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种完全匿名的P2P网络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的P2P网络信任机制大多是通过牺牲匿名性来实现的,这给P2P网络安全引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匿名的P2P网络信任模型--TAM。该模型通过多个公/私钥的组合使用来保证安全和匿名。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P2P匿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与可信性,需要对P2P匿名通信系统进行设计;当前使用的匿名通信系统,无法在用户节点匿名的情况下,保证P2P匿名通信系统匿名节点的可信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可信计算模式的P2P匿名通信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分为系统登录模块、通信模块、数据模块、可信计算模块4大模块,模块之间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匿名通信系统,匿名通信系统软件设计部分通过建立可信计算的联接,实现在匿名通道中进行数据传递,并对待传递的数据进行层次性打包加密,同时采用可信度计算对匿名通信系统中节点、匿名通道进行计算,形成安全可信的匿名传递通道;实验仿真证明,该方法在保证该系统数据传递的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匿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P2P网络的发展和广泛使用,用户隐私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现有的加密技术虽然可以保护通信中的数据内容,却不能很好地保护用户身份,因此在利用匿名技术的同时也要防止不法分子趁机散布非法信息。为了在P2P系统中实现匿名通信,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环分组路由选择机制,即通过将网络地址切割、成员分组保护、组管理员统一管理来实现通信隐私和涉密通信。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此机制的路由策略得到明显改善,且在保证通信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用户的匿名性,从而使P2P网络得到更有效的实时保护。  相似文献   

4.
基于可信计算的P2P匿名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网络在保证用户节点匿名的前提下,不能保证匿名节点的可信性,在介绍P2P匿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将可信计算理论引入其中,提出基于可信计算的P2P匿名通信系统;利用可信计算理论中的硬件级可信平台模块和直接匿名证明理论,增加匿名节点可信性认证和监测环节,有效地解决了入网节点安全问题,使得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系统更加的安全和全面。  相似文献   

5.
新的匿名通信机制:基于P2P的匿名Socket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匿名通信系统由于可扩展性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而P2P网络为匿名通信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契机。该文比较了传统的和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系统,提出了基于P2P的匿名Socket的概念,并阐述了一个新的实验系统———SnakeMix的软件结构、通信过程、通道复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许明艳  赵华  季新生  申涓 《软件学报》2018,29(7):1852-1862
针对移动点对点(P2P)结构下位置隐私保护匿名区形成存在着通信开销大、匿名效率低以及成功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P2P结构下用户分布感知方案,用户在邻域内共享邻域加权密度参数,获取邻域用户实时分布信息,根据用户分布特征为用户推荐隐私参数及候选用户查找半径,帮助用户快速形成匿名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通信开销小,在满足移动P2P网络移动设备节能需求的同时,匿名区生成时间平均在500ms以下,平均成功率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7.
郑明  吴建平  刘武 《软件学报》2015,26(S2):52-60
提出了一种基于价格的P2P匿名通信系统激励机制.通过对P2P系统和匿名通信系统研究中提出的激励机制进行归纳和分析,对搭便车用户给P2P匿名通信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在P2P匿名通信系统中通过对掩饰流量、中转流量和出口流量进行区别定价,建立流量价格体系,量化用户生产和消费的系统资源.引入价格机制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励P2P匿名通信系统中用户提供流量中转和出口服务,从而提高整个P2P匿名通信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也促使"搭便车"用户为系统提供掩饰流量,提高整个系统的匿名性,还能促使用户在申请匿名服务时根据自身需求申请适当的中转节点数,避免系统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基于应用场景的用户策略分析证实了基于价格机制的P2P匿名通信系统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P2P匿名网络存在的网络稳定性和匿名安全性的隐患问题,在非结构化P2P网络拓扑结构中引入动态形成的索引节点和基于信誉度的IP前缀节点选择算法,通过采用多通道、动态中继组等策略实现一个新的基于P2P的匿名通信系统——TreeMix系统。通过模拟实验和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证明该系统在保持可扩展性的同时,具有较强的抵抗节点失效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匿名通信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9.
P2P匿名通信系统需要系统成员共同参与信息转发,而部分不积极参与通信的成员的Free-riding行为将导致匿名系统性能降低。针对P2P匿名系统中部分成员不积极参与匿名转发信息的自私行为,基于区分服务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声誉的匿名通信方案,该方案通过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发送信息次数,降低了不积极参与信息转发成员的声誉值,使不同声誉值的成员获得的匿名性能不一样。理论分析和计算数据表明,应用声誉机制能确保正常成员的匿名度不变,但降低自私成员的匿名度,从而有效减少部分成员不积极参与转发匿名信息的自私行为。  相似文献   

10.
Gnutella是一种典型的纯分布式P2P文件共享网络系统,但在Gnutella中并没有考虑文件请求者和提供者的匿名需求.基于Gnutella提出了一种匿名的P2P文件共享机制AGnutella,文件请求者和文件提供者可以通过重路由的方式建立匿名路径,实现文件传输中的单向或双向匿名.对AGnutella的匿名性能以及传输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AGnutella能够提供文件传输的双向匿名性,转发概率pf越大,匿名性越好.同时匿名文件传输的时延和重路由造成的网络负载也随pf增加而增加.匿名用户可以选取合适的pf值,在匿名性和延迟、网络负载之间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11.
P2P匿名通信系统带来了良好的可扩展性,然而要兼顾匿名和效率仍然是个难题。匿名技术在使用户获得良好匿名性能的同时,往往增加了通信延时及成员负载,牺牲了效率。在分析现有匿名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控路长的P2P匿名通信协议LCPACP(Length Controllable Protocol for P2P Anonymous Communication)。LCPACP采用嵌套加密来保证强匿名性,利用转发概率递减的策略来有效控制重路由路径长度,以取得高效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新的协议能显著缩短路长,保证良好的传输性能,同时能提供良好的匿名保护。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的应用给匿名通讯系统带来了可扩展性等优点,但同时P2P网络中节点的动态上下线又使得匿名通道缺乏稳定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匿名通讯系统,称之为LeafageMix.与传统基于Mix网络的匿名通讯系统不同,该系统采用中继组的方式来建立匿名通道,使得匿名通道具有较强的抵抗节点失效能力,并提高了匿名通讯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对等通信辅助下可抗攻击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该方法使用多用户协作构建匿名组代替匿名区域,保证位置k-匿名;将速度引入匿名组的构建,使组内用户不局限于周边;让组内用户保持模糊的连通,以此抵御一般恶意攻击;通过缓存机制增加匿名组的可重用性,以此抵御连续查询攻击,并减少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位置k-匿名,匿名成功率较高,能够抵御一般恶意攻击和连续查询攻击,且可减少系统开销。  相似文献   

14.
P2P (Peer-to-Peer) overlay is a promising 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paradigm that allows for a group of participants to share information and coordinate their resources.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among end users can also be greatly facilitated by the publish/subscribe model. In this paper, we employ the publish/subscribe model in a P2P mobile tactic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tactical networks,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subscriber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propose a novel proactive handoff approach for improved system responsiveness and reliability.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presented. The obtained results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benefit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Thomas Kunz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相似文献   

15.
基于P2P的匿名通信技术能够隐藏通信双方的通信关系,但传送的信息仍暴露在信道上;信息隐藏技术则可以将传送信息隐藏在掩体信息中不易被察觉。该文在基于P2P的匿名通信技术和信息隐藏技术各自的优点相结合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达到同时隐藏网络通信关系和传送信息的目的。从而既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又提高了系统的抗毁性。  相似文献   

16.
要:提出一种采用移动P2P Web Service技术的自组网协同通信平台SNCC(Self-organizing Networking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目标是利用移动终端天然的分布式特点,通过手机的自组网,支持手机之间的协同通信;为了克服现有移动网络的漫游性,带宽的局限性,通过自组网协同通信控制器,基于目前移动网络支持的网络协议(UDP/TCP),实现针对移动网络的自组网协同通信功能。  相似文献   

17.
Peer-to-Peer (P2P) systems enable efficient multimedia file sharing and are inherently scalable on the Internet. However, the absence of a centralized authority and a suitable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 (DRM) mechanism prompts many securities-related challenges and discourages the widespread use of P2P networks for distributing copyright-protected multimedia fil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we adopt the concept of a group Diffie-Hellman group key and threshold scheme to propose a novel anonymous DRM scheme for P2P users that wish to share multimedia files. Our scheme has four features: (1) the P2P users remain anonymous while sharing their files, (2) no online server is needed to perform the DRM operations, (3) an adjustable mechanism exists for efficiently distributing multimedia files with different popularities, and (4) users enjoy low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ation costs. In addition to explaining the operations of this scheme, we also compare its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with Zhang et al.’s design, TLMS and Lua’s Scheme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于现实世界和客户/服务器模式,在P2P游戏模式中缺少可信第三方,因此需要额外的机制来保证游戏的安全性。主要提出一种安全P2P扑克牌游戏的协议,该协议基于常规置换操作和对称加密算法。逻辑安全分析证明该方法是安全的,可以保证游戏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该方法的信息交互量少,消耗的通讯开销相对较小,因此适合于对能耗敏感的手持无线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