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世界导航卫星发展不太平衡,其中中国大放异彩,发射了6颗导航卫星,建成了区域导航卫星星座;美国发射了第三颗GPS-2F新型导航卫星;欧洲发射了2颗第二批欧洲"伽利略-在轨验证",它与第一批2颗"伽利略-在轨验证"组成一个迷你的卫星星座,用于对"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验证;俄罗斯出乎预料的没有发射1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2.
胡友谊  余东峰 《导航》2006,42(3):31-40
本文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的方法——卫星星座遗传算法。由该算法设计出的星座具有卫星数量最少、最小最大卫星高度、卫星间最小相移,最大的轨道面夹角,最优卫星分集轨道倾角和最佳LEO、MEO星座参数。MEO、LEO、ICO和Globalstar星座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卫星星座遗传算法设计二重卫星分集,不但减少了卫星总数,且卫星分集可见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巨向斌 《电光系统》1999,(2):54-56,58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卫星星座测控与管理的范例和水平,并依据小卫星的自主能力和小卫星星座测控管理的特点,提出小卫星星座测控管理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指出了星座测控管理的关键技术和测控管理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已与我们擦肩而过.迎来了被认为是多事之秋的2012年。2011年对于卫星导航界而言.还是有得说的GPS又发射了一个Block IIF卫星.整个星座在稳定地提供服务:伽利略系统星座部署停顿了多年.又开始缓步前进.新发射两个卫星,至今有四个卫星在轨工作;  相似文献   

5.
第十五讲 3.3 GPS系统服务可用性 由于例行的导航卫星维护需求、导航卫星星座漂移以及用户测距误差URE特性变化等原因,服务可用性每天都会有小的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徐赞翻译 《卫星与网络》2012,(9):I0052-I0052
波音公司已经为美国空军制造完成第五颗GPSIIF卫星。EI赛贡多卫星发展中心完成了卫星的制造工作,使用GPSIIF卫星脉;中管制造方法使卫星制造的商业生产工艺变得更加快捷有效。在这5颗已经完成的GPSIIF卫星中,2颗已经作为GPS星座的一部分在轨运行并且都满足任务要求。另外3颗卫星作为备份等待发射。其他的7颗卫星目前正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预计在未来的3—5年中将补充进星座中以确保星座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案,有关功能的实现及软件的操作,该软件可作为军用和民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在民航等应用领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可用性是决定其能否作为唯一或主要导航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对GPS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信号(SIS)可用性进行评估分析,研究一种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卫星导航单星可用性算法模型,并研究对卫星导航星座可用性的评估模型。结合GPS实测数据和GPS标准定位服务性能标准(GPS SPS PS)中的可用性指标,证明提出的空间信号评估模型有效且符合GPS SIS可用性指标要求。研究结果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性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赖顺香  罗伦 《电讯技术》2002,42(4):87-90
本文介绍了小卫星及星座的一些基本情况,分析了CDMA技术的优势,初步探讨了CDMA技术在小卫星测控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导航卫星数目不足的环境下北斗导航定位设备的可用性问题,提出通过建立伪卫星调整星座构成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对伪卫星系统定位原理,及其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GLONASS的最新进展及可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霖 《电讯技术》2007,47(4):76-81
介绍了GLONASS星座现状及最新发展规划,计算了该系统现有可用性.在分析GLONASS缺陷的基础上,从我国用户的需求出发,提出GLONASS/"双星"组合导航方案,阐明了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星座可见性和几何构型两方面对系统可用性进行了仿真评估,比较了组合系统与纯GLONASS系统可用性的变化情况.仿真分析表明,组合系统大幅提高了系统可用性,理论可用性提高至93%以上,实际可用性提高至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吴燕  李川 《现代导航》2022,13(4):247-250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深入,对卫星导航增强技术提出了需求,基于低轨星导航增强或中低轨星座相结合的系统建设和应用正在蓬勃发展。首先,阐述了欧洲开普勒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背景;其次,重点围绕开普勒系统描述了系统的组成,分析了系统的三个特点, 介绍了系统的发展计划;最后,简要阐明了开普勒系统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黄丙胜  刘壮华  韩松  龚晶 《现代导航》2017,8(6):401-406
随着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等运动载体上的卫星导航设备一般可以接收多个星座的卫星导航信号。在进行多星座卫星导航混合定位处理时,需要评估混合星座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指标。卫星导航的定位精度与等效测距误差、空间几何分布等因素有关,不同星座的接收机使用的时钟不同,也会引入相应的误差影响。本文根据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分析了混合星座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方差,推导了混合星座定位的精度评估方法。最后,本文还分析了在混合星座定位时,引入测距精度较差的星座系统后,对整个导航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分析的混合星座定位精度评估方法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为评估多星座导航系统信息融合后的定位性能提供了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田建学 《导航》1998,(2):85-89
本文利用GPS卫星运行时间图,分析了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可用卫星总数减少时,GPS卫星星座的可跟踪性。  相似文献   

15.
BOC调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兴文 《信息技术》2006,30(6):119-121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是欧洲自主的、独立的全球多模式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服务,同时它实现完全非军方控制、管理。伽利略系统采用BOC调制方式。现介绍BOC调制的性质及和BPSK调制方式相比较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采矿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需要连续、可靠的厘米级定位作为保障。但是,无论是单独使用GPS星座,或是结合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其信号可用性均难以满足矿业应用的需求。特别是当露天矿井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可视角度的降低,卫星导航信号的可用性也会出现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ARAIM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多星座卫星导航系统和双频技术的发展,高级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ARAIM)技术应用于更高阶段的精密进近成为可能。首先介绍了与 ARAIM 相关的 3 个重要内容:完好性性能要求、完好性支持信息、威胁类型及缓解方法。然后,对ARAIM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故障分类、星座配置和ARAIM可用性及其预测3个方面。最后,结合ARAIM现阶段的发展,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伽利略卫星信号E5波段的基带信号结构,详细讲述了伽利略卫星信号中E5波段扩频码的结构和扩频码基于伪随机序列的线性移位寄存器的产生方法,给出了基于VHDL的FPGA器件设计方案以及modelsim仿真结果和signaltapII逻辑分析器捕获FPGA中的最终信号结果,由最终结果可知采用FPGA来实现伽利略伪卫星的E5,E1,L1波段的基带信号合成是非常简单易行的.  相似文献   

19.
《卫星与网络》2006,(7):28-33
2002年,伽利略计划在欧洲启动的时候,世人争议一片。2005年12月28日,伴随着第一颗伽利略测试卫星的成功发射,伽利略计划的良好前景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同。 2006年6月1日-2日,由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欧洲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共同举办的2006年6月1日-2日,由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欧洲伽利略联合执行体共同举办的“中欧伽利略计划(IOV阶段)合作大会”在北京饭店举行。为全面了解中欧伽利略计划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本刊记者来到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CGI),对公司董事长孟波先生进行了专访。 走进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一个巨大的红色LOGO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个LOGO的外观是一枚中国印,红色的中国印的形象可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因为中国参与欧洲伽利略计划本身就是一件引起各方关注,并且很有特色的事情。”采访就在孟波先生的解释中开始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卫星光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光链路进行组网能够满足未来爆发式增长的互联网业务的接入、传输以及分发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光通信的卫星互联网架构和星座类型;然后,分析了下一代卫星光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光电混合交换、卫星光网络波长路由、波长需求量分析以及业务疏导技术;最后,对卫星光网络几个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