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吡非尼酮(pirfenidone, PFD)是新型的抗纤维化药物,在多个临床试验中证实能够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患者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治疗IPF的一线药物。与IPF发病机制相似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CTD-ILD)的临床发生率较高,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肺间质病变可能是唯一或最初的表现,临床表现异质性大,误诊率较高,同时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指南或共识。有研究表明抗纤维化新药吡非尼酮在CTD-ILD的治疗中表现出一定潜力,本文对吡非尼酮治疗CTD-ILD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武多娇  洪华山 《金属学报》2004,9(12):1327-1332
各种原因(如炎症、缺血、高血压等)引起的心肌损害, 如果病变持续, 终将导致心肌纤维化的发生。故防治心肌纤维化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综述了心肌纤维化的实验室检测以及多种药物治疗心肌纤维化的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产翠翠  田静  金艺凤 《金属学报》2016,21(3):354-360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造成死亡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已是晚期且预后很差,但近十年来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并未使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获得突破性进展。因此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包括:EGFR抑制剂、间变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用药和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提供参考。本文将从这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药物疗效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 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的关键介体,也是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 MCL)的临床有效治疗靶标。BTK抑制剂(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BTKI)在MCL治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介绍了BTKI的作用机制。伊布替尼是第一代BTKI,临床疗效较好,但存在局限性,比如毒性和耐药问题。新型BTKI,如泽布替尼、阿卡替尼及奥布替尼,可以提高第一代BTK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篇综述比较了这两代BTKI在结构、功能上的异同,为BTKI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2019年11月15日,美国FDA批准泽布替尼上市,用于治疗经治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与伊布替尼相比,新一代BTKI泽布替尼靶点选择性更高,抑制更持久,不良反应少,患者受益更多。泽布替尼为复发/难治性MCL患者提供可行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在积极开展治疗其他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是非常有前景的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5.
赵毅超  张丽琴 《金属学报》2015,20(1):112-117
肺癌(lung cancer)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诸多驱动基因之间的关系都已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随着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研究的深入,近几年出现了大量针对信号传导通路中不同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总结现有相关临床研究,综述多种驱动基因在肺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同时,汇总基于有效分子标记物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评估多种分子靶向药物的疗效,并对未来的靶向治疗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黄伊婷  沈爱宗 《金属学报》2021,26(4):474-480
阿法替尼是第二代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一线治疗和鳞状NSCLC的二线治疗。目前,大量有力的临床研究数据已证实了阿法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因此,本文就阿法替尼的药物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疗效、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及剂量调整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阿法替尼个体化合理用药指导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曲霉菌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CPA)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常导致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结节病等疾病复杂化,病死率高。目前,CPA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患者所患CPA的种类、临床表现和有无外科手术适应症等情况来决定。然而,迄今为止,临床实践中仍缺乏治疗CPA的标准方案。本文拟综述近年来CPA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CPA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景钦东  刘海鹏  王斌儒  陈康  陈晓 《金属学报》2019,24(10):1194-1200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发现困难,发现时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当前,全身综合治疗是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铂类和氟尿嘧啶类联合为代表的标准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欠佳。随着靶向药物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靶向药物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并应用的一种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体抑制剂,高度选择性地竞争细胞内VEGF-2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结合位点,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旨在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病因不明、预后不良的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尽管接受了治疗,大多数患者病情仍有可能进展或恶化。整合素是异二聚体细胞表面蛋白,是干预肺纤维化有希望的治疗靶点。αv整合素是纤维化发展的核心,因为它们激活潜伏的TGF-β,一种已知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αv亚基可以与β1、β3、β5、β6或β8亚基形成异二聚体,这些整合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于肺纤维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尚不清楚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本综述总结了肺纤维化与αv整合素相关联的知识,以及有关αv整合素抑制剂的新出现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0.
孙莹  余勤 《金属学报》2022,27(6):689-695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其预后比许多癌症都要差,发病机制复杂并且尚未明确。在肺纤维化的动物模型以及IPF的患者中,已证实均存在凝血系统以及纤溶系统的失衡。本文阐述了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在IPF中的可能损伤机制,为IPF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蔡静  潘斌晶  刘靖芳 《金属学报》2023,28(1):101-108
肌肉减少症是一种以肌肉质量减少、功能下降为特征的疾病,可以诱导跌倒、虚弱、死亡等不良事件。最新的研究显示许多降糖药物的使用与肌肉减少症相关,不同类型的降糖药物对于骨骼肌的质量和功能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机制。本文就近年来关于降糖药物与肌肉减少症的关系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上肌肉减少症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证明,肝纤维化过程中同样存在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阐述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的肝源细胞(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肝祖细胞、肝星状细胞)以及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上皮-间充质转化涉及的信号通路及调节机制,并探讨了以上皮-间充质转化为靶标的抗肝纤维治疗策略的可行性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以往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化疗常作为其最佳治疗选择,但传统化疗不良反应大,耐药率高,成为治疗难点。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具有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药物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胃癌的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联合疗法可带来生存效益,将是胃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胃癌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但耐药和复发难治仍是待解决的问题。铁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模式,与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相关。靶向铁死亡为抑制淋巴瘤进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铁死亡的起始信号、中间事件、效应阶段、防御机制来阐述铁死亡的机制并回顾了铁死亡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为铁死亡在淋巴瘤治疗方法的应用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于洪波  姚登福 《金属学报》2008,13(2):228-233
肝癌发生是一多中心、多病因、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本文对NF-κB 活化途径干预与肝细胞癌变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单的综述。NF-κB 的过度表达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NF-κB 表达的进行性增加, 可反映肝细胞的早期癌变。而抑制NF-κB 的活性可干预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 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潘大彬  汪旻晖  曹蘅 《金属学报》2013,18(7):831-836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所致,糖尿病通过各种心肌细胞器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内质网等)、信号途径、酶学及基因学的变化和炎症因子等病理机制,导致心脏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综述详细阐述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酚酸A对脂毒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棕榈酸体外诱导建立H9C2心肌细胞脂毒性模型并给予丹酚酸A进行干预,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损伤,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罗丹明123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研究丹酚酸A改善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浓度为400 μmol/L的棕榈酸可显著导致H9C2心肌细胞脂毒性损伤(P<0.05)。不同浓度(10、20、40、80 μmol/L)丹酚酸A暴露对心肌细胞无毒性作用(P>0.05)。丹酚酸A干预显著改善脂毒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激活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TLR4)可显著增强脂毒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P<0.05),而抑制TLR4显著减轻棕榈酸诱导的细胞脂毒性(P<0.05)。此外,丹酚酸A显著抑制棕榈酸诱导的TLR4及其下游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 MAPK)(P<0.05)。 结论:丹酚酸A改善脂毒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LR4/JNK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后基因组时代重要的组学技术。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最终产物,蛋白质表达的整体研究,对疾病机制、药物疗效研究意义重大,其中的定量蛋白质组学近年来应用广泛。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药物代谢器官,超过70%的药物经过肝脏代谢。本文旨在介绍定量蛋白质组学目前为止的常用技术,以及近五年定量蛋白质组学在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细胞癌等常见肝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