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分子絮凝剂对黄河高浊度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的有机污染使黄河水不符合我国饮用水水源标准。根据黄河水质的特点 ,进行了利用高分子絮凝剂沉降高含沙量的同时 ,去除水中有机物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分子絮凝剂对黄河水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达 75%以上。而这种高去除率是去除吸附在泥沙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及高分子絮凝剂的吸附架桥网捕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水处理中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无机、有机高分子、微生物及复合型四类絮凝剂进行了分类叙述,介绍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发展和现状,指出絮凝剂的研究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朝着无毒、高效、系列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 (EBF)的研究和应用做了一个全面的综述 ,对化学絮凝剂与生物絮凝剂的比较 ,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培养条件、EBF的分类、化学组成和结构、絮凝机理和在絮凝过程中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以及生物絮凝的遗传学研究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絮凝试验和高岭土表面Zeta电位测定,初步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G5的絮凝机理,结果表明絮凝剂G5对高岭土的絮凝作用主要是吸附架桥;对絮凝剂G5进行热处理及紫外光谱扫描实验,得出其活性成分为多糖,絮凝剂G5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就目前国内正热的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综合介绍了国内各种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研制,并对其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A3菌产絮凝剂培养动力学及靛蓝废水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微生物絮凝剂的菌株A3,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用曲线拟合创建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其产絮凝剂的培养基条件和利用A3菌产絮凝剂对靛蓝废水进行脱色处理,获得A3菌最佳絮凝剂生产条件和最佳靛蓝废水脱色工艺.结果表明,A3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2.2%、酵母膏添加量0.51%、pH 7.6、温...  相似文献   

7.
在对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天然水和污水的絮凝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壳聚糖作为新型有机絮凝剂制备的基质,研究了壳聚糖的提取和制备的工艺,对实验室制备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针对壳聚糖水溶性差和正电荷密度低的问题,探索了壳聚糖季铵盐和羧甲基衍生物的制备工艺,并对改性产品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加以研究,最后针对染料废水的絮凝脱色处理进行了复合絮凝剂研制和应用效果的初步探索。壳聚糖应用于给水处理时,与无机聚电解质复合可以改善絮体质量,与低分子量的无机盐复合可以提高浊度去除率,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李军利 《陕西水利》2010,(5):154-155
在河源高含沙来水中加入絮凝剂,可促使来水中的细颗粒泥沙凝结成粗颗粒泥沙,然后通过已建成的排沙漏斗工程排除。文中结合泾惠渠灌区的工程实际,对絮凝剂的添加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解决灌区高含沙引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絮凝剂比例以及淤泥浓度对淤泥脱水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着重研究淤泥在絮凝剂作用下的絮凝沉降效果和脱水速率,探讨絮凝淤泥体脱水的影响因素.以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絮凝剂FAS,进行了淤泥絮凝体含水率实验和淤泥的脱水速率实验,在不同龄期下,通过对不同絮凝剂比例和不同淤泥浓度情况比较,研究絮凝淤泥体脱水速率以及含水率变化规律,探讨淤泥浓度和FAS絮凝剂剂量对淤泥脱水速率的统计数值关系.结果表明,当絮凝剂比例在1.5‰~3.5‰、淤泥浓度约在18%~22%之间时,淤泥脱水效果和速率最佳.在最佳情况下,前48 h内淤泥脱水速率较快,400 h后淤泥脱水速率趋近于零.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后污泥调质用絮凝剂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适应我国新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许多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工艺改造.由于污水处理厂改造后产生污泥的成分和性质都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选择调质用絮凝剂.阐述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后污泥调质用絮凝剂的选择方法与步骤,并综合分析了上海市天山水质净化厂工艺深度改造后污泥调质用絮凝剂选择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Polymeric flocculants are widely used throughout the water industry as flocculant aids, they are known to increase floc density and aid settlement in the clarification stage of th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n this research, polymeric flocculants were used to improve floc strength prior to filtration on a dissolved air flotation (DAF) plant in an attempt to prevent filter breakthrough. A modified jar test procedure using a PDA (photometric dispersion analyser) optical flocculation monitor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ystem floc strength. Filtration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on a pilot filter rig situated on a surface water treatment works in Yorkshire. The filter feed originated from the main plant filter channel. Filter performance was assessed by continuous online monitoring of effluent particle counts, turbidity and headloss over the period of the filter ru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ow doses of polymeric flocculants had a beneficial effect on filtered water quality, as measured by particle counts, turbidity, UV254 absorption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Polymeric flocculants also had the effect of extending filter run length. The modified jar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locculants used improved the floc strength and enhanced reflocculation of the micro flocs present after the flot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在黄河泥沙高浓度悬浊液中投加高分子絮凝剂,架桥絮凝沉降实验与电镜实验研究表明,絮体结构的形成与生长具有分形特性。借助分形数学理论中特征参数“分维D”定量分析了高分子种类、高分子的分子量、不同投加剂量与浓度下絮体结构的分形特性及其构型特征,讨论了高分子絮凝剂的架桥絮凝机理以及高分子絮凝剂在含沙高浊水中的分形行为,为含沙高浊水中高分子絮凝剂的正确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复合絮凝剂去除册田水库污染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PAC+PDADMAC"复合、"PAC+PAM"复合、PDADMAC为絮凝剂,用于册田水库污染物强化混凝处理.通过混凝烧杯实验,以TOC、色度、浊度、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研究"PAC+PDADMAC"复合投加对册田水库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并对其絮凝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AC+PDADMAC"复合投加对...  相似文献   

14.
河流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当前河流的资源及其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河流生态健康。国际上已将河流治理的重心转到以河流生态价值功能为主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上.我国的河流生态补偿研究刚处于学习探索阶段。结合河流系统自身特点及国际成功的经验,对我国河流生态补偿机制从系统耦合角度进行了探索研究,揭示出基于生态风险评价的河流有效补偿机制是实现经济、社会、河流生态多目标管理协调可持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库疏浚底泥絮凝沉降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浆絮凝沉降效率是影响湖库疏浚工程进度的重要因素。为探索不同絮凝剂(有机、无机)对疏浚泥浆絮凝沉降效率的影响,以通济桥水库疏浚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先分析1种有机絮凝剂(PAM)和5种无机絮凝剂(PAC,FeCl3,Na2CO3,Na2SiO3·9H2O,KAl(SO4)2·12H2O)单独作用下疏浚泥浆的絮凝沉降效果及上清液水质的优劣情况,然后对有机、无机絮凝剂进行优化组合试验,确定絮凝沉降效果和上清液水质最优的设计配比方案。试验结果表明:①PAM可以有效促进疏浚泥浆土颗粒的絮凝沉降,但对上清液的去浊率较低;CO32-可以促进细颗粒絮凝结合成大颗粒,提高颗粒的沉降速率;Fe3+,Al3+具有改善上清液浊度的作用,但对促进泥浆絮凝沉降效果有限。②每1 000 mL疏浚泥浆中采用10 mL PAM+2 g PAC+2 g Na2CO3的有机-无机絮凝剂组合为最佳方案,既能快速促进疏浚泥浆的絮凝沉降,又能有效降低上清液的浊度。试验成果可为类似疏浚工程中选择絮凝剂最佳配比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碾压砼坝的发展成就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火利 《江西水利科技》2005,31(1):43-47,50
简要介绍了我国碾压砼坝近20年来设计、科研、施工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17.
土石坝渗流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土石坝渗流研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当今世界土石坝渗流研究的现状,并进行简要分析。最后,从渗流研究的理论方法、实现手段等方面对我国土石坝渗流研究的发展方向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8.
旱地农田水肥交互作用及耦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人均资源的逐年减少,我们已直接面临到非常严峻的土壤、水和肥料资源问题,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东北地区出现了水分亏缺、养分亏缺等日益严重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自“八五”以来,把“旱地农田水肥交互作用及耦合模式研究”作为攻关重点专题,通过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水肥耦合的研究趋势作出了宏观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活性污泥工艺中常常会出现泡沫过多问题.通过分析生物泡沫产生机制,研究国内外对于解决曝气池生物泡沫问题所获得的效果,提出控制泡沫的几点措施.对于我国活性污泥工艺泡沫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控制泡沫的可行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