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新料替换其中部分档粒径的旧料后形成试件的抗压强度的测定,探究了用新料替换某些粒径的旧料后对于成型试件强度的影响,为如何有效提高旧水泥板再生后的性能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用新料替换某一档粒径的旧集料不能提高强度,但用新料替换旧料的粒径的跨度变大时,则能有效提高再生后的强度,因此再生过程中应该在使用新细料的同时加入部分新粗料,这样能更有效的利用再生集料。对比试验表明:新料粒径的不同对于水稳基层铣刨料的影响比对水泥板破碎后的旧集料小,因此不能以水稳基层再生的规范来指导水泥板再生。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公路半刚性基层性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使用钢渣,尝试将级配不良的自然级配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用于低等级道路的基层,探究级配对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自然级配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用于低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4类级配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均随着龄期和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长,中级配各项性能最优,自然级配的性能最差。级配显著影响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疲劳性能。尽管掺加自然级配的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因级配不良将降低其路用性能,但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能够满足规范中对低等级公路的技术要求,同时因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钢渣修筑道路基层,将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推荐掺自然级配钢渣的水泥稳定钢渣混合料应用于低等级公路基层。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国内地方规范中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级配范围较大的问题,以粒子干涉理论与最大密度曲线理论为基础,分析总结再生粗集料、天然细集料的比例及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的合理级配范围,同时与地方规范推荐级配的水泥稳定再生粗集料的击实特性和抗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天然细集料与再生粗集料含量之比为30%~60%时,粗集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对集料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分数维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MCC)集料级配、振实空隙率、强度及刚度性能的相关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分数维与集料级配、空隙率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分数维与PMCC强度、刚度性能的内在联系并不明显,但当分数维D为2.394时,PMCC的抗折强度与折压比均出现最大值,D≥2.394时,其弹性模量减小幅度显著增加。利用集料分数维实现对集料级配及PMCC性能的定量描述,可为PMCC的组成设计与性能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9,(12):97-102
现行规范中无机结合料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过宽,对设计者的指导意义较弱。本文采用N法、I法和K法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级配进行研究,然后利用贝雷法CA、FA_c、FA_f三参数进行级配优化,结合混合料在击实和现场压实过程中的压碎情况,对理论级配范围进行修正,得到了工程上适用的级配范围。在黄河堤顶道路郑州段旧路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实体验证,在工程级配范围内设计了粗、中、细3组级配,经室内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弯拉强度、刚度、干缩和温缩等路用性能验证,得到最佳配比为中级配,即10~30 mm碎石、石屑、铣刨料比例为20%、6%、74%,水泥剂量为4.5%,最佳含水率为6.5%。考虑到就地冷再生路拌法施工的实际情况,现场将水泥剂量增加1%,即采用5.5%,最佳含水率为8.2%,最大干密度为2.169 g/cm~3,经试验段检测各项指标均较好地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老挝万象市2号路工程沥青路面基层级配碎石料的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按照美国AASHTO规范要求结合国内实践经验,通过优化材料级配设计,选择砂性土填充料代替水泥、石粉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节省了工程投资,为类似的级配碎石基层料级配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建筑垃圾占用土地资源及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验证建筑垃圾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其推广示范性,结合福州地铁二号线橘园洲站作为试验路段,进行了建筑垃圾混合料基础性能试验、基本路用性能试验、现场工艺试验、路基强度测试及路面沉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的基本路用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可根据细集料的类型有选择性地采用粗集料未级配或级配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回填;使用建筑垃圾混合料作为回填料可在保证路基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少碾压次数;相比传统回填料,建筑垃圾混合料作为路基填料回填地铁车站基坑既可以减少路基碾压施工对车站结构及预埋市政管线的影响,又可以使回填路基具有更大的回弹模量和更好的长期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孙述彬 《治淮》2008,(5):25-26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数量的多少分为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OGFC表面层、ATPC基层)和半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M)。本文结合某工程的沥青稳定碎石AM-10目标配合比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9.
以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探究了20%、40%、70%、100%4种旧料掺量下成型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较低成型温度下改善混合料性能的措施。结果表明:随着成型温度增大,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热再生性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随着旧料掺量增加,混合料所需适宜成型温度随之增大,且成型温度对混合料密实性影响效果愈发显著;成型温度较低时建议采取控制旧沥青混合料掺量、适当增加粗集料含量、延长拌合时间的方法改善混合料性能,可使混合料达到较高成型温度时的性能状态,满足路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外道路工程中CRR材料的定义、特性和技术要求。分析了在给定材料下的最大可达到的压实特性。为指导道路工程施工进行了工艺性试验,结果表明:为达到CRR级配碎石的技术要求,碾压遍数是常规级配碎石基层的两倍以上,松铺系数大于常规施工的范围值。探讨了同时满足压实和横坡要求的施工工艺。实践证明,压实后的CRR路面致密均匀,其密实程度不低于沥青混凝土,路用总体特性优于常规施工方法的路面。  相似文献   

11.
作为路面基层,水泥稳定骨料基层往往会受到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影响,使材料内部产生胀缩应力,而作为路面的主要承重层,在受力不均匀情况下,基层混合料也会相当于受到一个外部剪切应力,因此,劈拉性能是其重要性能。通过水泥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再生骨料的劈拉强度及劈拉回弹试验,研究发现劈拉强度和回弹模量都随龄期呈幂指数增长。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水泥稳定再生骨料的劈拉性能要略逊于水泥稳定碎石,但通过适当提高水泥掺量可以弥补这一差距。最后,通过强度和模量之间的数值拟合可知其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粗骨料粒径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再生混凝土工程中合理选取再生粗骨料粒径及取代率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再生粗骨料粒径和取代率为变量,用 5 ~ 20 mm、20 ~ 30 mm 及5 ~ 30 mm 粒径范围内的再生粗骨料制作了不同取代率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试件,利用混凝土单轴抗压的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再生粗骨料粒径以及不同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同取代率下,再生粗骨料粒径为 5 ~ 30 mm 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粒径为 5 ~ 20 mm 或 20 ~ 30 mm 的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 粒径为 20 ~ 30 mm 的再生粗骨料对二级配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再生粗骨料全级配取代,且取代率为 30% 时二级配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不同工程领域对混凝土结构弹性模量高低的要求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针对C20、C30、C40等中低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进行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情况下的弹性模量变化规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中骨料、水泥浆基体、过渡区等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与普通基准混凝土存在差异,导致在同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中,其弹性模量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呈明显下降的趋势.试验所建立的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R与基准混凝土弹性模量E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R之间的相关关系式ER=E0(1+0.127 8R-1.802 3R2+2.458 5R3-1.05R4),可以在实际工程中结合对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不同要求,为再生粗骨料的合理取代率做出估计.  相似文献   

14.
沥青废旧路面材料再利用一直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难点和重点,其性能重塑是其再利用的关键要点。采用乳化沥青以及水泥作为废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剂,研究了不同掺量水泥对冷不同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稳定再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水泥的加入能够明显的提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B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略高于A、C混合料,劈裂强度和水稳定性也呈现出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量混凝土废弃物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及天然骨料资源日益缺乏的问题,通过配制不同强度等级和不同再生骨料掺量的再生混凝土,并结合锡澄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提升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掺量对C35及以下中低强度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而对C40及以上中高强度混凝土有较大影响,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通过合理选用再生骨料级配、与天然骨料复掺、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以及优化配合比参数等措施能提升混凝土力学性能;锡澄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应用效果,随着我国重载交通逐年增多以及高温多雨等极端天气影响,早期修建的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已出现损坏现象,车辙、水损坏尤其严重。本文重点研究如何确定泡沫沥青铣刨料级配,以使回收料得到最大化利用并且使其再生混合料性能达到最优。分别对铣刨料级配和真实级配研究并进行级配设计,对两种不同筛分方法的再生混合料分别进行劈裂强度及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由试验结果得出,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采用真实级配进行再生混合料设计,以提高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及防水损坏性能。  相似文献   

17.
再生混凝土是当前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一种前沿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固废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压力。本文为研究再生粗骨料多孔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在水泥中添加部分粉煤灰材料,通过室内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含量、不同水胶比以及不同骨胶比下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粗骨料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出现了明显增长,但当达到一定含量时混凝土性能会出现明显降低。此外,骨胶比和水胶比的增加,会使再生粗骨料多孔混凝土抗压强度出现降低的趋势。研究成果可为相关混凝土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宇飞  刘彪  王毅  孟亮  刘必旺 《水利学报》2022,53(10):1194-1206
土石坝坝料的合格性检测通常是通过判断现场筛分试验获得的级配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来实现的,然而通过筛分试验获取级配参数的方法存在采样率低,操作过程繁琐,智能感知程度差等缺点以致检测结果代表性差。为了提高坝料级配参数的智能检测程度,依托辽宁某电站现场挖坑检测位置处的图像和级配数据,采用融合空间信息的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SIFCM)算法进行土石坝料数字图像的分割,并利用等效椭球体积的方法实现了土石坝料的三维体积重构,进一步通过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级配修正模型修正后,得到真实条件下的坝料全级配特征曲线,进而获得评价坝料合格性的4个指标:最大粒径、P5含量、曲率系数Cc和不均匀系数Cu。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基于SIFCM_BP算法的坝料级配特征智能识别修正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本文方法为大坝碾压施工前坝料合格性快速判别与施工过程中坝料压实特性的实时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