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汽车单轮运动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制动过程中的运动情况.采用基于车轮滑移率的防抱控制理论,根据车速、轮速计算车轮滑移率.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完成了输入电路、输出驱动电路及故障诊断等电路设计,阐述了ABS系统软件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完成了ABS检测软件、控制软件的设计,汽车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已通过模拟试验台的基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汽车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合理可行,软件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正确、有效,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改善了汽车制动系统性能,基本能够满足汽车安全制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ABS系统工作时的参数:轮速、加速度、轮缸压力、电磁阀控制信号及踏板信号共23路数据,实现对ABS系统工作过程特性的研究,为ABS系统的匹配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LabVIEW的混凝土泵压力和位移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 7.1开发了混凝土泵压力和位移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该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其设计过程,给出了采用LabVIEW编写的数据采集系统程序框图.该数据采集系统既可以将压力和位移数据进行显示,又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写入到硬盘中,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4.
针对液压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压力和流量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高集成度的DSP芯片控制数据采集,实现了车载式的小型化;采用工业控制器管理采集模块的通信,可以实现对多个节点的数据采集.该采集系统操作方便,精度高,可以实时完成液压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的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5.
为低成本实现多通道压力数据采集与分析,借助虚拟仪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成功地构建了以虚拟仪器为核心的多通道压力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C8051F040混合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利用RS232总线结构进行数据传输,利用PC机和Lab Windows/CV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该数据采集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准确性、可靠性高,测试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何雄  黄念慈  白三中 《电焊机》2007,37(1):58-60
开发了一套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焊接参数的专用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组成,另外还带有条形码扫描仪.在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上,通过与PLC的实时通信,实现联动操作,自动测试记录焊接参数.该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量大、检测速度快、软件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吴涛 《电焊机》2011,41(9):65-67
为了实现电焊杌变压器的自动测试,寻求一种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的解决方案,采用RS232串口完成LabVIEW与威格电参数测量仪GDW340B之间的通信,通过串口命令写入、数据读取、字符串处理、数值显示、数据存储,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与威格电参数测量仪GDW340B的数据采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在测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组成。针对系统中的各类传感器,详细叙述了串行采集技术和单通道读入、多通道扫描、DMA高速数据采集、计数值采集等各种并行采集技术的原理、特点、适用范围、采集流程及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模糊神经网络(ANFIS),提出一种汽车防抱死系统(ABS)的轮速传感器系统在线故障类型识别方法.采用FCM算法对故障样本进行分类,并通过训练ANFIS,获得诊断模型.该方法与传统的ABS故障诊断方法相比更具合理性和精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嵌入式监测器的液压系统状态检测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我军某型两栖战车的嵌入式监测装置进行监测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完成了监测信号的存储和状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能够利用车载嵌入式监测装置完成信号采集输出,从而为进一步研发该车型的液压系统状态检测平台提供监测信号的采集和输出.  相似文献   

11.
车桥ABS(Anti-lock Brake System)信号在线检测系统用于在规定转速下自动检测后桥两侧ABS信号,并对车桥防抱制动系统的装配质量作出合格评判。系统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采用DMA高速数据采集方法,具有完备的检测数据录入和历史记录查询功能,并支持报表制作和复制。  相似文献   

12.
孙毕  李孝禄 《机床与液压》2014,42(7):115-118
为进一步分析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内部的两相流动,建立汽车制动系统二维简化模型,运用Fluent分别对单相制动液、制动液与空气、制动液与水流动情况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制动系统内部为气液两相流流动时,制动压力的传递与分布都会受到影响;当制动液中存在空气时,其对制动压力的影响比制动液中存在水更为显著与明显。简要分析了上述计算结果产生的原因,该结果对研究汽车制动系统内部的两相流动、开发相应的ABS控制算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西门子1500-PLC集成的PID_temp温度控制工艺对象,设计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液压机的电加热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含人机交互操作系统,电加热温度控制系统,温度采集系统,断线诊断系统。在汽车内饰液压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专家PID调节,电加热控制系统能够达到汽车内饰液压机温度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曾繁卓 《机床与液压》2019,47(14):153-158
介绍了基于USB2828数据采集卡的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耐久性试验测试系统,具体阐述了在制动主缸输出液压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行耐久性测试的实现方法。该测试系统完全不同于汽车行业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输入力控制精准,液压和真空数据采集实时,可以满足各合资品牌乘用车主机厂对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耐久性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FDM中挤出头控制和出丝的顺畅,提出一种基于DSP的挤出头系统控制方案。该系统主要由主控模块、电机模块和温度采集控制模块组成。通过主控芯片TMS320F2812的控制,利用热敏电阻模块、温度处理芯片MAX6675和电热筒完成挤出头的温度采集和控制,然后结合电机模块和外部的机械结构,顺利将ABS材料加热并从挤出头送出。通过调节挤出头温度、电机速度等参数,并经过大量的测试证明:在系统控制下,ABS材料的挤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传统ABS液压系统工作时存在明显的振动与噪声,研究分析了ABS液压系统振动机制,提出用伺服阀代替普通换向阀,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基于压力反馈的PID控制结合门限值控制的ABS控制器,实现了ABS液压系统流量的连续调节与控制。建立了ABS系统AMESim模型,通过数据接口嵌入ABS控制器,实现联合仿真。分析了原ABS系统与改进后的ABS系统的压力冲击、活塞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曲线特征,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ABS液压系统对压力波动的抑制很好,抗冲击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短周期电弧螺柱焊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开发了由信号采集单元和分析软件构成的短周期螺柱焊在线分析系统。信号采集单元包含PIC18F4580单片机、电源、信号调理、外部存储器和RS485通信等电路,通过焊接状态判断、AD采样、数据存储和通信等程序,实现焊接电流和电压采集、存储和传输。分析软件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编写,操作界面由主窗口、焊接过程分析窗口、熔深阈值设置窗口和报警窗口等构成。DP600镀锌钢板焊接试验表明,开发的短周期螺柱焊分析系统能实时显示焊接电流和电压波形,提取焊接参数特征值,判断电弧的稳定性,熔深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在线检测结论与外观目检、宏观检测和扭矩测试的结论一致。系统收集的原始数据可用于分析引起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8.
Moldflow在汽车置物箱翘曲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Moldflow的MPI/Warp分析模块对汽车置物箱进行模拟,预测其成型后的翘曲变形,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塑件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材料为Teijin TN_3813BL PC+ABS,保压压力为注射压力的95%,模具温度65℃,熔体温度270℃时,塑件翘曲变形最小,影响塑件翘曲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材料的性能,其次为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和模具温度。  相似文献   

19.
气压制动系统ABS双模糊控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压制动系统的结构和性能特性,建立中型载货汽车动力学模型和气压制动系统模型。根据基于滑移率控制的ABS控制流程,在Matlab/Simulink环境内建立适合气压ABS的双模糊控制器。为研究双模糊控制方法在气压ABS系统中的控制效果,利用建立的模型和控制器,仿真双模糊控制气压ABS的制动过程,并把仿真结果与相同条件下逻辑门限值控制的气压ABS制动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模糊控制方法在控制精度和控制柔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