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预裂爆破所形成的预裂缝的减振效果,以红沿河核电厂基建工程为背景,在多个地点进行预裂爆破减振试验,通过监测有、无预裂缝的台阶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并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振动分析和减振率分析。结果表明:离爆源越近、最大段药量越大,预裂爆破的减振效果越好,减振率最高可达0.66;预裂爆破减振具有方向性,水平方向的减振作用较垂直方向明显。  相似文献   

2.
冷却塔类高耸构筑物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拆除爆破振动危害很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障周边受保护对象安全。通过研究拆除爆破振动特性,采取设置减振沟、减振堤、防护墙等防护措施,并通过振动监测和波形分析的方法验证振动防护措施的安全有效性,为类似拆除爆破振动危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和尚桥铁矿复杂爆破环境,在进行爆破减振机理分析和小规模爆破工业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缓冲爆破、孔底软塞爆破、切割爆破等多种减振爆破技术,降低爆破振动15%~46%,保证了采场边坡及工业设施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矿山和隧道爆破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一定的振动危害,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探索可行的减振措施。在工作面设置减振孔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减振技术,通过对减振孔的研究能够为矿山和隧道爆破设计提供合理的减振方案。结合现场实测和数值计算,对爆破施工过程中减振孔的减振作用规律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确定了减振孔参数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程度,各参数影响减振作用的主次关系为:减振孔孔缘距>减振孔距爆源的距离>减振孔孔径>减振孔孔深>双排减振孔排距。结合数值计算和现场施工效果的综合分析,发现施工过程中减振孔孔缘距120 mm、减振孔距爆源的距离2 000 mm、减振孔孔径120 mm以上、减振孔孔深1 200~1 500 mm、双排减振孔排距50~100 mm,能够取得较好的减振效果。数值模拟、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在减振效果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一致性,能够为矿山和隧道爆破施工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减振技术,对于类似工程的爆破方案设计与振动控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金堆城东川河引水隧洞上方采场近距离常规爆破中振动较大的问题,确定数码电子雷管合适的孔间和排间微差时间。本次研究在隧洞内部和工作平台同时布置振动监测点,通过对数码电子雷管与高精度导爆管雷管的不同延期时间对比试验,结合振动波形图和测振数据分析,找出了最佳的降振微差时间,从而探索出了一种保证东川河引水隧洞安全运行的减振控制爆破技术。结果表明,数码电子雷管在孔间延期30 ms、排间延期75 ms时,能提高爆破振动频率,有效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相比常规爆破,其爆破减震率为22.7%。试验结果可为金堆城露天矿后期生产爆破减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爆破振动的评价及控制一直是矿山关心的重点问题。结合某矿山具体爆破开挖工程,通过对矿区附近民房的调查,制定了单排减振孔、双排减振孔等控制技术方案,结合现场监测试验与数值模拟手段对振动速度和加速度振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引入了无量纲系数分析减振孔形式对爆破振动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减振孔试验,布置单排减振孔后峰值速度最大降振率可达到 49.8%,加速度振级降低 20%;而双排减振孔试验最大降振率可达到 71.4%,加速度振级降低 60%,降振效果明显。通过无量纲影响系数的定量描述,减振孔深度及直径对减振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在露天矿开采过程中,爆破振动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带来很多危害.缅甸某露天铜矿附近有一处寺庙,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礼佛场所,为了降低矿山爆破振动对寺庙的危害,保证项目顺利开展,急需采取施工减振孔等控制措施,同时需在寺庙附近布置测点监测振动速度.本文按照入射地震波所穿越的介质形态分别讨论了预裂缝及减振孔的减振机理,对比分析了施工...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和减振沟、隔振空孔减振效果,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有无减隔振措施的爆破振动进行了多次现场监测,并对实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利用波形分段对应方法建立的优化爆破振速衰减模型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在径向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17.04%和10.76%; 减振沟和隔振空孔具有明显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作用,在近爆源区减振率最大,且减振沟和隔振空孔的减振率随着爆心距增加而快速减小,在现场合理利用减振措施可显著降低爆破地震效应,消耗应力波能量。在已建立衰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拟静力地震效应评价方法,利用爆破振动影响系数可以快速判断临近边坡和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为后期爆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合理设计预裂爆破参数,能够将爆破振动对采矿预留高边坡的扰动降到最小。以尖山磷矿东采区已形成的高边坡为例,基于爆破理论及经验公式,结合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研究结论,确定预裂爆破的炮孔直径、炮孔间距、装药不耦合系数和线装药密度等参数,将预裂爆破试验振动速度值与回归分析得到的边坡质点振动速度公式计算值比较发现,该爆破参数取值的预裂爆破方案的平均减振率可达52.5%,说明优化的预裂爆破方案对高边坡保留岩体的减振效果明显,建议在尖山磷矿东区高边坡周围开采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0.
立井井筒基岩段深孔爆破振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爆破施工对井筒围岩的振动作用,根据井筒断面、岩石性质以及钻爆器材等因素,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地震波传播特征和爆破振动测试原理,提出了立井井筒深孔爆破振动现场监测方法,研究基岩段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通过对爆破振动信号的回归分析,得出了适用于该工程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经验公式,可为预测掘进爆破地震强度和采取减振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冷却塔爆破拆除为工程背景,探讨了高卸荷槽技术在爆破拆除冷却塔时的作用。通过精细化施工和科学管理,对冷却塔结构中26对人字支柱实施了钻孔爆破,同时在冷却塔周围开挖减振沟,最终达到了有效控制爆破振动速度的目的。通过将理论振动速度和实测振动速度进行对比,得出理论振动速度为实测振动速度的4.3倍,可见在爆破拆除冷却塔时,采用高卸荷槽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触地振动速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秦山核电三期负挖工程中对爆破振动速度的监测数据 ,探讨在不同条件下施爆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孔法压力量测确定深孔台阶爆破的孔网参数.对于底板保护采取了钻孔一次到位法.对保护层的处理采用爆破的方法,打破了国际惯例,效果良好.边帮采用预裂的方法,对特殊问题提出了特殊的处理措施.利用对爆破振动的监测数据,采用神经网络对远场的爆破振动进行预报;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近场的爆破振动预报,再在施工中采取各种减振措施确保振动峰值在规定的阈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马陆宝  杨溢  李鹏飞  李文新 《矿冶》2013,22(4):18-21
为确定某露天矿生产爆破振动的衰减规律及其对邻近村庄建(构)筑物的安全影响,对该矿的生产爆破进行了振动测试。通过线回归性分析得出了K、α值,得到了适用于该矿山的爆破地震波传播经验公式,为该矿山预测爆破地震强度和采取减振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泰山核电三期负挖工程中对爆破振动速度的监测数据,探讨在不同条件下施爆的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嘉陵江桥改移汽车二级专用道控制爆破振动效应进行监测、分析,通过线性回归拟合,得到了该工程的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为预测爆破振动振速、安全装药量、安全影响半径提供依据。根据爆破振动的特点,结合工程实际施工条件,提出了一系列减振手段,为类似工程对减弱爆破振动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司家营研山铁矿露天台阶爆破振动效应的传播规律,对现场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共采集了振动数据54组,涉及采场西北、东南两个方向,根据垂直方向峰值振动速度与爆源距的拟合分析,讨论两个方向上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爆破延迟时间、采用孔底间隔装药和分段装药的减振方案,为确保该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某地下矿山采用大直径中深孔爆破,具有单次起爆药量大、地表振速大和振动频率低的特点,易造成地表建(构)筑物损伤。地表监测发现,爆破振动在近爆心振速较大、衰减快,在远爆心振速相对较小、衰减较慢。因此,根据地表建(构)筑物与生产矿房的相对位置,分别从近爆心和远爆心的振动衰减规律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指导矿山爆破减振作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爆破对振动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延时爆破是比较常用的减振手段之一。依据波的叠加原理与波的干涉,对爆破地震波的叠加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可以推导出2孔延时爆炸产生爆破地震波叠加的波动方程,得出延时爆破的最佳间隔时间;同时利用波形峰值包络线的思想与爆破地震波叠加的波动方程,拟合出了测点处质点振动速度的近似解析式;最后通过案例,利用单炮次爆破振动波形图,拟合测点处质点振动速度的表达式,根据不同延时间隔时间爆破振动的理论波形图,确定最佳的延时爆破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下店子铜铁矿正常生产爆破振动监测的基础上,对监测的有效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分析和频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矿正常生产爆破最大单响药量为14kg时,实际监测结果和预测结果都合符《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的规定,该矿目前爆破方式和规模是安全可行的;质点爆破振动速度大小与爆破最大单响药量和到爆破点距离密切相关,爆破振动速度和振动频率都随着爆心距的增加而衰减。最后,提出通过开挖减振沟的方式来控制采场爆破振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