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满足异地产品协同设计的需求,开发了一个基于企业协同协议,采用并行工程思想的产品异地协同设计系统,介绍了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与主要特色。系统开发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异地产品协同设计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的机床产品,研究基于网络的异地协同数字化设计。分析了机床产品异地协同数字化设计的需求,提出了总体框架和关键技术。为实现多部门协同设计,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和企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复杂产品的异地协同设计及其柔性流程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知识获取为核心的寻求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异地协同设计形成了一种虚拟企业设计模式,文中分析了异地协同设计的开放式设计体系,并研究异地协同复杂产品设计的决策问题分析流程及其策略;针对网络式异地协同设计系统,以多自由度机械手系统的协同设计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复杂产品异地协同设计的过程管理、任务流程管理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络化协同设计工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网络化设计多主体、多模式、异地分布等特点,建立了一个支持多模式设计方法的通用型网络化协同设计支持系统,介绍了集成在该系统中的面向产品设计需求的协同工具,给出了典型协同工具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协同工具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可根据需求增减,亦可独立使用,从多角度满足异地协同设计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一种动态协同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进兵  严仰光  张友良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23):2102-2106,2110
根据异地设计与制造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组件式Web应用系统在运行前、运行时和运行后三种存在状态下的动态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异地协同设计与制造系统平台,说明了平台中各个模块的功能。构建了一个实际的异地设计与制造系统eCWS,该系统已完成了异地设计与制造的过程演示。试验结果表明,该组件式动态结构能够正确描述异地协同应用系统的实际组成框架,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从异地工厂产业链协作中的开发、设计和制造的网络化协同出发,基于异地工厂互联网络,提出了一种空调压缩机产业链网络化协同模式.分析了异地工厂产业链网络化协同的需求,调研了网络化协同的挑战和协同设计与制造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基于异地工厂互联的产业链网络化协同的模块化架构,并使用节能空调压缩机异地工厂产业链作为案例进行了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龙时丹  王培俊  陈鹏 《机械》2006,33(10):10-11
为在有限的网络带宽条件下进行异地协同虚拟设计,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的虚拟环境中的模型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模型数据的统一管理并能对异地协同仿真提供支持。通过优化虚拟场景和模型数据,借助键盘,二维鼠标和Spaceball 5000立体鼠标,异地分布的用户可以对模型库中的虚拟对象进行各种实时的交互操作,有助于提高协同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异地同步协同设计技术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异地协同设计是网络环境下数字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构建异地同步协同设计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类与比较,同时对并发控制与一致性维护、桌面共享与控制、远程协同感知等异地同步协同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及实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XML的异地协同设计资源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ML语言具有可扩展性、利于网络传输、利于保存数据等优点。基于XML技术的数据库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异地协同设计资源管理的要求。这里探讨了利用XML实现基于网络的异地协同设计资源管理的可行性和基本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0.
机床异地设计中基于Web的3D图形协同浏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机床制造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和设计制造能力,共享产品开发的经验和资源,必须采用异地设计制造和协同工作等技术,因此,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图形数据的发布、浏览、共享是工程实践中尤其是协同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协同浏览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异地协同机床设计中基于Web的协同显示组件系统,在该系统中多个协同用户可以同时浏览同一机床组件,进行协同讨论,并进一步进行协同设计工作,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证明该组件系统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赵海涛  赵勇  陆一平  高德芳  李楠 《机械》2006,33(10):4-6,9
论述了Solid Edge Insight的功能和分布式协同设计的相关理论,将Solid Edge的Insight模块与Share Point Portal Server融合在协同设计系统中,研究了一个全新的协同设计平台。它实现了异地异构设计人员之间实时的共享设计资源和协同工作,有助于设计人员方便的管理设计数据,以提高设计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 is a popular method employed in product development. It treats the whole product design process by the consideration of product quality, cost, rate of progress, and demands of customer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ies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to the realization of CE in practice.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E and network collaborative design, this paper built network collaborative design system fra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collaborative design modes based on CE, this paper provided a novel network collaborative design integration model. This model can integrate the product design information, design process, and knowledge. Intelligent collaboration was considered in the proposed model.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onsidered main factors such as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design process in collaborative design. It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CE fields.  相似文献   

13.
协同设计中基于约束的冲突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实时检测设计冲突从而维护设计一致性是协同设计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约束的自动冲突检测方法;介绍了设计约束在产品信息模型中面向对象的表征;讨论了工程设计中的约束满足问题及其区间求解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冲突检测器。冲突检测器能够在协同设计过程中实时检测设计冲突,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反馈和重复磋商,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并以减速器协同设计的冲突检测实例显示了冲突检测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异地协同设计的组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现状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异地协同设计模式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虚拟设计中心克服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具有系统优化组合和有效协调的优越性。产品异地协同设计可以以虚拟设计中心为核心,由不同领域的工作小组共同参与完成,极大提高了设计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The rapid expansion of enterprises makes product collaborative design (PCD) a critical issue under the distributed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but as the collaborative task of large-scale network becomes more complicated, neither unified task decomposition and allocation methodology nor Agent-based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can satisfy the increasing demands. In this paper, to meet requirements of PCD for distributed product development, a collaborative desig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modularity and the Agent technology is presented. First, the top-down 4-tier process model based on task-oriented modular and Agent is constructed for PCD after analyzing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quirements and functions in the collaborative design. Second, on basis of sub-task decomposition for PCD based on a mixed method, the mathematic model of task-oriented modular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established to maximize the module cohesion degree and minimize the module coupling degree, while considering the module executable degree as a restriction. The mathematic model is optimized and simulated by the modified PSO, and the decomposed modules are obtained. Finally, the Agent structure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is put forward, and the optimism matching Agents are selected by using similarity algorithm to implement different task-modules by the integrated reasoning and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with the behavioral model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Agents. With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for automobile collaborative design,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is methodology of task-oriented modular and Agent-based collaborative design in the distributed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are verified. On this basis, an integrative automobile collaborative R&D platform is developed.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platform for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achieve PCD, and helps to promote product numeralization collaborative R&D 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注塑模具网络化协同应用平台的功能构建框架,并给出了其体系结构。针对注塑模具网络化协同应用平台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途径,从而可以实现基于网络化协同应用平台的注塑模具行业的资源共享、设计开发、物资供应、生产制造。  相似文献   

17.
基于Web服务的图形CAD网络化协同设计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适应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异地广域协同任务要求,分析了Web服务概念体系在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络化协同集成应用中的作用,构架了一种以Web服务为基础的图形计算机辅助设计协同设计框架模型,并由此给出了一种基于优先权控制的分层式协同设计过程模型,提出了一种集中式的冲突解决方法。最后,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基于Internet构件,能够适应协同设计者分布广域性的特点,同时又能提高设计任务的精确性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注塑模具网络化协同应用平台的功能构建框架,并给出了其体系结构。针对注塑模具网络化协同应用平台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途径,从而可以实现基于网络化协同应用平台的注塑模具行业的资源共享、设计开发、物资供应、生产制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多学科协同设计中约束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对产品进行多学科协同设计的约束网络模型,该模型从产品的组成和设计过程两方面多层次地将产品的各学科子模型关联起来。能够有效地支持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过程。给出了约束网络模型的表达方法,并以汽车离合器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