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种多通道实时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的多通道实时效据采集监控系统;该系统由下位机系统及上位机软件组成,下位机硬件主要基于ARM工控开发平台、数据采集板及模拟量输出板,采用μC/OS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实现多通道数据的采集、数据存储及模拟量的输出,并将采集数据实时传送至上位计算机;上位机软件接收数据进行监控,图形化显示数据变化曲线,并控制下位机的模拟量输出功能;通过实验验证,下位机系统能够实现多通道数据的采集、存储及模拟量的输出,μC/OSⅡ操作系统完成多任务的实时调度,上位机软件成功进行模拟量数据的采集监控及数据变化的图形显示,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微型机与应用》2015,(14):18-20
针对高速公路结冰检测系统,设计和开发了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集成了多传感器节点的逻辑判断和数据融合机制,实现了整个系统的通信、数据采集、曲线显示、数据库存储等功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上位机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完善、稳定性高和实时性强等优点,能实时准确地实现对高速公路路面结冰状态的实时检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教室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完成了基于Java平台和B/S架构的教室用电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平台的上位机软件。该软件包含节点PC端和中心服务器端两部分。节点PC负责接收串口发送过来的教室用电参数,并负责发送数据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用于实现对各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存储、管理及显示等。本上位机软件界面友好,可通过表格和曲线两种方式实时查看教室的用电情况。最后,经长时间运行测试发现该软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自动套色控制系统为例,详述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网络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以及上位机与远程PLC之间的实时监控系统,上位机为基于DOS系统的工控机,采用C语言进行实现,能够实现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保存、曲线显示、实时控制等功能,该上位机界面友好,实现了数据的开放性、传输能力和控制器的人机交互性,并通过工程实践验证了本软件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信息与电脑》2019,(19):76-78
针对灌装系统的控制需求,设计了一款实现自动灌装监控的上位机软件。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程序,基于Qt平台开发,以QSlite为后台数据库,依赖Qt自带的类库QSerialPort实现串口与下位机通信,完成数据的实时传输、显示和存储功能。该软件通过解析数据包提取目标重量信息,利用QCustomPlot控件完成折线图绘制,能够有效提高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移动机器人视觉伺服系统,采用C++语言设计了一款基于Qt的跨平台实时数据可视化上位机软件。该软件执行图像处理算法和数据分析,实现绘制移动机器人实时轨迹和实时参数曲线等功能。首先介绍了移动机器人的硬件组成和功能。其次阐述了上位机软件的开发环境和设计步骤,并详细叙述图像算法的运行流程和实时在线绘制波形图等功能。最后通过视觉伺服跟踪控制实验采集数据,并实时显示来验证所设计上位机软件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种以ARM9为控制芯片,搭载Linux的电子鼻系统。系统硬件由自动进气装置、密闭气室、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模块构成。控制软件界面采用QT编写,完成了嵌入式终端软件和上位机软件。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气体进行自动进气、数据采样、数据保存,采样曲线实时显示监控等功能。并能利用MATLAB编写的电子鼻气味识别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识别算法分析,达到智能识别不同气味的目的。实验证明,此嵌入式电子鼻系统体积小、携带方便、稳定度高、成本低,能够实现对多种不同的气味进行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8.
《微型机与应用》2017,(3):71-74
对太阳图像数据进行同步采集与分析,可以为辐射测量以及各种需要进行复杂图像算法处理的嵌入式系统提供重要参考。设计了一种能够对太阳图像进行同步数据采集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图像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与存储模块、上位机软件设计等。利用传感器实现了对太阳图像的采集,通过ARM串口控制数据的读写,并利用MATLAB设计了上位机软件,完成了对采集数据的计算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采用C++语言设计了一款基于Qt的跨平台实时数据可视化上位机软件;该软件执行SLAM技术和路径规划算法,实现可视化移动机器人建图与导航过程以及实时读取数据参数等功能;首先介绍移动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和功能;其次给出了自主导航所运用到的改进RRT*算法和动态窗口法;在详细叙述上位机软件工作流程的基础上,开发和设计了实时话题显示、读取以及界面可视化等功能;最后基于ROS系统完成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功能,并通过实时地图与数据可视化来验证所设计上位机软件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Visual C++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成本的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采集量小、难以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以常常以PC机为上位机,实时或定期传送数据。本文提出串口通信、数据库访问与图表显示技术是上位机软件设计的关键,并结合实例“电源监测系统”,讨论了使用Visual C++给予实现的具体方法,给出了部分程序代码。最后,文章针对使用Active X控件情况介绍了在安装程序中实现注册的方法。这些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编程量小、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标定气体传感器的电性能参数,对于其理论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计算机打印口来实现计算机和外部电路的信号控制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温度控制、数据采集及气体配置,并采用VC++6.0开发出了基于计算机打印口的应用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型继电器生产过程中检测分选环节的工艺要求,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PLC和采用VC++高级语言编程的上位机软件的小型继电器检测分选系统。该上位机与各检测仪器的数据通信通过RS232串口实现并使用VC++的多线程通信技术,还建立了产品参数数据库;分选动作的执行采用机械手与步进马达配合;用上位机与触摸屏配合进行整机操作,使人机界面友好方便。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惯导测试系统只能测试一组产品的现状,设计了一种能实现4组惯导产品同时测试的基于微控制器LPC2368的多串口数据接收系统,以提高效率.在综合分析测试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微控制器LPC2368软硬件的设计实现了四路串口数据的同步接收,并且使用USB总线将四路串口数据通过中断传输的方式将数据实时快速上传至测控计算机.通过使用VC++6.0软件的编写完成上位机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了四路串口数据实时的显示、存储及标定.通过大量实验,并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同步无错误接收四路串口数据的设计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物理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介绍了Modbus协议及其体系结构;给出了用VC++和MFC开发上位机软件设计过程、设计总体框架、主要模块的功能;实践证明该软件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发送和接收,运行稳定,符合设计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该文围绕MBR膜处理系统工艺,主要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硬件配置和软、硬件设计。该系统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为控制核心,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通信,实现命令输入以及图形显示,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与8个PLC功能子站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PLC编程软件采用SIMATICSTEP7V5.4+SP4,上位机软件采HMISCADAIFIX4.0组态软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智能电网下智能终端的应用,结合现有量测方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B/S模式的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以智能电表的应用为硬件基础,通过网络协议编程构建用电自动测量网络,并实现对用户用电数据的实时采集。软件则以2LAMP(Linux+Apache+MySQL+PHP)为开发平台,综合利用AJAX(异步JavaScript和xML,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以及实时数据库技术实现系统的整体设计。该用电智能服务系统以浏览器为用户终端,可以为用户提供综合耗电统计、在线用电付费、智能用电决策以及实时信息交流等便捷而多样化的服务入口,从而为实现用户智能用电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RS485现场总线结构,由智能仪表、D/A转换模块和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了实验回转窑控制系统。该系统由VB程序实现工控机与智能仪表和D/A模块间的通讯,采用组态软件设计了人机界面(MMI),组态软件通过DDE与VB服务程序交换数据。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规模、大空间温室大棚的监控管理不便、采集数据不及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多点采集数据,并可以远程监控的温室大棚监控系统.本系统主要由数据检测节点、CAN总线和GPRS通信网络、上位机监控软件组成,数据检测节点用于检测温室大棚环境数据,环境数据通过CAN总线和GPRS通信网络上传给上位机;上位机监控软件用于数据的接收显示和管理,采用Visual Basic工具进行开发,并使用Access2010建立了数据库.本系统可以分布式采集多点环境数据,实现数据远程传送,并自动调节环境参数,适于专业大户、合作农场使用.  相似文献   

19.
江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江汉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框架,提出了"机房授课+自主学习+开放上机"教学模式及具体实施措施。通过对比改革前后的数据,笔者对应用该模式取得的成果及实现中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马关蕊 《软件》2014,(3):184-185
在现代计算机科学中,软件工程是一个兼顾与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应用的学科。在整个软件工程中,既有数据库、access、也有C++等内容。而更是因为其编程的复杂性,所以在工作上更容易与工程师的个人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软件科学的标准化有着重大的意义。在文章中,将对我国目前软件工程的标准进行研究和探寻,从而进行一个分析。为我国的软件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