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龙门山冲断推覆构造带是从印支期开始形成,印支—喜马拉雅期自北而南依次发展起来。印支晚期呈叠瓦状逆冲推覆并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北段印支晚期构造呈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样式,龙门山前南段尤其是大邑地区则转换为生长的断层转折褶皱。燕山~喜马拉雅期在前陆方向发育构造消减褶皱带,发生在上述逆,中推覆带的下盘。龙门山与四川盆地构造结合部的最前排断裂带即山前叠瓦状逆冲推覆带,主要发生于喜马拉雅期。按应力传播及消减方式的不同,在前山地区划分出以台阶状断层控制的叠瓦断片为特征的消减带和以褶皱为主的传播带,以及可能出现的以反冲断层和相关褶皱组成的反,中褶皱带。  相似文献   

2.
大庄矿井田的东部发育一条逆断裂:老沟逆断层。该断层是华北聚煤区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中叠瓦扇逆冲推覆构造中的一个分支。在该分支逆冲推覆构造面的下伏部位,应有储量可观的含煤块段存在。大庄矿井田西部边界是青草岭逆断层带,它是华北聚煤区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断层带由若干条叠瓦扇分支逆冲断裂和逆冲断裂夹持的逆冲岩席组成。在逆冲岩席中有急倾斜的甚至倒转的煤层块段存在-在叠瓦扇下面呈缓波状起伏的主滑脱面下可望找到新的合煤块段。  相似文献   

3.
龙门山造山带为一条NE向的推覆与滑覆叠合构造带,龙门山中段汉旺和都江堰的中间。本区构造变形始于印支晚期,一直延续喜马拉雅晚期,甚至现在还有构造活动的表现。大园包构造为推覆体之下的隐伏构造圈闭。该区构造复杂,主要有3条主断裂组成,由后陆向前陆为白水河断裂带、通济场断裂带、关口断裂。  相似文献   

4.
合兴场位于川西坳陷中段,龙泉山逆冲推覆带的北部倾伏端。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合兴场地区的断裂构造进行了解释,从地震层位标定、地层追踪、构造解释、相干体断层解释等方面介绍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合兴场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平衡剖面法对下扬子盆地黄桥地区连井大剖面进行构造演化分析,将黄桥地区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①印支运动前平稳隆降阶段:构造形态简单、平稳;②印支运动-燕山早、中期运动挤压推覆阶段:三叠纪末,本区遭受最强烈的构造运动,强烈的隆升、发育一系列推覆构造,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对冲构造特征。断层及地层褶皱量在18.3 km。③燕山晚期-喜山期拉张裂陷阶段:晚白垩-早第三纪时,下扬子地区应力场由原来的挤压转变为SE-NW向的拉张,表现为整体下降,广泛接受了上白垩统沉积,该阶段构造活动较强,致使先期逆冲断层发生构造反转,地层拉张量3.9km。拉张正滑大断层既控制着下第三系的沉积,又改造中古生界推覆冲褶构造,形成今日新面貌。致使黄桥地区构造形成由一系列的断垒和断鼻构造。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盆地受喜山运动挤压作用影响,后期发生强烈改造变形,形成一系列基底卷入型逆冲构造,其类型包括逆冲断块、对冲断块、背冲断块和迭瓦式逆冲等,同时逆冲构造也使得冲断带前缘附近形成深坳陷生烃带。这些构造产生了背斜、断背斜、断层和披覆等不同类型的圈闭,并提供了油气运移的通道。受逆冲作用影响,基底卷入型冲断带油气分布具有近源性、成带性、有效圈闭的统一性、油气田的中小型性以及断裂带与油气分布的一致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枝江-当阳地区构造解释成果,对该区断裂系统发育情况、基本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并对研究区进行构造带划分,指出有利圈闭。结果表明:受燕山早期和喜山早期挤压和拉张应力的作用,研究区构造总体上呈北西向隆洼相间结构,其中,燕山早期是构造变形的主导期,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平面上,根据应力场性质的不同,研究区断裂可划分为燕山期断裂体系和喜山期断裂体系;研究区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挤压构造样式,形成大量褶皱和逆冲断层,主要的断裂样式有"Y"字型、反"Y"字型和断阶型;根据构造变型特征,研究区古生界自北西向南东可划分为3个构造单元:西部斜坡带、中部凹陷带和东部挤压隆起带;结合构造解释成果,研究区在志留系-寒武系落实局部圈闭4个,圈闭面积234.78km~2。  相似文献   

8.
三塘湖盆地在海西运动晚期,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均受到来自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形成了南北分带、东西分段的构造格局,由此可划分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即东北逆冲推覆隆起带、盆地中央凹陷带和西南逆冲推覆带,本次研究区块主要位于盆地中央凹陷带的东北侧。自二叠纪以来该区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应力作用,其中以南北向应力为主,形成了工区的总体构造形态,以北西向断层为主,北东向断层为辅的断裂格局。本次研究采用FRS应力分析技术进行应力方向预测,并应用相干体及曲率体属性来预测裂缝发育区分布。  相似文献   

9.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钻井所面对的地质环境日趋复杂,逆掩推覆构造逐渐发展为钻井过程的重要地质对象之一。在剧烈的构造挤压运动下,地层构造应力显著增加,地层主应力规律发生较大变化,较之构造平缓地区,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研究逆掩推覆构造地应力的预测方法,根据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建立该构造环境下水平井的井壁稳定分析模型,分析井眼轨迹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于该构造区域内水平井的钻井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本通过对研究区前陆盆地的沉积记录以及造山带的逆冲轨迹分析,建立逆冲带与前陆盆地系统的理论模型,确立地球动力学参数,揭示逆冲带的逆冲抬升和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的动态耦合过程,并促成对前陆盆地地球动力学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几年在滨里海盆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积累的越来越多的油气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再结合前人已取得的有关盆地分析和石油地质的研究成果,运用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及盐构造的形成过程,研究盐构造活动对油气圈闭形成的影响,总结盐上油气圈闭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沿岩层层面构造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构造运动形式,前人对它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其主要观点为:易发生沿岩层层面构造运动的界面主要为高导低速层、与煤相关界面、与膏岩相关界面以及与泥岩相关界面;与层面滑动相关的构造运动形式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重力滑动构造;与岩层层面运动相关的矿床主要有热液矿床、煤。应加强含油气盆地沉积盖层中沿岩层层面构造运动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断裂滑动分析与古应力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蓥山断裂是分隔川东隔挡式褶皱带和川中平缓区的重要断裂。本文通过对华蓥山断裂滑动和古应力分析表明,华蓥山甑裂经历了三期重要的断裂活动:早期近S—N向挤压、中期近E—W向挤压和晚期NE--SW向挤压,分别与三叠纪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碰撞、燕山期雪峰山隆起向北西的推挤和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运动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以青铜峡-马家滩地区的转换带为界,西缘形成了南北两个截然不同的逆冲体系。前者控制着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而前陆盆地构造运动强烈影响了古生界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由于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断裂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而重新活动,从而使断裂活动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征,断裂活动对油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Fischer—Tropsch(F—T)合成是将煤炭、天然气和生物质等含碳资源间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关键工艺步骤,深入了解其反应机理,对于完善F-T合成催化剂设计以及优化其工业操作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近年来有关F—T合成中关键的CO活化机理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着重介绍了不同过渡金属元素对CO的吸附和活化性质,并就金属晶面与CO的相互作用、催化助剂的影响以及F—T合成反应中与H2的共吸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理  相似文献   

16.
李文杰  贾振斌  罗辉  李宁 《广东化工》2010,37(8):9-10,15
随着自由基医学和自由基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表明,当内源性抗氧化体系出现故障或机体处在一些病理或恶劣的生理环境,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在错误的时间及部位时,其代谢就会出现失衡,导致细胞损伤,引起心脏疾病、癌症和衰老,所以寻找高效低毒的抗氧化剂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电化学方法研究天然抗氧剂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天然抗氧化剂的现状以及电化学方法在丹参有效成分这类天然抗氧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gasoline. First, the origin of sulfur compounds in FCC gasoline and the current developed desulfurization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researches on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are summarized from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desulfurization sorbents an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gasoline. First, the origin of sulfur compounds in FCC gasoline and the current developed desulfurization approaches and technologie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n the researches on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are summarized from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mechanism will lay a foundation for optimizing desulfurization sorbents an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太阳能海水淡化与组合式空调系统模型,阐述了系统的运行原理.研究了原理样机海水淡化功能中淡水产量与海水喷淋量、海水喷淋温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与原理样机匹配的复合抛物面型集热器(CPC)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为整个系统进一步的联合运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含盐油气盆地中盐构造控制着油气的生成、运移及成藏。本文提出了文留盐岩深盆浅水成因的观点;沙三中^5沉积期文23盐埋深达300m,盐岩"软化"并塑性流动,文东、文西断层开始发育并控制地层沉积,文留盐构造形成;根据盐岩与油气藏关系,该区与盐岩有关的油气藏类型可分为5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