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是制约电力系统消纳风电的主要因素。为了辅助风电发展规划及系统规划决策,基于2017年东北电网电源、负荷特性、风电出力特性等,提出了考虑系统调峰能力约束的电网风电消纳水平评估方法。该方法分析了东北电网调峰缺额及风电消纳水平,提出促进风电消纳水平提升的措施和建议:提高现有风电外送通道负荷率、加强建设优质灵活调峰电源、激励需求侧负荷参与系统调峰、完善东北电网调峰市场化补偿机制等。所提方法在辅助有关部门制定风力发电发展规模、电力系统规划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越来越大,现有的调度模式难以应对风电出力的随机性,为提高区域电网调峰和消纳风电的能力,提出利用分时电价引导电解铝负荷参与火力发电机组调峰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模型以系统总的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以区域电网运行数据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和风电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3.
风电消纳能力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风电的消纳能力,提出了一种考虑调峰时段限制风电出力的新的风电消纳能力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网调峰困难时期允许少量弃风,保证更大的允许装机总量,因而非调峰困难期可获得更大的风电发电负荷。与不限制风电出力时消纳能力的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实用、能够大幅度地提高风电接纳的能力,并且可灵活地应用于各种经济运行指标考核下的风电接纳能力计算。通过实际的算例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证明了该方法对电网规划及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不断加大,电网对辅助调峰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而储能系统是解决电网调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东北地区建设辅助调峰市场所提出的补偿机制下,对储能系统参与火电机组辅助调峰服务容量配置优化模型进行研究,设计了储能系统参与辅助调峰的充放电控制策略,考虑受风电波动影响的电网综合负荷,在火电及储能约束条件下,分别得出经济性最优、消纳风电出力效果最优以及兼顾经济性和消纳风电效果综合最优的储能系统容量配置方案,并从火电企业、新能源企业、政府政策制定等多角度对比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用电负荷相比,高耗能工业负荷更适应于参与电网调峰。通过挖掘分析高耗能工业负荷灵活性响应模式,并选取纺织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与电网调峰辅助服务的策略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纺织企业可通过柔性作业调度方式为电网提供灵活性响应,从而实现电网负荷的移峰填谷。结合湖州电网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移峰填谷的实践情况,进一步展示了高耗能工业负荷灵活性资源的价值,提出未来应加大引导高耗能工业负荷参与电网辅助服务,使其在维护电网安全与促进新能源消纳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苏沿海地区某风电场与光伏电站实测数据,研究了江苏风电、光伏出力相关性,阐述了风电、光伏出力特性与江苏电网负荷特性的关系,并统计分析了风电、光伏以及风光互补对江苏电网峰谷差的影响,得出风光互补有利于改善风电的反调峰特性,在系统同样的调峰容量下,可消纳更多的新能源电力,提高系统的新能源消纳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风电迅猛发展,大幅度超前电网建设和社会用电负荷增长,受网架约束和电网调峰问题影响,风电出力受阻的情况时有发生,风电消纳已成为困扰电网和风电场的共同问题。依据《风电优先调度工作规范》,基于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设计新疆电网风电优先调度工作方案,有利于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新能源消纳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黎敏 《广西电力》2013,(5):60-64
将风电出力参与系统电力平衡,根据平衡调峰计算结果,判断广西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并分析影响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因素.提出广西风电季典型日出力曲线、年平均出力曲线及年出力曲线,根据风电出力曲线参与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使用互联电力系统模拟软件,计算风电参与平衡后对系统调峰能力的影响.2013年电网接纳装机为1258.5 MW的风电出力后,缓解了系统电力、电量不足问题,未出现调峰不足问题.2015年电网接纳装机为4086MW的风电出力后,增大了系统盈余,系统调峰缺额增大,火电运行经济性差.2013年电网可以接纳规划风电场出力,2015年电网接纳风电后加大了系统调峰压力.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主要受风电特性、电源结构、负荷水平和负荷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风电的反调峰特性和电网中调峰资源的不足,导致系统对风电的消纳能力偏低,弃风现象严重。相较于安装储能设备等措施,引导负荷侧参与需求响应是一项经济且高效的手段。考虑到西部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众多电解铝企业,本文提出一种引导电解铝负荷参与风电调峰的方法。首先,建立了电解铝负荷的数学模型;以此为基础,借鉴鲁棒优化的思想,引入功率松弛变量,设计了电网-多电解铝负荷的协同调度模型,在电网侧采用模糊机会约束刻画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同时通过交互松弛变量的值,在保证电解铝负荷生产隐私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有效调度;然后,采用纳什合作博弈模型,进行多方利益分配;最后,通过改进的IEEE-30节点测试系统,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风电出力的波动性增大了电网系统的调峰难度。为了维护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限制了部分风电的接入。抑制风电波动,提高风电穿透率具有实际意义。该文基于Weibull风速模型,研究了风电场和高耗能企业在电网系统内联合运行的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电价模式,充分考虑了风电出力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电网负荷峰谷对电价的影响。机会约束模型为决策者在系统满足要求的置信水平里做出有利选择。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和粒子群算法求解。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风电并网后电网调峰措施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接纳大量风电并网运行,电网需采取各种调峰措施并评价措施的经济性。给出了确定用于平衡风电出力波动的电网可调峰容量的方法,阐述了接纳风电所采取的调峰措施,并对各种调峰手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基于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求、调峰措施、调峰容量、各种发电形式上网电价和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提出了衡量以及评价调峰措施经济性的方法。以区域电网为研究对象,制定了调峰策略,为电网的节能经济调度提供参考依据,并对风电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将对系统的调峰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该文首先针对风电自身的出力特性,从系统调峰能力的角度对区域电网可以接纳的风电容量进行评估;然后根据风电和光伏发电在时间尺度上存在的互补性,建立以系统失负荷率最低和弃风、光率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利用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出力。最后,利用实际区域电网风电、光伏发电以及负荷的历史数据对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风光互补优化策略对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后,系统出力波动有所降低且消纳能力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自备电厂发电权交易模式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西部地区新能源的大规模快速发展,电网消纳与外送能力不足、调峰能力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严重。针对当前甘肃相当规模的自备电厂未充分参与电网调峰的问题,提出在现有电力市场交易政策框架内实际可行的自备电厂与新能源企业间的发电权转让交易模式,以此促进自备电厂承担公用调峰职责,提升电网调峰消纳能力。通过现状论述、政策调研分析交易模式的可行性,建立自备电厂与新能源的发电权交易模型,双方在市场机制下可达到利益平衡,实现共赢。所列举的成功试点验证了该交易模式可有效推动新能源电量消纳与平衡,减少弃风弃光,为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中的新能源消纳和发电权交易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示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岸电系统供电模式由单一电网侧供电变成由风、光、网、储等多源供电,所带来的新能源出力波动,消纳率降低等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基于移动储能装置的多源融合岸电协调运行模型,将岸电子系统通过公共母线互联实现闭环运行。提出了岸电分层分布式运行优化策略,首先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实现对各分布式子系统的实时就地协调,减小因预测误差,出力波动性带来的弃风弃光问题。其次基于电网的分时电价机制,通过移动储能的“谷充峰放”和“转移消纳”的工作模式实现岸电能源的优化调配技术,达到平抑分布式能源出力波动,提高岸电系统的经济性与可再生能源消纳率的效果。同时也为建立港口岸电系统互联运营的优化平台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Wang Ningbo  Li Yuan 《电气》2012,23(1):40-44
The first stage project of Jiuquan wind energy base with 5.5-GW installed capacity is about to be completed.However,there exist several technical issues such as power transfer capability,electricity ac...  相似文献   

16.
东北电网目前正面临着电源结构不合理、风电发展迅速及冬季供热机组容量大和运行时间长等问题,因而使得电网的调峰调频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开展东北电网电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确保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发展,已成为电力监管机构、电网经营企业、发电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个方面都极为关切并亟需采取措施解决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电网的发展,跨区输电交易日益增加,区外电力送大区电网面临着电能消纳优化配置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就地消纳、按各省火电装机容量比消纳、按各省负荷比消纳、按各省负荷与各省负荷中心到特高压落点的电气距离比消纳等4种消纳方式,定义了计及电价、碳排放的综合经济性指标,并利用火电替代率和火电出力率对消纳方式进行量化评估。选取华中电网作为大区电网,以特高压天中直流送华中电网为例进行分析,针对不同输电容量、丰枯条件和负荷空间给出相应的省间消纳方式,为区域电网调度运行部门提供依据和行之有效的定量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军  宋词  程军照  陈峰  王利利  胡钋  王波 《陕西电力》2020,(5):14-20,33
近年来,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接入以及负荷侧分时电价的管理增加了电网调度的复杂性,为实现在风电接入及分时电价管理背景下的火电机组的经济调度和分时电价策略优化,首先研究了负荷需求对峰谷时段电价的响应模型,接着基于模糊机会约束理论建立了考虑风电及分时电价的机组组合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双层混合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机组组合模型,以得到与风电相配合的分时电价定制策略以及火电机组出力值。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负荷侧分时电价策略与供电侧火电出力的有效配合并降低火电机组的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19.
林章岁  罗利群 《电力建设》2011,32(12):18-23
根据风电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福建省风电出力概率分布、相关性以及风电年、月、日有功出力变化规律,探讨了风电对2015年福建电网综合负荷、电力平衡和调峰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实际出力特性,风电对年最大负荷数值影响不大,因此从电力平衡观点来看,福建风电对全省装机容量需求没有明显的影响;然而,风电大规模投运后,反调峰引起综合负荷的峰谷差增大将导致调峰容量需求明显加大,需要进一步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