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双分子层脂质膜的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分子层脂质膜 (BLM )具有生物细胞膜的生物兼容性 ,是固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理想材料 ,因此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传感器的研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BLM的特性及其修饰 ,评述了双分子层脂质膜系统在生物医学应用和生物传感器开发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望了双分子层脂质膜系统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设计系统-PUM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大学分子设计系统(PUMDS)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这个系统。可以确定超分子体系中各个组成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超分子体系的结构以及形成过程。同时它也可以用于药物研究特别是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利用这个系统进行了多个超分子体系的研究,均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该报告从回眸课题组在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的一些思路演化历程,讨论该领域的一些相关发展动向。该课题组的工作始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研究。从晶体膜及无机离子测试发展到有机物及生物物种的测试,基于超分子化学的化学载体设计合成及运用分子模拟与量化计算进行响应机理研究、难测离子敏感膜设计、应用面广的pH传感器等曾是研究的重点。由电位传感器拓展到各类电化学、光化学、压电传感器,从经典生物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从双层类脂膜到生物分子电子器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本世纪60年代起,人们对双层类脂膜进行了广泛研究,并以BLM作为生物膜的模型。近年来,微电子学的进展和人们对包括BLM在内的超薄有机膜的研究导致生物和化学传感器的发展,从而产生了涉及化学,电子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新学科,生物分子电子学,这个新是半导体后电子技术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对于双分子类脂膜研究的灵感来自于生物界。虽然关于在玻璃试管内的自组装双分子类脂膜(BLMs)的最早报道早在1961年,但  相似文献   

5.
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已在化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Langmuir-Blodgett(LB)膜研究中的应用却很少。本文对芘LB膜的结构进行了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的研究。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一起用来研究并预测芘LB膜的结构,我们在微机上研制的分子力学与分子图形学软件,可计算并显示LB膜的三维分子模型,并能计算单分子面积。分子力学的研究发现了芘LB膜的可能结构,计算过程和结果可由分子图形程序同步显  相似文献   

6.
合成并纯化了普通DNA引物、常规分子信标和超淬灭分子信标,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产物进行解析,证明了其为目标产物.与cDNA杂交的结果表明,超淬灭分子信标的信背比达到40倍,比常规分子信标高出4倍,有望实现对样品的高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7.
基于分子识别的化学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识别的角度简述了生物分子识别系统和合成分子识别系统在化学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运用密度泛函方法研究尿嘧啶分子识别膜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分子识别膜的4种可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对基于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构建的复合物结构进行了优化,求得了相应的结合能;同时,对这4种可能存在的复合物的振动模式实施了理论计算预测,并与实验数据相对比,最终推断出该分子识别膜内的主要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超分子化学是近年来化学界的一个热点,它已在分子识别,分子自组装及分子器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超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分子亚单位(不同组分)通过不同的键合形式组成,与分立的分子相比,超分子体系中各亚单位在保持其特性的同时又表现出整体效应,利用超分子体系的这种特性,可以方便地构造同时具有分子识别功能和信号表达能力的超分子识别体系,本文综述了几种超分子识别体系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光化学传感器方面的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洞察自组装二十烷二羰基二-L-谷氨酸(Eicosanedioyl—di—L—glutamic acid)EDGA球形螺旋纳米管微观结构,我们在大型计算机工作站SGI3800上,利用CERIUS2分子模拟软件,进行了计算机分子模拟。首先,根据EDGA分子在纳米管壁中的受力情况,确定了相当于二维周期边界条件的三维周期边界模型,由分子动力学构象搜索法寻找低能量的分子构象,进而运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交替进行的退火算法对EDGA单层膜聚集体进行模拟计算;结果得到分子两端基谷氨酸的构象不同的最低能量的分子构象,和螺旋与弯曲两种趋势同时存在的EDGA单层膜聚集体。模拟结果可以合理地描述自组装二十烷二羰基二-L-谷氨酸球形螺旋纳米管的一些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Computers & chemistry》1992,16(4):277-284
A simple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molecular surface area of small as well as large molecules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Higo & Go algorithm [J. Comput. Chem. 10, 376 (1989)] for the supermolecular volume and surface area calculations. We have verified that the average molecular surface area which intercepts the cubes located at the atomic sphere surface is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side area of the cubes. We determined the proportionality factors and tested them in a system with analytically known surface area and some hydro-carbon and alcohol molecules. Good correlations between calculated surface area and log(S), where S is the aqueous molar solubility of the hydrocarbons and alcohols, have been obtained.  相似文献   

12.
The influence of water and dinitrogen environment on the structures of hydrogen bonded XH-NH3 (X = F, Cl, and Br) complex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elf-consistent isodensity polarizable continuum solvent model (SCI-PCM) with two values of dielectric constants, 1.5 and 78.0, respectively.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along with the interaction energies as well as harmonic frequencies were calculated at the B3M-LYP/6-311 + + G(d,p) level of theory. The results from dielectric continuum model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raditional supermolecule approach. In order to model the proton transfer in XH-NH3 systems by supermolecular approach, one should add from two to four explicit water or dinitrogen molecules to the calculations. The dielectric continuum model provides similar effect using less effort. As our results shown, the SCI-PCM model, where a solvent is treated as a continuum medium, reproduces quite accurately the molecular properties of investigated medium strong hydrogen bonded systems both with dinitrogen and water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represent solvent effects on hydrogen-bonded complexes with less acidic HX subunit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xplicit solvent molecules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3.
多数社交网络影响力最大化算法的研究只关注于所选种子节点集合的影响力是否最优,忽略网络自身传播影响力的固有能力。本文对网络进行渗流模拟,计算渗流后网络的主连通分量随着传播概率改变的趋势,并且求得主连通分量大小增加开始变快的相变点,从而计算网络自身传播影响力的固有能力。通过相变值与种子节点集合大小的换算,求得当前网络最佳的种子节点集合大小。将种子节点集合大小限制在最佳大小范围内即可获得最佳的影响力。在kareteclub、football、highschool和socdolphins社交网络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病毒、系统故障、误操作等因素所带来的数据丢失正在迅速增加,由此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掌握数据恢复技术的变的越来越重要,而对磁盘、文件系统了解是进行数据恢复的必备知识。本文对Windows下如何直接读取磁盘扇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结合Delphi实现了系统。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story and design of the special versions of the bombe key-finding machines used by Britain’s Government Code & Cypher School (GC&CS) during World War II to attack the Enigma traffic of the Abwehr (the German military intelligence service). These special bombes were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ir more numerous counterparts used against the traffic of the German armed services, but differed from them in important ways that highlight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British bombe design, and the power and flexibility of the diagonal board. Also discussed are the changes in the Abwehr indicating system that d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machines, the ingenious ways in which they were used, and some related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bombes used by the U.S. Navy’s cryptanalytic unit (OP-20-G).  相似文献   

16.
结合模糊网络环境特征,提出了在全局网络中遍历服务异常(QoS)的目标的评估函数。该函数的实施,首先 通过建立节点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传统研究方法开展评估过程中表现出的局限性和适应性。其次,结合网络节点多 跳特征给出相应机制筛选信息域。同时引入指数级评估函数用于排除累积性差错引发的跳距误差。然后形成一套评估函数 的实施策略。最后,搭建实验模型部署实验方案,将评估函数同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对比。经过三项实验的多次考察表明,本文 研究的指数级评估函数部署在模糊网络中,各项指标均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图像分类识别中,对于同一目标的不同图像,其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在同一位置的像素强度通常不同,这不利于提取目标图像的显著特征。这里给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联合表示的图像分类方法,此方法首先利用相邻列之间的关系得到原始图像对应的虚拟图像,利用虚拟图像提高图像中中等强度像素的作用,降低过大或过小强度像素对图像分类的影响;然后用同一个目标的原始图像和虚拟图像一起表示目标,得到目标图像的联合表示;最后利用联合表示方法对目标分类。针对不同目标图像库的实验研究表明,给出的联合方法优于利用单一图像进行分类的方法,而且本方法能联合不同的表示方法来提高图像分类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多数研究对复杂社会网络关键节点影响力的识别都是静态的,缺乏动态变化的分析。采用可拓聚类方法对动态变化下的科教人际网络进行量化分析,首先以多属性决策法计算每个节点重要性,再利用变异系数权重法计算得该节点综合重要性量值,之后划分等级并取标准正域和正域区间,利用可拓关联函数计算每个节点与每个等级的关联度,关联度值最大的等级即为该节点对应等级,最后分析同一社会网络节点在不同时间点的重要性等级变化。可拓聚类方法尝试从动态上对网络节点重要性进行把握,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遥感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因此定量遥感产品的真实性检验工作已是当务之急,也是近年来遥感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LAI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中使用的方法和取得的研究进展,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黑河中游不同分辨率LAI产品的真实性检验。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尺度转换方案得到1 km分辨率的LAI对MODIS LAI产品进行验证,并分析了LAI的尺度效应。结果表明:两种方案比较验证的相关系数为0.57和0.39,借助于高分辨率影像作为中间尺度验证MODIS LAI产品要比直接利用地面实测点尺度转换到低分辨率LAI图验证MODIS LAI产品更合理,且黑河中游MODIS LAI产品存在明显的低估现象,最大偏差达2.26。  相似文献   

20.
曲芳  蒋炎河 《计算机工程》2004,30(Z1):501-502
介绍了一种基于TCP/IP协议的在网络上远程传输FPGA设计生成的硬件逻辑数据,并通过CPU对IFPGA进行配置,实现硬件逻辑重构 的灵活方法。该方法使系统设计者摆脱了开发系统的局限,提供了很强的远程修改硬件逻辑的能力,极大地方便了硬件的设计与升级,具有 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