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丰杰 《轻金属》2004,(11):16-20
本文通过对间接加热连续脱硅工艺的计算.对工艺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运行的设备形式和存在的问题.采用类比法从重量、阻力损失、流速、长度、换热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选择五套管换热器.经实际生产运行证明,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向东  赫晓忠 《轻金属》2003,(11):66-67
预热器的维修技术中,焊接工艺非常重要,根据设备的运行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焊接工艺,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氧化铝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
根据摩托车铝合金压铸件的工艺特点和性能要求,通过对不同浸渗工艺的比较选择,确定了适合摩托车铝合金压铸件的浸渗工艺。认为处理此类压铸件宜采用有机浸渗液,浸渗设备效率应与压铸生产相适应,并应考虑尽量减少浸渗液的消耗  相似文献   

4.
1前言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输出功率直接影响表面淬火的加热规范,设备输出功率的大小决定于感应加热时各项电参数,因此正确选择各项电参数是制定高频感应加热工艺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感应加热电参数的选择,一般多依靠工艺试验或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来确定,由于其再现性不佳而影响工艺的稳定性。应用本图象选择法选择电参数,可使工艺规范化而减少电参数选择的随意性,对编制热处理工艺有一定指导作用,应用于现场操作方便直观。本图象适用频率200~300kHz的GP-60型、GP-100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进行轴类工件和圆柱齿轮高频感应加热…  相似文献   

5.
结合实际分析了V法造型设备选择和各种材料及工艺参数的选定,生产中型砂水份要严格控制在1%以下;振实台振实时间一般为10~50s,每次振动时间应该一致;拔模时真空度低于0.05MPa。  相似文献   

6.
大型预焙阳极工厂制糊工艺及设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家凤 《轻金属》2002,(1):51-54
根据预焙阳极生产中所使用的粘结剂煤沥青的特性和糊料混捏工艺过程中煤沥青与焦炭相互作用的机理 ,阐述了大型预焙阳极工厂在焦炭预热、糊料混捏和冷却的制糊过程中工艺条件及设备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证明,拉矫机的延伸率并非越大越好。拉矫机工艺参数设定时应遵循“小延伸率、大压下量”的原则,根据原料情况及设备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位于西德西南部卡尔斯鲁厄(Karlsruhe)附近的卡斯普尔(Casper)铸造厂,是一个属于单件小批生产的小型专业铸造厂。七十年代后期,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更新了某些工艺和设备,并于79年投产。由于铸造工艺和装备的发展,从现在眼光看,该厂所用的某些设备已不称先进,但是,该厂在选择工艺和设备时的一些指导思想,以及在铸造生产各工部所采用的工艺和设备,在西德中小型铸造厂中仍有一定的代表性。现把参观该厂时的见闻简介于后,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西德中小型专业铸造厂的工艺和装备水平,而且对于我国数量众多、正在或需要进行技术改造的单件小批生产的中小铸造厂(车间)可能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世杰  李小斌 《轻金属》1999,(11):15-18
综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氯离子对工艺指标及生产设备腐蚀的影响,分析了有氯离子存在时造成设备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小铸造企业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时应考虑的因素,从原材料选择、模样制作、涂料混制、干砂造型、铸造工艺设计及控制、设备选择等方面,对消失模铸造基本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生产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在实践中应采取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帆  戴耀辉  杨小敏 《轧钢》2023,40(1):97-104
针对钢管产线设备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钢管产线关键设备健康管理体系架构,通过关键设备在线状态监测诊断、控制系统工艺参数、生产现场视频、现场点检、离线检测的整体融合,推进设备管理由事后维修、计划维修向预测性维护迈进,实现数字设备智能运维。结果表明:通过设备故障预测及预测性维护,平均为每条钢管生产线在6个月内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近96 h,对于关键设备的故障漏报率为0,误报率低于5%,有效降低了点检人员的工作量,设备故障停机率降低18%,生产作业率提高15%。应用应力波分析技术对穿孔机、连轧机等关键机械设备实施状态监测,利用现场丰富的生产数据,建立了设备健康状态在线监测诊断模型,对设备在多种工况下表现出的故障特征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数据异常报警、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实现了钢管生产线关键设备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企业设备管理体制的弊端,提出了状态维修体制与计划预防维修体制相结合、设备管理与控制相结合的设备管控一体化方法,建立了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设备管理集成的设备管控一体化系统,分析了设备管控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提出了系统实现的一些关键技术并指出了系统在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文章在提出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车间设备管理的递阶控制层次模型;在对数字化车间中的设备管理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车间层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采用B/S模式开发了车间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数控设备是制造企业中的关键设备,对这些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非常重要,而设备FMEA正是一种预防性分析技术。研究基于FMEA的设备故障管理,分析设备故障模式与影响,对设备故障风险进行评价,通过效果对比,得出设备FMEA报告。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与设备管理相融合能够解决传统“线下”管理的诸多缺点,实现设备管理效率及掌控能力的大幅提升;智能化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对历史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能够对设备管理进行全要素、全视角的分析、评价及优化,实现设备管理能力的再次提升。对设备管理业务逻辑进行了分析梳理,在其基础上构建了设备管理静态数据架构模型和动态业务流程模型,实现了设备管理从“线下”搬到“线上”。依托经营决策分析平台,对历史业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价值挖掘,实现了设备管理智能化。为了确保分析主题集群的内容均衡、系统、全面,构建了分析主题遴选导航模型,用来导向和规范分析主题集群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显示器装配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和设备特点,以显示器装配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显示器装配线设备的运行和维修的历史数据分类整理。应用"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进行了关键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最佳检修周期确定。最后,通过统计实际运行数据验证了最佳维修周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在故障诊断和维修中,经常出现因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现场环境等原因,造成常规故障诊断方法无法看到设备故障点内部发生的具体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新型故障诊断设备——工业用视频内窥镜,将其采集的图像传输到电视监视器上显示,在不用对设备进行拆卸的条件下,就可以对故障点内部进行观察和判断。使用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对设备故障判断的可靠性,顺利完成设备故障的排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周凯旋 《连铸》2011,(5):28-30
结晶器振动装置是炼钢连铸生产中的重要设备,通过论述结晶器振动装置整体建模、分析、结果评判的过程,介绍了一种大型设备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设备的系统整体模态、静应力和位移、频率响应以及疲劳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数控系统测试装置的研制过程中,为了提高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现测试装置的小型化,提出了利用LS7266和现场总线构成的测试装置来实现对数控系统的综合测试方法,在该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数控系统的综合测试装置,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硬树脂砂工艺和设备的技术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国内自硬树脂砂工艺、原辅材料和设备的技术现状,指出了我国树脂砂设备水平跟国外相比的主要差距在于自主开发能力差,产品品种少,设备可靠性差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