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业遗产特别是针对现代工业历史建筑及景观的再利用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历史保护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澳门代表性工业遗产益隆炮竹厂作为案例,介绍其历史背景、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从文化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工厂旧址以及景观环境保护性改造的综合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工业遗产特别是针对现代工业历史建筑及景观的再利用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历史保护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澳门代表性工业遗产益隆炮竹厂作为案例,介绍其历史背景、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从文化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工厂旧址以及景观环境保护性改造的综合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无锡工业遗产再利用看城市文化的复兴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中国民族工商业在近代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运河流淌的轨迹,从而为沿岸城市留下了许多值得保护的工业遗产。工业遗产作为所在地区工业文明的物质载体,从被提出到现在已经得到人们的承认与重视。通过分析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优势及条件,对无锡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对城市记忆的积淀、对城市文化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钱晨  曾巧巧 《华中建筑》2023,(8):119-122
工业遗产见证了工业时代的文明,但随着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转型使得大量的工业遗产逐渐没落。城市里便留下了大量遗弃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甚至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工业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现存的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从而实现功能上的更新与转型,能使得改造后的建筑适用于当下时代发展和生活的需要。该文通过对昆明钢铁厂旧址的适应性再利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适应性再利用的模式,从而来保护当地工业的历史、文化、气息。旨在通过对昆明钢铁厂旧址的更新改造的研究来探讨一条工业遗产适应性再利用的方式,以期获得场所的活力再生和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转型探寻一条合适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与学者的关注,工业遗产的转型、功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发展方向。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带工业区是我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近期也是面临转型与改造的关键时期,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出发,探讨适合杨浦区区情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以期实现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杨浦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6.
陈翔  刘婷 《建筑与文化》2021,(3):101-102
峰峰矿区拥有丰富的矿业工业遗产,而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文章以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通二矿旧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现场实地调研,在结合当地城市发展需求和工业文化特色的背景下,探讨通二矿旧址再利用的现状和不足之处.文章尝试提出对其保护与再利用的具体优化措施,这对峰峰矿区矿业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健  王勇  杨晟 《规划师》2015,(4):110-116
工业遗产不仅是人们了解城市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的"谱系",更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底色"。研究在分析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城市特色与工业遗产的关联性入手,通过构建分片、分级、分层和分类的工业遗产保护框架,灵活运用修缮或改造手段,结合恢复、延续和置换功能等不同方式提出5种典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并以此提出了苏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延续·更新——近代建筑遗产修复再利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近代建筑遗产面临的危机、矛盾及修复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城市化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延续、更新的修复再利用策略,通过适应性再利用的模式达到延续近代建筑遗产生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中已经迅猛开展并受到关注,然而长沙作为中部省会城市,其工业遗产的发展相对滞后。该文通过对长沙滨江近代工业遗产的分布及保存利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该区域工业遗产的共性与个性,并契合长沙"山水洲城"的城市格局特征,结合实例,分别从规划、建筑、技术、景观等角度剖析长沙滨江区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得与失。最后试图从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定、宏观规划等薄弱环节给出建议,以推进工业遗产再开发在长沙的发展,从而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大量旧工业建筑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面临着被拆除的情况,其中不乏一些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并具有极高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建筑,对此国内也兴起一股对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热潮。基于遗产建筑所具备的多重价值,提出适用于工业遗产建筑的适应性节能改造策略,并对"适应性"进行解读,梳理了适应性节能改造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论述,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建筑的节能改造再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