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全良  王筠 《天津化工》2012,26(3):38-39,41
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砷和硒.以10%盐酸和10%硫脲-10%抗坏血酸混合试剂处理样品,并以1.0%硼氢化钾和0.5%氢氧化钠为还原剂,在5%的盐酸介质中测定砷和硒.砷和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20μg/L和0.13μg/L,砷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8%,硒的加标回收率为90%~110%;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基体干扰少、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水样中砷和硒的联合测定.  相似文献   

2.
齐建  冯芸 《江西化工》2013,(4):147-149
本文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测定水样中砷和硒的技术.结果表明:用10%盐酸和1%硫脲-1%抗坏血酸混合试剂处理样品,并以1.0%硼氢化钾和0.5%氢氧化钠为还原剂,在5%的盐酸介质测定砷和硒.砷和硒的检出限分别为:0.20μg/L和0.13μg/L,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基体干扰少、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工业废水样中砷和硒的联合测定.  相似文献   

3.
张宇烽  刘莺 《广州化工》2007,35(3):58-60
探讨原子荧光光度计同时测定水样中砷、硒的技术,其检出限分别为0.087ug/L和0.17ug/L,回收率为99.8~105%、96.5~100%。测定标准样品中砷、硒含量与标示值一致,计算其不确定度,分析不确定度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原子荧光强度值带来。  相似文献   

4.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砷、硒、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芸 《山西化工》2002,22(1):39-41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水中痕量的砷、硒、汞,该法大大提高了灵敏度,砷,硒,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40μg/L,0.50μg/L,水样的回标回收率在95%-105%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大批量水样中砷、硒、汞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褥汉兰 《广东化工》2009,36(8):222-223
采用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水中砷和硒测定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优化和折衷条件的方法,得出联合测定水中砷和硒的最佳条件。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砷和硒的联合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HNO_3-H_2O_2消解液消解环境水样,建立了一种顺序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砷和硒含量的方法。讨论了光电倍增管负高压、原子化器高度、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砷和硒灯电流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砷和硒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检出限分别为0.20μg·L~(-1)和0.20μg·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0%~108%和90.0%~120%。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样品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河水、井水、废水等环境水样中砷和硒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运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表水样中砷。用10%盐酸、10%抗坏血酸-10%硫脲混合溶液处理样品,1.0%硼氢化钾和0.5%氢氧化钠作为还原剂,在5%盐酸介质中测定砷。通过检测,砷检出限为:0.18μg/L,砷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7%,本测试方法有操作简便、基体干扰少、灵敏度高、快速等优点,可用于地表水样中砷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金属饰品中铅、镉、铬、汞、锑、砷、硒、钡、镍的含量.用体积比为3∶1的浓硝酸和浓盐酸微波溶解样品,研究了样品的消解方法、消解介质、分析谱线及工作参数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的检测限(mg/L):铅0.06、镉0.009、铬0.002、汞0.04、砷0.02、硒0.01、钡0.0...  相似文献   

9.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因其分析成本适中、操作简单,已逐步用于环境样品中砷元素的检测。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砷含量的最优实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砷含量的最佳条件为:分析波长为193.7nm,灯电流为11m A,燃烧器高度为16mm,狭缝宽度为1.0nm,燃气乙炔流量为2.0L·min~(-1),测定溶液基体为体积分数10%盐酸溶液,载液盐酸浓度质量分数为15%,载液Na BH4浓度为8g·L~(-1)。通过对地表水样加标回收试验和土壤标准物质中砷含量测定来考察方法的准确度,对已知浓度砷标准溶液连续测定考察方法的精密度,以及对空白样进行连续测定确定方法的检出限,结果该法的检出限为0.26ng·m L~(-1),水样加标回收率在98.9%~103.3%之间,土壤标准物质中砷含量测定值达标,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37%,表明该法具有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以用来检测环境样品中的低含量砷。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染料产品中砷、汞、锑、硒的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砷、汞、锑的检出限均远小于GB 20814中的检出限,硒的检出限只有0.02μg/L,四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在10%以内,回收率均90%~110%之间。该方法可用于染料产品中砷、汞、锑、硒的量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锑。用盐酸和5%硫脲+5%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处理样品,并以1.0%硼氢化钾和0.5%氢氧化钾为还原剂,在5%的盐酸介质中测定锑,锑的检出限(DL)为:0.028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15)为3.1%,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94.3%~103.6%之间。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基体干扰少、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水样中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酸锌辅助沉淀蛋白,中性氧化铝SPE柱净化,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M1在0.1~5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在70.8%~7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方法检出限为0.02μg/kg,定量限为0.05μg/kg。该方法实用、准确、灵敏,适用于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闫海燕 《湖北化工》2012,(10):87-88,94
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HPLC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rontosi]-C18-ace-Ep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体积比),流速1.0mL·rain-1,检测波长254am,柱温25℃,进样量20pL。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3~10.4μg·mL-1、1.3~6.5μg·μL-1。、3.O~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7、0.9999、0.9992,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15.5%、98.1%、99.9%。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大黄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柱-FID气相色谱检测地表水中氯丁二烯的方法。采用HP-INNOWAX色谱柱分离,优化了分流比及顶空条件,氯丁二烯在1~90μg/L的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检出限(S/D=10)为0.01μg/L,地表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5%~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2.45%。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检测要求,适用于地表水中氯丁二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氧化型染发剂中8种染料成分(p-苯二胺、m-氨基苯酚、o-苯二胺、p-氨基苯酚、间苯二酚、氢醌、甲苯-2,5-二胺和p-甲氨基苯酚)的方法。样品经1%亚硫酸钠溶液提取后进样分析,采用依利特C18柱(4.6 mm×250 mm,5μm),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7.7)-乙腈(9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样品中的8种染料成分均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8种染料成分的标准曲线在10~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2.8%~102.1%,相对标准偏差为1.1%~2.8%。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回收率高,适合于氧化型染发剂中8种染料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胡佳  乐莎 《河北化工》2010,33(12):49-52
将超声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USADLLME)与气相色谱-大新技术公司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联合,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检测水样中多氯联苯的新方法。对影响微萃取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μg/L(r^2〉0.999 5),相对标准偏差在1.4%~6.9%之间。相对检出限为7.24~16.3 ng/L(S/N=3)。在自来水、塘水、江水中分别加入0.1、0.5、1μg/L多氯联苯溶液,加标回收率为81.1%~100.6%、88.1%~95.6%和85.0%~101.8%。本方法可以对水环境中的痕量多氯联苯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测定地下水中痕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地下水中痕量元素(Cd、Co、Cr、Cu、Mn、Mo、Ni、Pb、As、Se、Zn、Ba、Fe),应用在线加入内标校正干扰效应,元素检出限为0.002-0.179 μg,/L,加标回收率为96.50 %~103.10%,相对标准偏差(RSD)<2.31%.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测...  相似文献   

18.
常新强  周明  沈权 《净水技术》2013,32(3):19-22
饮用水中砷超标会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该文利用MnO:对麦饭石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吸附剂;同时研究了在不同pH值、接触时间、改性麦饭石的投加量及砷的初始浓度条件下,改性麦饭石对饮用水中As(V)的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上不同条件下,改性麦饭石对水中As(V)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当pH值为6、接触时间为60min、改性麦饭石投加量为1000mg/L、水中As(V)的初始浓度为100μg/L时,改性麦饭石对饮用水中的As(V)的去除率为91%,此时水中砷的含量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