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HFC(Hybrid FiberCoax)接入网以其相对的经济性和巨大的带宽受到广泛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4协议的多业务区域网络框架。在这一框架中,ATM技术与DWDM相结合,为大型HFC区域网络的构建与平滑升级提供了有利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阐述了基于ATM的HFC接入网现场试验的实现和批准,该网络能够提供本地的ATM应用和继承IP应用的服务质量,本地的ATM应用是由在HFC网络内分配了专用的资源的交换虚连接所支持的,通过利用由IETF所定义的差别业务策略,IP应用的QoS在HFC网络中得以提高,发达的硬件实现的MAC控制器支持一些业务种类并能够通过同时考虑到业务种类的优先权对需要带宽的电缆调制解调器以一个公平的方式发布未预先分配好的上行流带宽。  相似文献   

3.
目前广电网络运营商宽带接入普遍采用HFC网络接入方式,而影响HFC接入网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分别是:接入网出口带宽、CMTS负载能力、HFC网络质量、终端CM和PC机状况。本文就影响HFC接入网速度的几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因素的解决方法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呼和浩特市CATV接入网进行HFC双向改造中应考虑 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对网络功能,组网原则和HFC双向接入网改造方案进行了论述,在对其现状分析的前提下,就改造步骤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5.
有线电视接入网技术路线选择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本文介绍了苏州有线电视接入网的演进,重点阐述了RFoG技术在苏州HFC网络优化中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未来5年接入网带宽需求及承载策略,初步探讨了苏州在规划FTTH网络时碰到的各类问题,望能与业内同仁交流沟通.  相似文献   

6.
本主要对HFC接入网行传输通道各个环节的均衡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电缆分配网络上行输系统是制约网络多功能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并针对有线电视网络现状提出了HFC接入网的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7.
提高IEEE802.14媒体接入协议(MAC)功能,以解决混合同轴光纤(HFC)接入网实现ATM传输的时延敏感问题,其目的在于支持实时可变比特率(RT-VBR)传输,譬如实时语音和视频。在为RT-VBR传输保持高的服务质量(QoS)的同时,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简化了与ATM网络之间的互联,因此可以成为一种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1 前言1994年,采用光纤同轴电缆混合(HFC)拓扑结构的宽带接入技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HFC网络结构的提出,不仅解决了传统的电缆有线电视广播业务传输距离受限的问题,而且通过采用先进的光纤传输技术和新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增加了上、下行通道的传输能力,使HFC网具备了承载双向交互式宽带业务的能力。HFC接入网以其频带宽、容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模式,目前也是大家公认的多媒体宽带接入网的最佳方案之一。为了提供交互式的宽带业务,HFC接入网必须是双向的。因此,如何满足HFC接入网网络的双向指标即优化回传通…  相似文献   

9.
林如俭 《有线电视技术》2007,14(12):43-49,52
本文论述基于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的大中型城市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网络构造问题,包括干线网络和分配网络。对于连接前端和分前端的干线网络(backbone network)模拟电视平台和IP/ATM数字平台应分别构筑,但共架于环型光纤线路之上。在分配网络(distribution network)部分则适宜通过星树型HFC融合模拟与数字信号于一体,但广播业务与窄播及交互式业务分别为1550nm和1310nm波长光波所承载,通过一个波分复用系统连接分前端与光节点。本文从性能、成本和可靠性三方面对所建议的构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基于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的大中型城市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网络构造问题,包括干线网络和分配网络。对于联接前端和分端的干线网络(backbone network)模拟电视平台和IP/ATM数字平台应分别构筑,但共架于环形光纤线路之上。在分配网络(distribution network)部分则适宜通过星树形HFC融合模拟与数字信号于一体,但广播业务与窄播及交互式业务分别为1550nm和1310nm波长光波所承载,通过一个波分复用系统联接分前端与光节点。文章从性能,成本和可靠性三方面对所建议的构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结合 ATM和 DWDM技术的新型 HFC区域网络组网方案 ,该方案的拓扑组网结构适应能力强 ,上行信道容量大、易于升级 ,是将来构建 HFC区域网的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APON无源光网络系统,该系统通过ATM交换模块实现信号的转换与传输,主要讨论了ATM交换的原理、交换单元的结构以及APON系统中交叉连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吴琛  张磊 《电信快报》2003,(11):29-30,40
介绍远程教育中应用的HFC(Hybrid Fiber Coaxial)宽带网络原理,分析HFC网络的宽带资源,并论证利用HFC宽带网络实现远程实时交互式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黎红长 《世界电信》1999,12(2):19-21,24
目前用户接入网广泛采用混合光纤/同轴网(HFC)和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ATM网实现ATM到家以适应未来宽带网的发展需要。基于HFC网的ATM网以ATM节点交换、用户终端单元和头端单元设备来作支持。而在ADSL上完成ATM交换业务时,则有两种方案可选:(1)通过在ATM交换机与ADSL调制解调器之间加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实现;(2)将离散多音频(DMT)与ATM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全业务网APON光纤接入传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在国家八六三计划资助下研制成功的全业务网接入传输系统 ,首先简述了系统构成、用户业务接口和传输帧结构 ,接着对 HFC双向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了简介 ,最后介绍了 ATM- PON系统和HFC系统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张煦 《光通信技术》2001,25(4):243-245
分三部分说明有线电视广播网结构的发展。先是扼要介绍早年使用同轴电缆有线电视广播网。着重叙述现行的光纤与同轴电缆混合的有线电视网 HFC;估测光纤在有线电视网应用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7.
介绍HFC网络设备管理系统的MAC层协议原理及实现。此MAC层协议主要是针对前端控制器(HE)与I类应答器(NE)之间的通信协议,该协议支持在HFC网络的上、下行射频(RF)信道内进行基于“问答式”的消息交换,能进行多种类型网络协议PDU的传送(包括基于串行协议的IP包和SNMP包),以前端控制器(HE)为中心来管理应答器(NE)的方式,有效地利用了HFC网络上、下行RF信道的频谱资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HFC网的宽带业务接入及其解决方案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简要介绍基于HFC网的宽带接入技术的基础上,对清华大学基于HFC网的宽带业务接入的具体方案及多媒体业务的实现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给出了系统实现的主要框图。另外,还对基于HFC网的解决方案中的关键问题,如上行噪声控制及上行带宽的利用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HFC网和服务区的概念,提出建立HFC移动通信网的方案,阐述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秦一仁 《中国有线电视》2006,(23):2293-2297
主要分析HFC网络回传通道噪声的成因和影响,讨论HFC网络回传调试的主要原则,并比较几种常用的分级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