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建筑科学》1999,199(2)
采用投入—效益的工程决策分析方法,对不同重要性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了探讨,对《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6中的乙类建筑和丁类建筑是否较丙类建筑提高和降低地震作用进行抗震截面验算等作了工程投入和地震损失分析,提出了不同重要性的建筑抗震设防的最佳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校舍乙类建筑鉴定与加固抗震设防目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抗震设防标准进展,探讨了我国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在不同重要性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以及现有建筑抗震鉴定、加固目标和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并给出了既有校舍乙类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的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验算地震作用取值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搞好校舍乙类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  相似文献   

3.
高小旺  李荷  王菁 《建筑科学》1999,15(4):10-15
对不同设防烈度的供水建(构)筑物的造价和供水管道、接头等工程造价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的分析方法,对供水系统中的元件,按其重要性进行了分类,运用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决策分析方法,对供水系统不同重要性元件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小山 《广东建材》2010,26(5):140-143
<正>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天河北路,总建筑面积113800m2,地下四层,抗震设防标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本工程场地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按7度烈度进行抗震设计设防。  相似文献   

5.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抗震设防目标是要使现有建筑在后续使用年限内与新建工程的设防目标具有相同的概率保证,即要实现与不同的后续使用年限对应的三水准设防目标,但地震作用的计算却不能很好地实现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抗震设防目标具有相同概率保证。本文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动参数的危险性曲线公式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现有建筑地震动参数进行分析,给出与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具有相同概率保证的不同后续使用年限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参数取值,并给出实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修订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及时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对新版鉴定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进行了介绍,包括现有建筑抗震设防水准的规定,现有建筑后续使用年限的概念及确定方法,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的抗震鉴定方法,以及重点设防类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等。  相似文献   

7.
王玉岚 《国外建材科技》2009,30(5):60-64,73
基于汶川地震造成的建筑结构震害分析,从正确进行建筑物选址、注重抗震设计、提高低烈度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全面实施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改造、提高学校和医院的抗震设防标准、开展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性能研究、推广和应用新型抗震建筑结构体系、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增强全民的抗震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能的措施。结果表明,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是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地震的危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物抗震的重要性,以及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标准。抗震概念设计的原理、新思想及其对抗震设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海城、唐山等地震的经验,在研究制订《冶金工业建筑抗震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中,编制组确定以“定性正确,定量合理,标准恰当,方便使用”为编制原则,其中,“标准恰当”的原则,具体体现在抗震设防总要求、设防烈度、设防标准和设防水准等具体内容上。一、抗震设防的总要求抗震设防的总要求是保障地震作用下厂矿的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这是政策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抗震设防总要求。所谓政策性,指的是根据国家当前的财力、物力条件,确定设防范围和设防等级;按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取用的容许损坏程度等。所谓技术性,指的是当前地震工程科学技术所能达  相似文献   

10.
村镇房屋抗震应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为基本依据。抗震标准,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9度。抗震烈度显10度区的建筑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抗震设防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颁发文件(图件)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基本烈度;对做过抗震设防规划地区的村镇,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区划(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我国抗震规范规定,建筑根据其重要性分为四类: 甲类建筑—特殊要求的建筑,如遇地震破坏会导致严重后果的建筑。须经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批准; 乙类建筑—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的建筑;  相似文献   

11.
刘毅 《城市建筑》2014,(30):63-63
建筑中的抗震设计是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涵,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并对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朱万旭  黄颖  杨帆  高宇 《特种结构》2011,28(3):66-70
文中指出了对地震活动区域的简支梁桥设置防落梁装置的重要性,并介绍了防落梁装置的主要应用型式及其特点、选择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阐述了常用型式—拉索式防落梁装置的设计步骤、具体构造及其在我国的工程应用实例。防落梁装置的设置将为我国桥梁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肯定了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重要性,并对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讨论,得出作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第一道防线的连梁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对既有的连梁设计方案以及正在探索的一些方案进行了讨论和比较,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实例,分析了各种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旨在对以后的连梁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涛 《山西建筑》2008,34(17):88-89
从建筑抗震角度分析了唐山大地震灾害严重的原因,简要分析了概念设计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运用抗震概念设计原则提出唐山市房屋今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以使唐山市的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福州某小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预制楼板砖混结构住宅典型工程,介绍类似工程结构安全性鉴定及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并提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常见中小学教学楼砌体结构特点,探讨了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关键技术,包括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墙体、悬挑梁加柱、增设楼梯柱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点,为其他同类工程的抗震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姚毅 《山西建筑》2014,(16):50-51
阐述了房屋建筑中抗震概念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了影响建筑物结构抗震设计的不确定因素,并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总结了其在建筑物各层面的运用情况及处理方案,以保证建筑物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鑫  刘永行 《山西建筑》2011,37(1):31-32
分析了现阶段旧建筑改造加固背景,阐述了旧建筑改造加固的必要性及价值工程法原理在其中的应用,并提出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加固前进行专业质量检测及旧建筑“加固改造”新兴学科如何发展的建议,为改造设计、抗震加固、节约资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三柱式(大小跨)单廊教学建筑以其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性能,应用广泛。该类结构侧向刚度小,罕遇地震作用下抗倒塌性能差,应采取可靠工程措施改善其抗倒塌性能。本文结合某些中学教学楼的抗震设计工程实践,简要介绍改善三柱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抗倒塌性能的工程措施。在高烈度地震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钢支撑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可改善其抗倒塌性能。由于教学建筑抗倒塌性能的重要性和该类结构的特殊性,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满足结构的承载力和极限能力之外,用基于性能评估的Pushover方法对结构在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实现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