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塑料圆盖表面不准有进胶浇口痕迹的要求,模具脱模方式采用定模脱模结构。介绍了3种定模脱模结构形式,并分析了3种定模脱模结构的设计和加工的利弊,提出了定模卸料板直浇口结构适应圆盖注塑模具的需要。简化了模具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经生产实践证明,该模具结构合理,制作的塑件符合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塑件强制脱模机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础云 《模具工业》2009,35(8):59-61
分析了塑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注射模结构和工作过程,阐述了模具强制脱模机构设计。模具结构巧妙,避免了使用活动镶件进行模外脱模,成功地解决了塑件脱模问题,且工作过程稳定、可靠,在实际中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旋盖塑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自动脱螺纹的模具结构,并分析和研究了模具的浇注系统、内螺纹脱模机构、双层推出结构和冷却系统,通过采用螺杆传动结构,完成了塑件的内螺纹自动脱模。经生产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注射过程中各模具零件动作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4.
尚庆付 《模具制造》2007,7(8):41-45
分析了带有全内螺纹结构的硬质塑料零件的特点,设计了手工脱模、螺纹自动旋转脱模、滑块脱模的3种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5.
王宏斌 《模具工业》2007,33(9):46-50
介绍了插座壳体的成形工艺,提出了活动型芯块成型、内侧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在分型面成型内侧凸台的同时,利用活动型芯块降低脱模力,解决了内侧滑块多、顶出机构不易设置、脱模过程容易夹腔的问题。模具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模具寿命也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防伪上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结构,为解决T型塑件内螺纹及腔内上部密封环的脱模,模具结构采用了多腔设置,推管式自动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 大型塑料注射模具要求脱模机构动作简单可靠,从而达到简化模具总体结构的目的。塑件形状的不同决定了应选用哪一种脱模方法和脱模机构,脱模力的大小都必须首先计算出来。下面讨论脱模力的大小及对脱模机构的校核。  相似文献   

8.
一、脱模机构的设计我厂为塑料包装桶配套的低压聚乙烯外盖的尺寸很大,结构见图1.因此这副模具采用机动脱模法进行脱模,模具结构见图2.  相似文献   

9.
王宏斌 《模具技术》2007,(1):18-21,47
通过对限幅绝缘盖板的工艺分析,确定了开放型腔、滑块脱模的模具结构.此模具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不但成功地解决了塑件成型、侧孔贯通、顺利脱模的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模具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器控制器面板产品的结构特点,介绍了注塑模的成型过程,提出了采用弯销与滑块配合的内侧向抽芯结构以及斜顶杆顶出脱模机构的脱模方式,解决了注塑成型后塑件扣位的脱模问题.经批量生产验证:模具结构保证了成型工艺的顺利完成,且模具的整体结构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云制造的模具协同制造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强  秦波  包柏峰 《锻压技术》2011,36(3):140-143
通过对模具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将"云制造"引入模具行业,提出了一种由分布式模具制造资源、模具云制造服务平台和客户端组成的模具协同设计制造系统的体系架构.通过两个假设的案例,探讨了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模具设计制造思路及其实施技术,并以案例分析进一步描述了其流程.基于云制造的模具协同制造模式对于提高制造资源及其设计加工制造能力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普遍存在的压铸模容易老化、寿命较短的特点,指出选用优良的钢材制作是保证压铸模寿命的基本条件。合理设计铸件及压铸模、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规范的热处理工艺、模具表面强化处理以及压铸模使用过程中规范的操作能延长压铸模寿命。我公司的压铸模长期使用这些方法后的统计结果表明:国产H13钢压铸模具使用寿命可从8万模次延长至12万模次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具设计质量控制的软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模具质量过程控制中的特殊性,提出模具质量过程控制应以设计质量控制为主,进而系统地介绍了主要针对塑料模具设计的模具设计质量控制体系。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包括模具设计标准、模具设计评价和模具设计历史数据库数据挖掘3个主要的功能模块。利用该系统可以更好地指导模具设计,评价模具设计质量,对设计质量进行预测和诊断。  相似文献   

14.
第八届国际模展模具先进制造技术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第八届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CAD/CAM技术、模具加工技术及设备、快速经济模具制造技术及模具逆向工程技术等的评述 ,介绍了国内外模具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展出的各类模具、模具标准件及模具材料等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我国模具、模具标准件、模具材料和模具CAD/CAM/CAE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分析了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模具PVD涂层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而耕  孔令超 《表面技术》2010,39(4):110-112
PVD涂层近年来在模具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涂层时必须考虑使用条件、模具材料、热处理工艺等因素.根据多年涂层行业的工作经验,认为保证模具涂层后基体仍具有高的硬度至关重要,归纳了拉伸模具、剪切模具、铝合金压铸模具和汽车冷镦模具等涂层时应该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手机结构壳潜伏浇口转侧浇口浇注及模具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国华 《模具技术》2014,(1):10-13,44
介绍了一种手机结构壳采用两级浇口、前模抽芯和后模抽芯相结合的模具结构设计。采用一级潜伏式、二级侧浇口相结合的浇注系统,以实现产品外观的完整性;模具结构为二板模结构,其功能类似假三板模结构;利用撞锁式定距控制机构实现了前模抽芯和后模抽芯双结构设计,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H11钢锻模挤压铸造模具设计及成形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少热锻模的加工量,节省模具钢,采用挤压铸造方法生产H11钢热锻模。给出了挤压铸造锻模合理的模具结构和合适的工艺参数。为了取件方便,成形模具的凸模和凹模均采用组合结构。结果表明,得到的挤压铸造件的尺寸和性能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加工工时减少了1/3,降低了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塑料检查井模具型腔刚强度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模具底部壁厚、周围壁厚及注射压力等参数对模具型腔刚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模具型腔应力、应变的影响程度均为:周围壁厚底部壁厚注射压力;模具型腔结构设计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底部壁厚20 mm、注射压力60 MPa、周围壁厚80 mm或100 mm。可为检查井注塑模具型腔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动模旋转式多材质顺序注塑模具存在的体积大、制造成本高和生产效率低等缺陷,研究了动模平移式多材质顺序注塑模具。通过液压缸带动动模型腔平移,转换注塑位置,进行了不同型腔组合,以完成多材质的顺序注塑。结果表明,此成型方法不仅节省了设备及模具制造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