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正电子湮没等分析手段,研究了CuZnAl形状记忆合金的γ辐照效应,此合金经一定剂量的γ辐照后,马氏体转变温度明显提高,而形状记忆功能仍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氧-乙炔焰喷涂技术制备WC-12Co涂层,模拟计算了涂层对中子、γ射线的屏蔽特性.将试样分别置于5#固体镭γ源、Am-Be中子源接受100天辐照,测试辐照前后涂层的结合强度,EDS能谱分析了辐照前后涂层界面元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γ光子能量小于0.01MeV时,0.5~1 mm厚的WC-12Co涂层可以屏蔽98%以上的射线.1mm厚的WC-12Co涂层可以屏蔽12%的热中子,快中子屏蔽效果欠佳.涂层经中子辐照后强度提高20%~50%,γ射线对涂层强度没有明显影响.中子辐照前后涂层界面元素无扩散现象.初步分析认为,中子辐照后涂层强度提高可能与材料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C/C复合材料气孔率、降低C/C复合材料吸湿性,本文采用γ-射线辐照在A151中对沥青基炭纤维表面改性,采用AFM、XPS研究了γ-射线辐照改性后沥青基炭纤维表面结构的变化;用浸润仪测定了改性前后沥青基炭纤维表面能的变化;对γ-射线辐照沥青基炭纤维对C/C复合材料气孔率、吸湿增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使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增加,提高了沥青基炭纤维的表面能,降低了C/C复合材料气孔率,降低了C/C复合材料吸湿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Co源强γ射线辐照制备金属超微粒子,并首次采用γ射线辐照—水热结晶联合法获得了Cu,Au和Cu—Au合金超细粉末,还初步讨论了超细粉的成核过程和考察了它们的形貌、晶粒大小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紫外射线辐照制备Cu2O超细粉及其宏观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高压和低压汞灯紫外射线辐照制备了Cu2O超细粉。经过校正的低压汞灯单色254nm辐照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近似为一级反应。与^60Co源γ射线辐照和200MeV直线加速器电子束韧致辐射转换而来的高能γ射线辐照相应溶液的宏观动力学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三者有一定的相似性。紫外射线辐照生成Cu2O超细粉的过程包含有光化学效应和辐照效应,有水合电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研究空间辐射环境下电子器件焊点组织性能变化的规律,满足未来微小型深空探测器对电子器件焊点可靠性的需要,本文采用60Co-γ源部分模拟了空间辐射环境,研究了空间辐射对SnPb共晶钎料焊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 Gy(Si)/s的剂量率下,γ射线辐照会对SnPb/Cu焊点形成辐照损伤,焊点内的Pb基固溶体中有微孔洞和微裂纹的产生,恶化了焊点的力学性能。经过964 kGy剂量的γ射线辐照后,焊点拉伸力降低了14.12%。断口组织分析表明,辐照后焊点的断裂方式仍为韧性断裂,但其塑性较未辐照的焊点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γ射线辐照—水热结晶联合法制备金属超微粒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祖耀  陈波 《金属学报》1992,28(4):B169-B172
利用Co源强γ射线辐照制备金属超微粒子,并首次采用γ射线辐照—水热结晶联合法获得了Cu,Au和Cu—Au合金超细粉末,还初步讨论了超细粉的成核过程和考察了它们的形貌、晶粒大小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γ射线辐照对316不锈钢在高温水中应力腐蚀破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经两种剂量γ射线辐照试样的慢应变速率试验(SSRT),结合电化学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初步研究了固溶态及敏化态316不锈钢在含5mg/LCl-的300℃高温水中的应力腐蚀破裂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经辐照的敏化态及固溶态试样的抗应力腐蚀性能均有一定恶化,且随辐照量增大影响也变大.固溶态试样经较高剂量辐照后,SCC敏感性增大较明显,例如经5.07×108radγ射线辐照的试样在200mV控制电位下显示有IGSCC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激光熔覆(Laser cladding, LC)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表层制备NiCoCrAlYSi涂层,随后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High current pulsed electron beam,HCPEB)技术对熔覆层表面进行辐照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等仪器观察HCPEB辐照前后激光熔覆层微观结构演变,并对比分析熔覆层表面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层主要由γ/γ′相构成,表面存在较多孔隙并具有典型的枝晶偏析现象;HCPEB辐照处理后熔覆缺陷消失,表面发生重熔并形成致密的重熔层,且重熔层厚度随辐照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此外,辐照表面诱发产生交滑移及纳米晶结构。表面显微硬度结果显示,HCPEB辐照处理后熔覆层表面硬度显著高于原始样品硬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成分为Cn+(30 mol%)和H+(70 mol%),加速电压为250 kV,脉冲宽度为70 ns,束流密度为100 A/cm2的强流脉冲离子束(high intensity pulsed ion beam-HIPIB)辐照DZ4镍基高温合金,辐照次数分别为5、10和15次.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辐照前后合金表层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原始样品比较,辐照不同次数后的样品最表面都产生了一层晶粒度为5~10 nm的多晶层,它是由DZ4合金中各元素的单质相组成的.在距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不存在γ'相;随着深度的增加,γ'相的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子束辐照及电子束-氦离子束(He^+)复合辐照方式,研究低活性Fe-Cr-Mn奥氏体钢时效析出碳化物的辐照损伤行为.结果表明:空洞可以在碳化物内部及边界处形成,而边界是优先形成位置;溶质元素在碳化物边界产生偏析;碳化物与γ相界面可以发生移动.从点缺陷与溶质元素相互作用和He的协同相助效应,讨论了时效碳化物辐照损伤的原因,提出相界面的局部移动也是辐照损伤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合成γ-LiAlO_2的替代解决方案—改进燃烧法直接合成γ-LiAlO_2,并将其用于相对简单的反应体系中,原料为非氧化性化合物如Al_2O_3和LiOH,燃料为尿素。采用1:1、1.5:1和2:1的非化学计量Li/Al摩尔比,在900和1000°C下反应5 min,制备LiAlO_2,并对其组织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Li/Al摩尔比对材料形貌和高γ射线辐照下材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粉体的晶体结构为?-LiAlO_2和?-LiAlO_2,其取决于Li/Al摩尔比。因此,用该方法可以成功合成微砖状、多面体状和层状?-LiAlO_2,而无需任何后续处理。γ辐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LiAlO_2不分解,只形成少量的Li_2CO_3;由此可以确定,辐照会导致固结,不利于氚的有效提取;结果证明,用燃烧法生产高纯度?-LiAlO_2不需要硝酸盐前驱体。  相似文献   

13.
正N.Okasha等人通过共沉积法制造纳米晶反尖晶石,包括纯反尖晶石Fe_3O_4和有掺杂物的反尖晶石M_xFe_(3-x)O_4(M=Mn~(2+),Co~(2+)及Ni ~(2+),x=0.3),并对1.17 MeVγ-射线辐照前后的反尖晶石结构、形貌及磁性进行研究。XRD测定表明,γ-辐照明显地影响反尖晶石的结晶度,也改变了它们的单个晶胞体积和晶粒尺寸。辐照导致Mn掺杂反尖晶石的Fe~(3+)转变成Fe~(2+),使晶格参数增大。然而其他掺杂物(包括未掺杂)的  相似文献   

14.
金属Co超细粉的γ射线辐照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γ射线辐照可溶性Co盐溶液可制备金属Co超细微粒及其相应粉体.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及相应的TEM形貌分析表明,金属粒子呈现各向异性生长的结晶体,当用醋酸Co作为出发原料,被辐照溶液浓度在0.005-0.2mol/L的范围内,辐照剂量和pH分别在2.3×104-3.9×105Gy和6.0-10.0时,超细粒子的平均粒径一般都在30nm左右.  相似文献   

15.
对Fe-Cr-Co永磁合金经激光辐照后的磁性能、微观组织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光功率为3000W时,随扫描速度的减慢,合金磁性能下降幅度增大,当扫描速度为600mm/min时试样接近退磁状态。激光辐照后试样表层的薄区中发生了α→γ相变。激光辐照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热效应和少量的冲击力学效应以及相变引起的相变区和非相变区间的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16.
PREPARATION OF NANOCRYSTALLINE METALLIC α-Co BY γ-RAY RADI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祖耀  张国春  朱玉瑞 《金属学报》1997,33(10):1110-1114
采用γ射线辐照可溶性Co盐溶液可制备金属Co超细微粒及其相应粉体。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 应的TEM形貌分析表明,金属粒子呈现各向异性生长的结晶体,当用醋酸Co作为出发原料,被辐照溶液浓度在0.005-0.2mol/L的范置内。  相似文献   

17.
强脉冲离子束辐照GH202镍基高温合金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GH202镍基高温合金的表面性能,使用成分为C~(n+)和H~+、加速电压为250kV的强脉冲离子束(IPIBs)对其进行表面辐照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等分别对不同参数辐照后的试样的表面形貌及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辐照后GH202合金表面产生了熔坑,熔坑的尺寸随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可至70μm。熔坑的产生源于表层低熔点组分的喷发。表层的γ'相消失,辐照之后的试样表层产生了M_(23)C_6结构的碳化物并在辐照过程中受到压应力作用。辐照后试样表层近百微米深度内显微硬度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在高温氧化时,辐照后的样品表面更易于形成Cr_2O_3和Al_2O_3连续膜层氧化物,阻碍O元素向基体扩散,使得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核能应用技术的发展对射线屏蔽材料提出了耐高温、抗辐照等要求.氢化锆因其高的氢含量和在高温、射线辐照下的结构稳定性被认为是优良的快中子屏蔽材料,但难以制成大尺寸块体.研究了氢化锆与金属基体材料的反应,采用粉末冶金法获得了对快中子、热中子和γ射线均具有显著屏蔽效果的致密块体屏蔽材料.该材料在600℃仍不会明显脱氢,是一种综...  相似文献   

19.
金属Co/聚丙烯酰胺复合粉体的γ射线辐照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Co^2+丙烯酰胺有机单体混合水溶液体系出发,采用γ射线辐照合成制备金属Co粒子均匀分散在丙烯酰胺基质中的Co/聚丙烯酰胺复合粒子和相应粉体,其中金属Co粒子平均粒径小于15nm。  相似文献   

20.
聚氨酯/聚四氟乙烯耐磨防腐涂层表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以聚氨酯和γ辐照的聚四氟乙烯组成的耐磨防腐涂层的耐磨寿命及耐水性。用付里叶红外和ESCA等分析了涂层表面的化学结构及形貌,揭示了涂层表面富集的聚四氟乙烯与聚氨酯树脂形成牢固的结合时,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及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