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卫 《城市规划》2022,46(2):71-78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追求规模的大建设时期逐渐进入到注重环境、文化和“乡愁”的高质量发展时期。同时,一些历史城市、村镇和街区的保护利用仍存在与“高质量发展”的诉求不相吻合的现象。在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如何不断强化规划设计及其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对城乡空间文化与自然特征的认知水平、不断从宏观到微观多重层面优化城乡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与适配性,将是未来城乡更新改造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试图从“国家历史文化空间”的角度切入,提出一种区域协调、城乡融合、自然-文化资源整体保护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古劳水乡空间生成解析与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水乡是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地域文化等作用下形成的相对完整的文化生态系统。而岭南水乡既有研究对传统聚落的物质空间关注较多,对聚落所处的自然整体环境关注较少。以古劳水乡为例,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地域文化互动的角度出发,对古劳水乡的空间生成过程进行了解析,系统梳理了古劳水乡的整体格局、水网水利空间、聚落空间、基塘农业与墟市空间、民俗信仰与祭祀空间,总结了古劳水乡具有“以水为脉”的文化生态特征,阐释了古劳水乡文化生态特色与整体性历史遗产保护对于珠三角的重要价值,以期丰富与深化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研究。  相似文献   

3.
城乡文化资源名录正逐年增多,文化资源保护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如何避免盲目性、碎片化保护,而对资源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成为当前紧迫问题。在解析川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构成基础上,利用GIS空间统计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业因素3方面解析形成原因,提出"点-轴-群"保护格局、特色文化保护单元、区域旅游协同等保护措施,探索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自然、人本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动态发展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岭南地域建筑空间演进各阶段的发展现象与发展动力.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岭南地域建筑空间"自然-秩序-抽象自然-艺术秩序"的发展轨迹,指出了人类发展之于空间量与质的需求平衡是建筑空间演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希冀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知岭南地域建筑空间演进的特征与规律,启发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季松  段进  薛松  李亮  宫作成 《城市规划》2023,(12):4-12+48
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日益受到重视。基于空间基因视角的城市设计,从生态与农业、建成环境等空间要素的地域性组合模式及其机制入手,通过形态组织与场所营造,可以更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环境与风貌。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为实践案例,从生态本底、聚落格局、聚落肌理、建筑风貌等方面对江南水乡的空间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与传承设计,对新时期城市设计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城市规划的方法延续城市文脉、表达城市特征和属性,进而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以"长江之城"安徽马鞍山当涂老城为例,从古城区域历史文化空间脉络梳理、网络构建、现代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基于历史环境资源化的空间认知、保护及利用的系统方法。强调发掘与利用城乡历史环境中"文化-空间"要素作为提升生活环境品质的科学途径,这一研究对我国城乡历史环境中规划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广府水乡村落梳式布局形态衍化及当下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村落与山水的关系,广府水乡村落形成"以水为中心""以岗为中心""沿涌而居的带状"空间布局。由于农商经济的发展,部分村落发展为"超级村落"。广府水乡村落空间布局在传统广府梳式布局的基础上,受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衍化,形成各自的衍化路径。然而广府水乡村落空间的衍化路径在当下面临被打断的境遇,因此文章认为新时代进行村落空间文化意义的再建构,探索空间文化延承路径,有助于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延续乡愁。  相似文献   

8.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3):204-205
城市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对江南传统水乡村落的更新改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村落在现代化发展中失去它们的历史底蕴与建筑地域文化。本文以文昌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为例,在对该村落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高铁站“三个圈层”理论确定其功能结构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从自然格局、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方面探讨保护并重塑村落特色空间的设计手法,为村落改造项目如何合理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伟  闾海  胡剑双  国子健 《城市规划》2021,45(12):17-26
中国目前正处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文章在对城乡融合发展相关理论总结的基础上,聚焦省域尺度层面,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南中北区域发展差异特征较为显著的江苏省为例,通过回顾总结江苏城乡关系演变的历程、主要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在区域城乡融合、城乡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乡村价值挖掘等方面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区域联动、差异引导、特色优先、政策赋能"的新时代省域层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认为要积极构建区域联动发展和区域转移补偿机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征因地制宜选择差异化的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聚焦资源本底较好的地区率先打造不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强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以为中国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提供实践经验,也为其他省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岭南水乡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对顺德青田村水乡文化、公共空间、村落物质空间进行分析,并以传统岭南水乡文化作为基线,提出了岭南水乡文化的传承战略,以避免过度开发引起乡村特色丧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