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覆膜食管支架治疗不同原因引起食管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经食管碘水造影确诊的18例食管瘘患者,在DSA下行全覆膜支架置入, 4 ~ 6周后取出支架,并行食管造影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食管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术中无并发症。16例患者支架取出后复查显示瘘口完全封闭,2例支架取出后复查显示瘘口仍然存在,其中1例再次置入覆膜支架4 ~ 6周,取出后造影显示瘘口闭合。1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另有1例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其他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正常饮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覆膜支架封堵由多种病变引起的食管瘘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严重并发症少见,是治疗食管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食管胸腔胃吻合口狭窄行支架置入后形成食管-气管瘘,再次采取支架置入治疗的疗效。方法6例食管胸腔胃吻合口狭窄支架置入后并发食管气管瘘。X线监视下,取出原食管支架,再次置入1枚较长的食管覆膜支架,消除食管与支架成角现象。结果本组原支架取出顺利,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再次置入较原支架长20~40mm的支架,支架置入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咽部疼痛不适,患者能够耐受,进食顺利。结论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支架置入后并发食管-气管瘘,可以置换稍长支架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15例食管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其中吻合口-纵隔瘘5例,吻合口-胸膜瘘8例,吻合口-气管瘘2例,在DSA引导下行全覆膜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15例置入全覆膜食管支架均成功。术后3 ~ 4周,取出食管支架12例,3例支架永久性留置,行纤维内镜和上消化道造影均提示瘘口已愈合。15例术后除了有食管异物感、胸痛、胃食管反流外,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大出血等。结论 全覆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暂时性蘑菇状覆膜内支架与经鼻经食管脓腔引流管置入治疗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对8例食管-胃吻合口瘘患者透视下,经鼻腔和食管向脓腔内置入引流管,负压抽吸脓液,再经食管置入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定时经引流管冲洗脓腔,适时复查脓腔造影,及时调整后退引流管的位置,直至引流管完全拔出;在置入术后1个月左右(约在引流管拔出后1周)取出支架.结果 8例蘑菇状覆膜内支架和引流管置入技术操作全部成功,放置位置合适.经鼻经食管脓腔引流14~21 d,脓腔消失,引流管完全拔出.置入术后1个月内以介入技术顺利取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可回收食管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临床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在DSA监视下经口腔置入“Z”型双喇叭口覆膜金属内支架,28d左右进行食管造影并回收内支架。结果16例中1例于术后2周支架脱落入胃腔内,经取出重新放置成功;所有病例在28d左右顺利取出,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个月~3年,2例分别于术后1、1.5年出现再狭窄,经球囊扩张好转。所有患者无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结论可回收食管覆膜金属内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儿童食管良性狭窄使用暂时性食管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儿童烧灼性食管狭窄及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患儿10例,支架置入前均先行食管吞钡检查,吞咽评分为3,并置入覆膜可回收支架。结果支架置入后,所有患儿无明显并发症,并安全回收。支架置放期间所有患儿能进食固体食物,无吞咽困难。支架取出后6~12个月随访,患儿均能正常进食,吞咽评分为0。结论应用暂时性支架成形术治疗儿童食管良性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食管、十二指肠恶性狭窄及瘘应用自膨式覆膜支架治疗的价值,探讨支架植入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87例上消化道狭窄或梗阻患者中,50例食管恶性狭窄,23例贲门-胃吻合口狭窄,5例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3例食管瘘,6例食管吻合口瘘,共置入国产带膜网状支架95枚。结果内支架置入全部一次成功,除1例患者术中急性出血外,余病例无即刻并发症,术后患者狭窄解除,饮食得到恢复,瘘道封闭,远期疗效与疾病性质和相关治疗情况有关。结论自膨式覆膜支架治疗食管、十二指肠恶性狭窄及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术后加放疗和(或)化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食管覆膜内支架与经鼻经食管引流管置入治疗食管-纵隔瘘的价值.方法 10例食管-纵隔瘘采用5F直头侧孔导管经鼻腔经食管和瘘口置入纵隔脓腔,并利用食管覆膜内支架封堵瘘口.经引流管定时冲洗脓腔,复查脓腔造影,及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和拔出引流管.结果进食顺利,引流10~25 d引流管完全拔出,脓腔消失.结论食管覆膜内支架与经鼻经食管引流管置入治疗食管-纵隔瘘,可有效治疗纵隔脓肿,操作技术简单、费用低、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口瘘的不同影像表现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68例食管癌术后食管 胃吻合口瘘患者,根据吻合口瘘发生的时间、瘘口部位及周围脓腔大小,采用透视下经鼻腔置入胃减压管、空肠营养管和脓腔引流管,再择期置入食管内支架封堵瘘口的治疗方法。结果 经鼻腔置入胃减压管、空肠营养管和脓腔引流管位置合适。经复查治愈40例,治愈率58.5%(40/68)。28例支架置入治疗吻合口瘘中6例置入7枚蘑菇状覆膜内支架,22例置入24枚编织型双喇叭覆膜内支架,技术操作全部成功,脓腔愈合后将引流管拔出。随访期间25例支架封堵瘘口完全,治愈率89.3%(25/28)。4例3个月后支架上缘再狭窄,再次置入新支架;1例支架置入2个月后因反流性食管炎而取出支架。2例1个月后发生大出血死亡;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应根据影像表现的不同,采用脓腔及时、有效的引流,空肠营养管及胃减压管置入,择期食管内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手段,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可回收支架治疗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18例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在X线监视下置入可回收(带回收线)覆膜镍钛合金支架,放置2~4周后,经回收线在透视下将支架取出.结果 18例患者18枚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其中3例吻合口瘘成功封堵,15例支架置入后患者肠梗阻症状明显改善,能正常进食及排便.结论 可回收覆膜支架对于治疗大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安全、简便、有效.支架在体内的最佳留置合适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经鼻、食管引流及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胸腔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7例食管胸腔瘘患者采用5 F猪尾巴多侧孔导管经鼻、食管行胸腔引流,并利用食管覆膜内支架封堵食管瘘口.术后经引流导管定时冲洗脓腔,复查脓腔造影.结果 患者一次性植入引流导管及堵瘘支架均获得成功;引流持续12~22 d,平均15 d;拔管前引流管造影提示脓腔明显变小或闭塞、液气胸得到明显控制,拔管后食管造影示瘘口封堵满意、支架完全复张,未见明显移位、狭窄等征象.结论 经鼻、食管引流及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胸腔瘘,技术上可行,操作简易、安全,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合并食管-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效果.方法透视下,27例食管重度癌性狭窄合并食管-气道瘘患者置入食管覆膜内支架.结果支架全部一次性置入成功,瘘口完全封堵,患者恢复正常进食,肺部感染得以控制.结论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气道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控制呛咳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食管腔内金属支架置入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支架回收后患者进食状态的变化、并发症的发生,评估暂时性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47例贲门失弛缓患者,经食管钡餐造影确诊。支架选用国产暂时性覆膜支架,常规方法置入,置入2 ~ 3周后取出支架,复查食管钡餐。结果 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47例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由术前的Ⅰ ~ Ⅲ级得以改善,其中39例改善为0级,8例改善为Ⅰ级;支架置入后钡餐造影示食管直径均达到11 mm左右。结论 暂时性覆膜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症状即刻缓解、费用相对低廉的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规格的金属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和胸腔胃-气道瘘及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疗效。方法根据影像资料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段位置、长度,瘘口位置、大小、范围及程度,设计镍钛记忆合金丝编织型管状裸支架或覆膜支架,治疗气管狭窄26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裸支架治疗气管-支气管复合狭窄8例;气管-支气管分叉状覆膜支架治疗胸腔胃-右支气管瘘5例,支气管残端瘘4例。支架均在DSA监视下经口腔置入病变部位。结果43例共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管状裸支架24枚,覆膜支架7枚(5例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重新置入覆膜支架)。17枚气管-支气管分叉型支架,其中9枚覆膜。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憋喘及呛咳等症状即刻缓解,碘水造影显示瘘口完全封堵,无对比剂溢出。症状改善率为100%。结论依据影像资料选择记忆合金网状内支架治疗严重气管狭窄、胸腔胃-气道瘘、支气管残端瘘,能迅即解除呼吸困难和封堵瘘口,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合并结肠或直肠瘘的临床特点及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晚期恶性肿瘤伴结肠、直肠瘘24例,其中肠癌16例(66.7%),胃癌及宫颈癌各2例(8.3%),膀胱、前列腺、卵巢和胆囊癌各1例(4.2%);肿瘤直接浸润穿瘘9例(37.5%),放疗后穿瘘15例(62.5%)。患者KPS评分30~60分,中位值40分。术前行CT检查,并经肛门插管造影明确瘘口位置、肠管走向、是否合并梗阻以及病灶与邻近组织关系。根据瘘口处肠道情况定制覆膜金属支架置入病变部位,观察瘘口封堵结果,随访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实际操作23例。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为96%(22/23),1例因肠袢曲度过于锐利,支架无法释放;临床成功率为91.3%(21/23),2例分别因支架贴壁不良和移位仍存在轻微渗漏现象。随访28~365d,平均生存时间109d,中位值92d。3个月和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1%和11%。结论肠瘘常见于胃肠道肿瘤术后或放疗后,是一种预后极差的肿瘤并发症,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术为这类患者提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贴壁不良综合征(dys-seal syndrome ,DSS)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处理。方法收集我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行食管支架手术患者98例,共置入99枚金属支架。其中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狭窄19例,术前有食管癌放疗病史26例,伴食管-气管瘘34例。结果术后7例患者出现DSS(发生率7.1%)。其中有放疗病史及梗阻上段食管明显扩张患者DSS发生率明显升高食管金属内支架是食管恶性和部分良性狭窄引起吞咽困难的有效治疗手段 [1-2] 。支架置入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胸痛、各种原因致支架再阻塞、支架移位、食管穿孔等 [3-4] ,也有相对较罕见并发症的报道,如消化道大出血、心肌梗死等 [5-6]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份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术后支架位置良好,扩张满意,但患者诉吞咽疼痛并经常发生进食哽噎、嗳气,有明显的食物腐败味。而复查发现支架内对比剂尚可通过或仅有不畅,关键是可见支架上端与食管壁间不能完全贴壁而出现明显的空隙,有时可见食物残渣存留。可以得知食物残渣长期滞留、腐败引起炎症反应,继而使患者发生上述症状,严重时不得不将支架取出。我们将这一系列现象称之为“支架贴壁不良综合征”(dys-seal syndrome ,DSS),现将我们治疗的98例DSS总结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我科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施行的食管支架恶性肿瘤患者98例,其中男76例,女22例,年龄46~83岁,平均62岁。98例中原发病变为食管癌75例、贲门癌2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致食管外压性狭窄3例。支架置入术前有局部放疗病史26例,伴发食管-气管瘘34例。狭窄梗阻段位于食管上段20例,中下段59例,术后吻合口肿瘤复发19例。共置入支架99枚。置入支架类型包括南京微创覆膜食管支架(67例),Wallstent 裸支架(12例),Ultraflex裸支架(10例),韩国taewoong镍钛合金覆膜支架(10例)。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类型支架。一般情况下存在食管-气管瘘者必选用覆膜支架。其他情况下,梗阻上方食管明显扩张者选用喇叭口形支架,否则可选用直筒型支架。2001-2003年的病例选用裸支架为主,其后多用覆膜支架。1.2方法本组病例均在DSA机下操作完成。术前予咽部表面麻醉,患者仰卧,头偏向右侧,安放牙垫后在X线透视引导下以超滑导丝通过病灶狭窄阻塞段到达胃腔,沿导丝引入导管,注入对比剂证实后,更换(χ 2 =0.017,0.005,P=0.036,0.013)。经禁食,静脉输液或鼻饲等营养支持治疗后,1例患者逐渐恢复至进食半流质;1例于原支架上端再次置入较大直径支架,术后症状无缓解,后失访;2例改行鼻饲管置入;余3例内镜下取出支架。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发生DDS为并发症之一,临床处理预后不良。取出已经置入的支架是较好的治疗措施。应在术前进行适当的评估以排除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等有助于DSS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内支架置入的方法对食管良恶性狭窄和食管瘘患者进行姑息性治疗,观察并比较进口支架和国产支架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20例食管癌所致食管狭窄患者中,手术后吻合口狭窄3例,合并食管-气管瘘4例,食管-纵隔瘘1例。置入进口支架10个;国产支架10个。对4例食管造影显示完全梗阻和7例严重狭窄的患者,先行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9例直接置入。结果 15例单纯食管狭窄患者置入支架后,进食情况明显改善,5例合并瘘者置入带膜支架后,瘘口消失。分别随访2个月至2年。1例20d后死于消化道大出血。3例6个月后再次出现狭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位食管疾病的可行性.方法 26例高位食管疾病个体化选择食管内支架.透视下,以梨状隐窝下极作为解剖学标志,放置食管内支架上缘距梨状隐窝下极至少20 mm.结果食管内支架置入技术全部成功,内支架置入后即刻口服38%泛影葡胺造影显示梨状隐窝下极距支架上缘20 mm以上,狭窄解除或瘘口封堵完全,患者能够正常进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梨状隐窝下极定位法放置高位食管内支架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治疗恶性食管气管瘘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与单纯支架置入治疗比较。方法 选择食管癌合并食管气管瘘60例患者行内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或单纯内支架置入治疗。60例患者随机分为支架组(A组)28例、支架联合介入化疗组(B组)32例,定期随访观察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并对有效率、中位生存时间、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支架置入堵瘘成功,成功率96.7%。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B组为8.7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 1、3、6个月时的有效率分别为78.1%、68.8%、62.5%。并发症中食管支架再狭窄率,B组低于A组。结论 内支架置入联合介入化疗能提高恶性食管气管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并减少了支架带来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金属被覆内支架治疗不同原因的食管瘘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1例患者,均经口操作,先用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后置入国产金属Z型被覆内支架(共12枚)。结果:内支架全部置入成功,术后患者狭窄得到改善,各种食管瘘完全封闭。结论:被覆内支加是治疗各种食管瘘的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