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第一次在建窑窑址发现供御油滴盏残片和龟背兔毫盏残片。研究结果表明,龟背兔毫具有典型的建窑兔毫盏的特征。而油滴残片本身则证实建窑有供帝室用的油滴盏。其油滴为极薄的磁铁矿微晶膜所组成,根据其容易磨损的性质能够说明建窑油滴难以传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文献、实物和科学实验研究的结果,讨论了“帝黎同用、僧俗共享”的建盏瓷器.据已发现的一批入贡的建盏残片的研究结果可知:由于“供御油滴”的发现,证明建窑不止能生产油滴盏而且还有油滴盏的贡品,“建窑不能生产油滴”的论点不攻自破。发现了“供”字错刻成“(彳共)”字的千古杰作,证明入贡建盏是大量生产的。“龟背免毫”残片的发现说明僧家有可能专门“订货”。讨论了“异毫盏”与“曜变盏”的现实性渊缘.从实际考察结果辨明鹧鸪斑盏的赫然存在和它们之间的原则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北宋末大型御用建盏的传世完器至今全球未见,80年代末以来窑址陆续有若干残片出土。本文根据9个标本研究了其器形、供御款和进盏款的刻制或压印的方式,以XRF测定其胎,釉化学组成并与一般建盏比较。以POM和TEM研究其胎、釉的显微结构,指出其CAS_2→晶间液和分离→氧化铁析晶以及釉下分相→釉而上氧化铁析晶的两种兔毫形成机理与一般建盏相同。文中特别阐明了“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的御用黑釉玉毫盏的形成原因是釉面和近釉面CAS_2晶花析晶使入射光发生表面反光散射效应和内散射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4.
论鹧鸪斑建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达 《陶瓷学报》1998,19(2):97-104
本文根据建窑的特点,提出判断建盏珍品的首要条件,并从工艺难度,实物存量,斑纹的本质与艺术效果三个方面的论述,否定了黑釉白斑盏是建窑珍品鹧鸪斑的观点,再从宋代建盏分类问题的探讨和建窑油滴斑点的形成机理二个方面论证了建窑油滴即鹧鸪斑的结论。文中也详细介绍了建窑油滴与华北油滴的区别,并对中日两国古籍中建盏名称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5.
建盏和建本同发源于福建建阳,两者皆在宋代达到鼎盛。它们受宋代繁荣的商品经济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深刻影响,并得益于福建建阳本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盏和建本在产业定位上,以大众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精英与大众的审美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代分相釉再现的工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洪巍  高力明 《陶瓷》1994,(2):8-15
本文系统总结了中国历代分相釉的研究成果及其分相的物理化学基础。通过系统的配方和工艺实验以及OM、EM和X衍射分析深入研究了再现中国历代分相釉的物理化学和工艺基础及其显微结构,成功地再现了失传已久的宋代天目名盏——鹧鸪斑建盏。  相似文献   

7.
黄艳  徐祖平  吴任平 《陶瓷》2022,(2):61-65
"建盏"属于一种特殊的高温窑变天目釉,成品率很低(<70%),产生了大量废渣.笔者巧妙地将工厂的建盏废品与废弃的匣钵残片引入泥坯料中,成功试制出了兔毫、油滴、鹧鸪斑等再生建盏制品.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现有生产工艺与釉色品种不变的前提下,坯料中建盏废渣的含量可高达30%,随着泥料中废渣用量的增加,坯体的收缩率与变形度则相...  相似文献   

8.
陈艗 《陶瓷》2021,(3):139-140
在我国建盏文化发展中,主要由福建建窑提供了各种类型和样式的建盏,这些建盏具有多样化的釉色和种类,同时也具有精湛的制作工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鹧鸪斑、曜变、油滴、兔毫纹等建盏产品也广为人们所熟知,而建盏也是我国宋代时期首屈一指的茶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盏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败,但自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建盏工艺重新得到了发展,建盏文化中所蕴含的审美和文化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根据90年代以来仅有的三块出土稀珍油滴残片的科学研究结果,间接论证了国宝油滴天目的特质。这类稀珍油滴建盏釉的化学组成与其他建盏显著不同,其特点为低Fe_2O_3、低Al_2O_3和高SiO_2。油滴斑的形成与建盏釉的沸腾效应密切相关。在仿制时,除了适当的釉配方之外,关键在于适当工艺条件下改善油滴斑发育所形成的显微结构与选择若干加入物以提高其镜而反射率。  相似文献   

10.
一、绪言我国宋代出自建阳的所谓“建盏”或“乌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目窑器,属宋代八大名瓷之一。我国古代的建盏被日本人称为天目,其后泛指黑釉器而成为国际上的通称。除建阳外,著名的还有吉州天  相似文献   

11.
刘鹏 《山东陶瓷》2015,(1):25-28
兔毫盏是宋代建窑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瓷器之一,本文以福建建窑窑址、窑炉和兔毫盏等实物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宋代建窑兔毫盏的器形、釉面、瓷胎、圈足、底款等特点,并通过对当时人文环境的介绍分析,阐述了兔毫盏能成为一代名瓷的一家之见及当代以宋朝兔毫盏为起点的产品工艺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2.
兔毫盏是宋代建窑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瓷器之一,本文以福建建窑窑址、窑炉和兔毫盏等实物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宋代建窑兔毫盏的器形、釉面、瓷胎、圈足、底款等特点,并通过对当时人文环境的介绍分析,阐述了兔毫盏能成为一代名瓷的一家之见及当代以宋朝兔毫盏为起点的产品工艺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3.
《陶瓷》2015,(9)
兔毫盏是宋代建窑最具特色的代表性瓷器之一,笔者以福建建窑窑址、窑炉和兔毫盏等实物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宋代建窑兔毫盏的器形、釉面、瓷胎、圈足、底款等,并通过对当时人文环境的介绍分析,阐述了兔毫盏成为一代名瓷的一家之见及当代以宋朝兔毫盏为起点的产品工艺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4.
林杰 《陶瓷》2022,(3):88-89,110
建窑是中国宋代著名的民窑之一,因窑出建州、建宁府辖地而得名"建窑",作为闽北最有特色的黑釉瓷,以烧造风格独特的黑釉茶器著称,俗称"建盏".建盏釉色品类丰富,尤以兔毫纹、油滴、鹧鸪斑、曜变等名贵瓷品享誉海内外,在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曾经是黑釉建盏的鼎盛时期,后由于饮茶习惯、审美意识诸多方面的变化影响,逐渐走向衰落,以至停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的黑釉瓷产生于东汉时期,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至宋代达到鼎盛。建窑更把黑釉瓷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建窑生产的黑釉瓷碗俗称"建盏",釉色品类丰富,尤以兔毫、鹧鸪斑、曜变等名贵瓷品饮誉海内外。建盏的釉,属于我国古代结晶釉范畴。在烧制过程中,由于不同盏所处位置的窑温和气氛不同,釉水会变化出各种自然奇特的花纹。这种由于釉水本身的变化,而不是人工通过色釉控制产  相似文献   

16.
王林森 《陶瓷》2021,(2):90-91
羽化鹧鸪斑建盏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坯体制备、釉浆制备、素烧后的坯体施釉,晾干;烧制、降温冷却,出窑。烧制得到的羽化鹧鸪斑建盏,在青黑底色上分布有大片的羽化油滴花斑,莹润饱满,花斑集中、凸出,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和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7.
上期登了:一、绪言。二、建阳兔毫盏和原料的化学组成。三、釉料在高温显微镜下的受热行为。四、宋代芦花坪建盏的品种。五、兔毫盏仿制品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18.
建盏是我国最著名的瓷器之一,其起源于建阳,在宋代的时期发展到了鼎盛,一度成为皇家御用的品茶瓷器,也成为斗茶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器具。建盏文化从诞生到盛行又走向衰弱,在现代又重新走向复兴。本文将阐述建盏的传承与发展,并对建盏创新之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丁桂云 《陶瓷》2021,(3):141-142
我国宋代建盏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福建省近几十年发觉的文化遗产中最优秀的一种,具有广泛的建窑遗址分布,并且深刻影响着我国浙江黑釉的窑址体系,在海外贸易中也是重要的商品之一。在宋代斗茶活动中,建盏是其中专用的茶器。而我国现代更是进一步发掘了建盏的审美价值,结合现代审美需求、使用需求等,为了建盏可以予以满足,针对建盏之美,包括釉色、历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逐步在现代生活中融入了传统工艺,不断深入挖掘了建盏的美学,在当代茶艺发展中,建盏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建盏的功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浙江临安天目窑黑釉瓷的科学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治 《陶瓷学报》1997,18(4):185-194
研究了近来在浙江临安天目山地区发现的窑址群中出土的质量很高的带有兔毫纹的黑釉盏瓷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烧制工艺。讨论了这些黑釉瓷的命名问题,胎、釉的特点及其与建阳窑、吉州窑黑釉瓷的区别和某些瓷片中兔毫纹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