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化学共混法合成了以三嵌段共聚物SBS为聚合物I,无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少量)为聚合物Ⅱ的热塑性IPN母体,并使用化学方法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SBS存在下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共聚动力学行为,考察了SBS含量、引发剂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求出了在预溶胀SBS的本体聚合体系中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表现竞聚率,并对其共聚反应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用单体1,4二(4氯代苯甲酰基)苯及4,4′二氯二苯砜与4(3甲基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种主链中含有C-N键的杂环聚醚砜酮酮三元共聚物,用FTIR、1HNMR、DSC、TGA、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共聚物为具有高热稳定性的可溶性无规聚合物  相似文献   

3.
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乙酯(DMAEMAQ)与溴正丁烷在丙酮溶剂中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季铵盐酯(MBDM);然后以AIBN为引发剂,MBDM与苯乙烯(St)在溶液2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得阳离子共聚物P(MBDM-St)其结构用红外光谱法鉴定,并经^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证实有可能根据d2.8-4.1和δ7.22处两个共振峰确定共聚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共混法合成了以三嵌段共聚SBS为聚合物I,无供规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为聚合物Ⅱ的热塑性IPN母体,并使用化学方法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SBS存在下苯乙烯-甲丙烯酸共聚动力学行为,考察了SBS含量、引发剂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求出了预溶胀SBS的本体聚合系中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的表现竞聚率,并对其共聚反应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1,4-二(4-氯代苯甲酰基)苯及4,4'-二氟二苯酮单体与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单体经亲核取代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主链中含有C-N键的新型杂环聚芳醚酮三元共聚物PPEKEKK,用FT-IR、H-NMR、DSC、TGA、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为具有高热稳定性及可溶性的无规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3个含吡咯基,5个含乙烯基的4,4′-联吡啶盐被用来研究其电化学聚合性质。其中对各种影响电化学聚合的因素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联吡啶衍生物最佳化的电化学聚合条件。采用上述电活性单体,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表面修饰电极,并且对其电化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表明含有乙烯基和吡咯基的联吡啶盐是一类制备聚合物修饰电极的理想电电活性单体  相似文献   

7.
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乙酯(DMAEMA)与溴正丁烷在丙酮溶剂中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季铵盐酯(MBDM);然后以AIBN为引发刑,MBDM与苯乙烯(St)在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得阳离子共聚物P(MBDM-St),其结构用红外光诸法鉴定,并经 ̄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证实有可能根据δ2.8~4.1和δ7.22处两个共振峰确定共聚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分子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60~90℃温度范围内,以AIBN为引发剂进行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本体自由基共聚合,用粘度法测定了共聚物的分子质量。在转化率0~95%范围内,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浓度及单体配比对MMA-St共聚物分子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自由基聚合过程中凝胶效应使共聚物分子质量随转化率升高而显著增大;推导并关联了共聚物平均分子质量模型,在凝胶效应出现之前,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平均偏差8%,为MMA-St共聚物的生产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直接酯化法制备了富马酸双十八醇酯单体和富马酸双混合醇酯单体,游离基事合成了富马酸双十八醇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P(DOF-CO-VA)及富马酸双混合醇酯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P(DBF-CO-VA)。单体及共聚物用IR、^1H-NMR等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共聚物对几种高蜡、高粘原油及渣油的降凝、降粘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傅利叶红外光谱表征了在硫氰酸钠(NaSCN)浓水溶液中丙烯腈(AN)、酷素(Casein)均相接枝共聚制得的接枝共聚主产物为AN-g-Casein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的影响,讨论了反应前配备素的溶解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丙氨酸、苯丙氨酸为手性起始试剂,对其氨基进行了叔丁氧羰酰基保护,然后将其与丙烯醇进行酯化反应,该酯化反应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和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偶联剂,反应条件温和,不会造成氨基酸的外消旋化反应,对制备出的带有双键的可聚合反应手性单体进行了结构表征,为下一步进行手性聚合反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高效液相色谱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型手性固定相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刷型”手性固定相及其手性识别机理和分离特点,并对其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高效液相色谱中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型手性固定相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刷型"手性固定相及其手性识别机理和分离特点,并对其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予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手性烯丙基硼酒石酸衍生物在不对称烯丙基化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作用,将光学纯酒石酸经酯化或酰胺化反应后与烯丙基硼烷作用生成手性烯丙基硼酒石酸衍生物,与苯甲醛反应后用碱液淬灭即可得手性α-烯丙基苯甲醇。通过比较酒石酸苯甲酯和酒石酰苯胺等手性配体反应后得到的最终产物的光学收率,可知由酒石酰苄胺控制的产物光学收率更高;同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d, p)方法在Gaussian 03软件上对该类型的反应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的计算结果也是由酒石酰苄胺控制的产物光学收率更高,与计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手性高分子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及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等领域.本文以S-(-)-乳酸甲酯、S-(-)-α-苯乙醇为手性源,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水剂、4-二甲氨基吡啶为酰化催化剂,分别与三种不饱和酸进行酯化反应设计合成出四种新的手性不饱和酯类单体,通过对此类反应机理的探讨和实验,确定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和物料配比,提纯了产物,通过核磁共振及有机元素分析表征确定了得到了纯净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method of deriving the electromagnetic dyadic Green’s functions in an unbounded, lossless, reciprocal and homogeneous chiral media described by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D=εE+jγB and H=jγE+μ-1B-(ωε)-1γJ is given. The divergenceless and irrotational splitting of dyadic Dirac δ function and Fourier transformation are used to directly obtain the divergenceless and irrotational component of spectral-domain dyadic Green’s functions in chiral media. This method avoids using the dyadic Green’s functio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technique. The method given here can be generalized to a source-free region and an achiral case.  相似文献   

17.
以S-α-苯乙胺为手性试剂,通过其与三种不同不饱和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10-t-烯酸的衍生物酰氯的缩合反应合成出了三种可用于加成聚合反应的手性酰胺类单体,产物纯度高。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探讨手性Lewis酸Ti-TADDOLates作为催化剂在不对称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以及TADDOLs广泛用于制备立体对映选择性催化剂和试剂的重要用途。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research and use of chiral materials due to the possibility of manufacturing them at the optical, millimeter wave and microwave frequencies. Important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chiral media because the developments in constructing artificial chiral materials provide additional freedom for design processes via the chirality parameter[1―6]. In fact, reflec- tance of a chiral plate absorber studied by Lia…  相似文献   

20.
Ru(PPh3)3HCl与(R,R)-1,2-二苯基乙二胺反应生成配合物RuH((R,R)-PhCHNH2CHNH2Ph)(PPh2)2Cl,通过该配合物与三(1-吡唑基)硼氢化钾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单氢钌配合物TpRuH((R,R)-PhCHNH2CHNH2Ph).合成的钌配合物分子结构经FT-IR、NMR和EA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