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内心听觉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之一。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效度和信度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指导下的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阐述了音乐内心听觉的内涵和结构组成,从理论上分析了音乐内心听觉的有关心理学原理,通过无意识记、有意识记和内隐记忆比较与分析,并结合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提炼了培养音乐内心听觉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寅(1309—1368),字昭梦,唐末莆田人。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唐代末季。徐寅把内心凄凉、没落、感伤的情绪寄托在大量的咏物诗中。这些诗清新隽永、特色独具,体现出来的是徐寅用"心"去同化、改造"物"的审美心态,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审美追求:"清"。"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审美范畴,从意象选取、图画美、音乐美等层面去审视徐寅咏物诗,可以发现:他常用以清为灵、为美的"水""云"等意象,营造宁静淡泊的意境。重点研究徐寅咏物诗其明快而澹净的审美特质以及凄冽与古雅的意境和情趣给人带来的独特艺术享受。徐寅的咏物诗,以其独有的美感特质为中国诗史添加了新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中国艺术中的意象构成了中国艺术的本质性特征。其中"意"就包含情感因素,而中国艺术的情感表现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本质性现象,因此探究"意象"这一中国核心审美问题必然离不开"情感"这一范畴。正是情感表现的需要才形成了中国艺术的意象性特征。文章分析情感及阐明情感与意象的内在关联,揭示情感在中国意象艺术形成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音乐审美偏好的形成被认为是文化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实上,除了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共有的音乐类型偏好之外,时常会出现个体的偏好差异。笔者将这种个体差异理解为由人格气质的不同所导致的音乐感觉偏好的不同。音乐审美偏好与气质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审美素质对建筑装饰专业和行业发展的重要性,结合高职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特色和教学实际,提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审美素质的提升途径,即从装饰美感和审美能力两方面进行提升。装饰美感的提升,教师可从感知、理解、想象、情感4种心理因素对学生加以培养和关注;审美能力的提升,教师可在掌握学生审美水平后从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3方面加强培养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乌鸦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奇特的美学意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乌鸦意象从类型上可分为世俗意象、历史意象和神话意象;从审美情趣上,可分为“兆悲“和“兆喜“两大类,这主要是由于乌鸦其自身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物解说词中的"文化专有项"是中国与世界文明对话交流,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一张张"金色名片".通过以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为分析工具,对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解说词中"文化专有项"的英语译文的研究得出,中国文物解说词的"文化专有项"翻译具有"术语统一、形式规范""保留意象、文化传真""审美认同、话语等效""视界融合、求同存异""以物证史、以文化人"等5项原则.  相似文献   

8.
儒家音乐思想中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礼乐教化、仁、和的审美态度,形成了儒家学说"心物感应"、"天人感应",礼乐和谐和美善统一的音乐美学观.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后世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了李煜词中的"春""花"和女性体态容貌、江南地域等意象与《花间集》词及冯延巳词中相同意象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李煜的词突破了"花间"艳科的传统,并由抒发一己之情怀推延到万古之性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10.
诗歌中的模糊词语增加了意义的空白和未定性,给译者翻译带来了难题,也给读者带来了理解和想象的空间。采用"显"与"隐"两种方法,译出或隐含模糊词语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审美效果。以数字译数字,会留下想象空间,激活了读者的审美能力。在叠字的处理上,无论是译出还是隐含叠字,原诗的模糊美会出现部分散逸,并不能取得与原作等同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荒原》运用众多繁杂典故,制造纷繁细碎意象,来回穿梭于古今时空,再加上全诗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死亡气氛,无疑给读者留下一座望而生畏的可怖迷宫。《荒原》反映的是一战后欧洲衰败的客观景象和人们行尸走肉的生活状态,故诗歌中充斥着消极灰暗的死亡意象,对这一部分的解读比比皆是,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同时,诗中也不乏色调明亮的积极意象。相比前者,这一部分少有人问津。而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意象看似矛盾却又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理解和分析这些积极意象不仅能消解对《荒原》中死亡意象的过分解读,也可体会出艾略特在"荒原"背后寄予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意象是文学审美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范畴,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作家理性思维与情感活动的综合体现,作家在创作中可以用各种方式建构意象。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中,作者用隐喻构建了一组审美意象,传达出对同性恋现象的“道德反思”与同性恋者的“心灵独白”。对其中隐喻性审美意象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文本深层次寓意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梭罗的《瓦尔登湖》因其语言优美、思想深邃而著名,书中众多的文化意象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内涵。徐迟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考虑到源语文化意象的异质色彩,还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接受,适时择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将源语中的文化意象恰当地传递到目的语文本中,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定的文化信息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论述了创作主体内在创作个性、客观外在时代风尚和文体选择,作为风格形成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文本因素,彼此之间相互制约转换,形成丰富的风格类型.其张扬个体,扎根现实,关注文本辞采功能,强调创作个性和风格形成的复杂性,是刘勰风格形成论的超越性所在,对后世风格理论具有"开源导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的著名女诗人,她的诗歌以构思新颖别致、意象丰富著称.在她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主要有"死亡"、"家园"、"自然",剖析这三种意象就能够理解狄金森的诗歌世界.  相似文献   

16.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强调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王国维"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主张,与布洛的理论相似.  相似文献   

17.
音乐审美关系具有价值关系的特征,并存在于审美主客体的协调之中。一方面,音乐审美客体将现实生活中的动态美作为内在的情感,经过抽象、提炼,升华为音乐情绪的动态形式;另一方面,在音乐审美主体的把握下,外在的音乐情绪的动态形式转化成为其内心情感的丰富体验。这种存在于音乐审美主客体之间的是一种双向的、动态的价值关系。客体的价值形式在主客体的协调、融合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而主体的审美意识也在与客体的交流中不断变化与丰富。  相似文献   

18.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审美文化的主体概念。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意识的复杂性,并根据城市审美文化主体数量众多且个体状况各有不同的特点将主体审美需求划分为"直观的审美需求"、"趣味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需求"等三个层次,最后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能力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9.
编辑审美是编辑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渗透着编辑主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特征.编辑主体的审美个性是学术期刊保持持久生命力和自身特色的基础,而编辑主体的审美原则则是学术期刊保持政治质量和学术质量的关键.审美个性与审美原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是学术期刊编辑的审美准则.遵守这一编辑审美准则,对办好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德叙事作为一种道德教育方法,在中西方历史上早已存在,且往往渗透在家庭德育中。而近现代以来,中外德育却多偏重于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说教,忽略了这一传统而有效的德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美国兴起"新品格教育","道德叙事"重新得到重视。国内外关于道德叙事的研究各有侧重,国外偏重于课程编制、道德叙事教育实验等实践研究,国内对道德叙事的研究涉及内涵、特征、类型、作用等各个方面,但国内外研究都较为零散,尚未形成系统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