

18.
铝及铝合金瓷质阳极氧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鑫  张德忠  钟萍  杨艺娟 《材料保护》2003,36(12):32-34
对铝及铝合金在磺基水杨酸槽液中及另一有机酸槽中进行二次氧化,获得了装饰效果良好的瓷质氧化膜。分析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范围宽,无污染,所得膜层性能好。  相似文献   

19.
20.
铝阳极氧化膜低温封闭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肖友军 《材料保护》2000,33(2):21-21
对Ni-F体系低温封闭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满足产品最佳封闭质量的NIF2溶液封闭剂的工艺条件,并且可根据生产实际使用过程中封闭污染情况,在原封闭基础上添适当组分调整使封闭液正常工作,铝阳极氧化膜经封闭后符合ISO 3210标准。1试验 (1)铝阳极化试验选取 0.5dm~212号硬铝材料,常规预处理后,进行硫酸阳极化,膜厚 10~20 μm。 (2)纯NiF2溶液的配制用去离子水配制 3 g/L NiF2· 4H2O溶液。 (3)封闭液Ni2+的测定用移液管吸取冷封液 15 ml,加水50~ 100ml;如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