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由于原油乳状液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从而有利于集输和脱水。因此,随着脱水温度的升高,油水混合液的黏度降低,流动性增加,有利于油水分离。所以转油站为了保证外输液温度,进行直接掺水工艺改造,可采取"低温集+高温输",实现节气节水的目的。本文对转油站双路掺水集输的外输直掺水升温工艺改造进行介绍以及改造后能耗的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2.
转油站作为集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耗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能耗,挖掘节能潜力,对转油站的能耗情况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通过扩大停掺水规模,加大变频器的使用力度,降低管线回压等措施,某转油站2012年上半年与2011年同期能耗对比,自耗气与电量都有所下降起,到较好的节气效果。  相似文献   

3.
转油站是油田原油集输的枢纽,它不仅负责原油的中转,而且还具有油气分离、油水计量、加热沉降等功能,同时它又是油田耗能大户。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电、气为主。本文针对转油站运行过程中设备的能耗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分布情况,分析节能降耗潜力,探讨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4.
油气集输联合站是把各单井的油气进行初步处理后,向炼油厂等单位输送的一种转油站,是油田原油集输和处理的中枢。而油汽集输系统是油气集输联合站管理环节的的重要措施。目前的油田开发管理系统效率日益低下,设备日益老化,安全隐患显现,直接影响到了油气开发的水平和效益。因此,构建合理的油气集输联合站的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通过油气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的地面工程建设规划、地面工程项目管理以及油气集输站场管理三个方面来解析新型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原油计量现状 在企业日益追求原油产量的今天,原油从地下开采到地面,通过集输流程将原油输送到计量站、转油站、联合站。为确保原油在集输过程中的安全,原油计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大型油库,降低计量操作风险、减少人工计量造成的误差、提高计量准确度成为油品计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因为LNG存在着丰富的压力火用与低温火用,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所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火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以选择比较合适的冷能利用方式进行设计,并且通过HY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气化量10×10~4(m~3/d)的LNG气化站全年的制冰量0.11亿t,全年发电量功率约为5.92×10~4 k W,压缩机的耗功率为5×10~4 k W,年产值达1.1亿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磷酸装置循环水泵的理论计算、验证,实施了对3种型号循环水泵切割叶轮的技术改造。改造后节电效果显著,年节电量可达257.51万k W·h。  相似文献   

8.
台肇油田根据油田生产动态变化及时优化中转站、转油站机泵运行参数和采取变频调速技术,是提高机泵泵效和系统效率、降低机泵生产耗电的重要手段。做好掺水温度调控和优化掺水炉运行工作,对降低油田用气消耗效果十分显著,是转油站节能的重要途径。这些方法节能效果明显,单站每年节电98×104 kW·h,节气67×104 m3,每年节能创经济效益214万元。  相似文献   

9.
原油集输及处理系统能耗点主要分布在转油站和脱水站。集输泵站在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中以耗电、耗燃油为主要能源消耗。耗电主要集中在各类机泵的动力消耗上,耗燃油主要集中在各类加热炉、锅炉的热力消耗上。所以,通过分析各环节耗电、耗燃油分布情况,探讨节能降耗的措施,对缓解油田生产高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田是由油井、水井、计量间、配水间、转油站、联合站组成的一个油、气、水处理的综合系统,而联合站是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解决好油田联合站集输处理问题,使油田保持较低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实现联合站系统的节能降耗,提高油田的整体经济效益是各油田当务之急,在此对联合站系统中的节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分析新建黄磷装置产量低、能耗高的原因,从原料制备工艺、电炉短网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改造,并通过完善黄磷生产控制指标和优化工艺操作,实现了黄磷生产的稳定运行。2013年下半年黄磷生产量达12 200 t(产能2×1万t/a),平均综合电耗达13 750 k W·h/t(改造前15 200 k W·h/t),产量提高,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油田的井场、站场和管线进行自动化改造,建设智能化油田。详细叙述针对井场、计量站、集油站、联合站和长输管线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的具体内容。改造后,井场、站场和管线的运行参数、视频图像通过自动采集,在监控中心能够点击查看。油井、计量站由人工操作转变为无人值守;集油站、联合站由手工抄表、昼夜巡检转变为少人值守。  相似文献   

13.
智来宽 《合成纤维》2014,(12):50-52
为了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对干燥系统作了改造:在每套干燥系统中各加了1台列管式换热器及1台旋风分离器,利用其余热给工艺用压缩空气加热。经过改造后,不仅每套设备的实际能耗可以降低4.3 k W,5套结晶干燥设备每年共节约电量172 000 k W·h,而且可减少流程中废气对环境造成的热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石西作业区石南联合站、石南31转油站向石南21集中处理站转水不正常、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问题,技术人员在石南联合站原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研究并应用了一体化采出水处理系统,实施情况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将石南联合站、石南31转油站的2 000 m~3/d采出水处理后达标回注石南注水区块,这为采出水来源多样、复杂性的污水回注地层的水质稳定技术研究的开展,提供新的途径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聚甲醛装置循环水泵进行改造,将减温减压器消耗的能量利用起来,实现了饱和蒸汽驱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循环水泵的零电耗运行,达到了节能和发电的目的,实现年节约用电4.48×106k W·h、发电1.76×106k W·h。  相似文献   

16.
对潍坊某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但吨水处理能耗平均为0.33k W·h/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k W·h/m3)。通过对污水处理厂能耗分布和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该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途径。通过精确曝气控制和全过程工艺优化可在工艺稳定的情况下减少污水处理厂能耗。  相似文献   

17.
以巢湖流域规模为500 m~3/d的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物膜与水生生物协同作用的改造方案。改造后的运行结果表明,主要出水水质指标COD、NH_4~+-N、TN、TP等去除效果更加稳定,尤其对TN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改善,在不投加碳源的情况下,TN去除率提高了16.6%,出水TN平均浓度为7.07 mg/L。处理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4/2710-2016)。改造后,除磷药剂PAC单耗从0.037 kg/m~3水降至0.018 kg/m~3水,降低了51%;吨水电耗从0.88k W·h/t水降低至0.60 k W·h/t水,降低了31.8%。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很多化工企业循环水系统都存在水泵运行效率低、能耗高、振动噪音大、自动化程度极地等问题,采用CC(continuous commissioning连续调试)专项控制技术,实现自动控制循环水系统的优化运行,运行结果表明:年节电量为92.5万k W·h,节约电费69.4万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晋西区块天然气井台点多面广、周围地形高低起伏等特点,计划对区块内比较分散的天然气井台选取最近的10 kV农线线路进行单独的电力改造;对区块内比较集中的天然气井台从距离、地形地貌、负荷等方面分区片架设10 kV电力专线;对晋1集输站、晋2集输站、晋3集输站架设35 kV电力专线的方案进行研究;并从能耗、工程造价、运行维护费用三个方面对区块内天然气井台、集输站网电改造的整体规划进行合理的经济评价,综合各项相关数据设计出晋西区块天然气井台电力线路网。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中,联合站、转油站、水质站等各种站场工艺流程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是这些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而管道工程是场站工艺的重中之中,因此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