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分析了广州市城中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总结和评析了广州“城中村”现状及改造方案,重新审视“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认为城中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转制”以后村集体股份制公司的管理以及村民的出路问题和适应外来流动人口需求的城市住房供给问题,最后提出城中村改造的新思路,即:构建“政府—村民—开发商”的利益均衡机制以改造其物质环境,智力支持和教育补偿以改造村村委会及村民,城乡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和补偿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城中村空间改造及功能重塑的多样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改造要遵循规划控制,均衡好政府、村集体和地产商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采用整体搬迁改造模式,也可以采用滚动开发改造模式。但由于城中村改造的复杂性,改造难度较大,需要强调改造方案从编制到实施过程中鼓励村民参与,消除村民困惑,为主动融入城市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将以河南省为例,对如何将城中村的改造与小区域的生态打造及整个生态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规划,并且如何协调地方政府、开发商、村民各主体利益关系,统筹制订城中村改造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6,(1)
在城市存量时代,村庄用地的发展红利逐渐消失,"城中村"改造面临资金缺口大、村民阻力大等问题,不能盲目沿用原有的基于"政府拆迁、净地出让、就地安置、就地平衡"的单一改造思维模式,"城中村"改造困局急需新的思维方式去破解。文章以厦门市岭兜村改造规划为例,在开发主体、土地供给、项目运营、补偿方式和安置房建设等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多元思维。  相似文献   

4.
阮梅洪 《规划师》2013,29(6):82-86,100
"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和急剧的城市化,形成了"旧城中村";宅基地分配制度在旧城中村改造中的延续,导致"城乡二元"向"城市二元"转变,当城市化进程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型时,改造后的城中村又成了"新城中村"。研究通过分析义乌市基于"宅基地安置,多层垂直房"模式改造建设的新城中村,认为新城中村的问题实质是旧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在进一步反思旧城中村改造模式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引导村民和村集体从对物质空间的关注转变为对宅基地经济权益的关注的建议,建议按照市场价值规律,以宅基地的经济价值为纽带公平分配村民的宅基地权益,实现城村融合的目标,避免新城中村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城中村改造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圳经济特区城中村改造,应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改造、综合配套的原则。比较深圳市现行采用的开发模式,力争将城中村改造的项目运作更为科学合理。村股份公司与土地开发公司共同组建城中村改造开发公司,可通过相互控股、共同经营的形式完成改造前期工程,城中村改造完毕后按熟地的标准通过对外招标的形式出让给发展商,发展商将完成后期的商品房建设。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的城中村集体物业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全市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土地征用及土地管理历史问题、村集体物业建设和经营管理不规范等导致的复杂的村集体物业产权,是村集体产业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文章以广州市为例,剖析其城中村集体物业产权复杂性的成因,并以产业转型发展为目标导向,提出强化政府规划统筹整合、细化补偿标准、提供过渡安置用地和资金保障等破解城中村集体物业产权复杂性与产业转型发展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章征涛  刘勇 《城市规划》2019,43(7):60-66
分析了我国城中村改造中参与主体的联盟、组织和作用机制等问题,指出当前我国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的地方政治结构不同,解释城市更新的“增长联盟”框架不能直接套用到城中村改造中去:一方面,城中村改造突破了“增长联盟”的主体关系,投资方与原有村民结成了紧密的联盟关系,打破了原有政府权力和开发资本的联盟;另一方面,增长与反增长的边界变得模糊,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不同参与主体倾向于选择性增长(介于增长与反增长之间)。以珠海市山场村改造为例,实证了上述研究发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原有的“增长联盟”理论。  相似文献   

8.
王毅  应生伟 《小城镇建设》2006,(9):103-104,102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瑞安市城市大规模的改造,在造就一片片新小区、新景观,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和城镇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与城市发展极不协调的“城中村”现象。“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房屋产权证的确定、拆迁安置、土地权属处置、规划建设的标准、村级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政策的处理等问题,但其关键是如何调整好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分配。“城中村”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一方面由于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中村”的土地升值,另一方面也由于土地、计划生育、经济等优惠政策在“城中村”的实施。围绕…  相似文献   

9.
王涛 《规划师》2012,28(Z1):80-84,88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土地资源的紧缺,城中村改造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财力、人力、权益、计划等方面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研究以市场主导为切入点,针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规划设计实践,提出市场化城中村改造的规划设计对策,即通过城中村专项规划来保证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政策,以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引导市场化城中村改造,形成规划管理与公众参与并重的机制,以分期开发滚动平衡的思路评价市场化城中村改造的优劣,充分运用社区模式打造混合住区。  相似文献   

10.
冯萍  程屹  孔凡娥 《规划师》2006,22(2):39-40
简村是佛山市典型的城中村之一,佛山市相关政策的出台为简村的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次规划在分析前几轮规划未能实施的原因的基础上,以政府和村委会、村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把改造的目标定位在经济可行性及政府和多数村民可以接受的标准上,确定了"以综合整治为主,以局部地块整体改造为辅"的规划思路,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H型钢开坯轧制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铁  章静 《钢结构》2004,19(6):40-41,64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SuperForm2 0 0 2对H型钢开坯轧制进行了模拟。分析了金属变形特点和轧件充满情况。研究表明 ,箱形孔中轧件腹板的变形与宽展较小 ,异形孔中轧件腹板与翼缘的的变形很不一致 ,腹板出变形区后厚度存在反弹增加现象。异形孔中轧件不能很好地充满孔型 ,异形孔中轧制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纠偏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往的一些建筑纠偏的工程经验 ,本文总结了建筑物倾斜原因及对几种常用的建筑物纠偏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列举了相应实例 ,以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浓差能是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优点而表现形式较为抽象的新型能源,目前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本文在文献(3)基础上,对浓差能本质及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1)对浓差能与机械能在本质上完全一致的观点提出了较严格的证明;2)推导出以膜法为基础的浓差能理论转换效率公式,指出任何理想转换机器在其最大功率输出点处的转换效率均不可能超过η=K/(1 K),这里K是与渗透过程有关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TAW–2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通过32组花岗岩和闪长岩的物性及单轴压缩试验测试,获得岩石的特征物理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揭示岩石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孔隙度的关系,建立花岗岩和闪长岩的扩容起始应力预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1) 弹性模量作为岩石的弹性基质刚度的反映,包括颗粒间的接触刚度和颗粒间基质的刚度,孔隙度作为岩石内部孔洞空间的体积测量指标,是岩石内初始的微裂纹、微孔洞及张开裂纹的综合反映,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初始损伤的程度,二者与岩石的扩容起始应力密切相关;(2) 扩容起始应力与弹性模量呈正相关,而与孔隙度呈负相关,当弹性模量最小而孔隙度最大时对应最小的扩容应力值,反之调整;(3) 通过逐步数据拟合分析得出扩容应力的预测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在弹性模量、孔隙度和泊松比已知的前提下,可以先验地对扩容起始应力进行预测,为扩容起始应力的求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城市煤气管网水力计算节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铁力市第一中学图书馆圆形预应力井式梁板楼(屋)盖应用SAP2 0 0 0软件及有关规范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该预应力井式梁板结构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的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选配等设计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可供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索再飞 《钢结构》2003,18(4):40-42
通过对中科院图书馆、档案馆工程钢结构连廊吊装方案的讨论 ,针对在市区钢结构施工中受到的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 ,探索了一种在市区进行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的方案 ,并提出了建议 ,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骨料的粒径大小和骨料的品种不同,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影响较大,骨料的粒径增大,将影响到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能力,骨料品种的热胀系数过大,也将影响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为提高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极限抗拉能力应选择合适骨料粒径和骨料品种,并进行最佳级配。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索穹顶结构节点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倾斜撑杆式索穹顶的节点形式。另外对倾斜撑杆式索穹顶结构的施工张拉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3类施工张拉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内力变化规律,评价各种张拉方案的施工可行性,并给出了建议张拉方案。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试验是研究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手段。目前这类试验分为材料和构件两个层次。文章在评述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在今后的试验研究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