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传统方法制备了掺杂不同物质的量分数(0.01%,0.05%,0.10%,0.15%,0.20%)SiO2的SnO2压敏电阻,研究了SiO2掺杂量对SnO2压敏电阻电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O2掺杂量的增加,SnO2压敏电阻的电压梯度、非线性系数、势垒高度、施主密度和界面态密度均先增大后减小,泄漏电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晶界电阻增大;当SiO2物质的量分数为0.10%时,SnO2压敏电阻的综合电气性能最佳,其电压梯度、非线性系数、施主密度、界面态密度、势垒高度最大,泄漏电流密度最小,分别为582 V·mm-1,33,1.7×1023 m-3,6.7×1016 m-2,2.03 eV,7.06μA·cm-2。  相似文献   

2.
采用KH570硅烷偶联剂在无水条件下对AlN和BN进行改性处理,并作为导热填料填充至玻璃纤维增强丁苯树脂复合材料中,研究了不同导热填料对复合材料吸水率、导热性能、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导热填料的填充均会提高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但相比于未改性填料,改性填料的填充对复合材料吸水率的提升幅度很小;随着改性AlN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明显增加,介电性能下降,弯曲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改性BN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增加,介电损耗降低,弯曲强度增大;2种改性导热填料均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与单组分填充相比,改性AlN和改性BN混杂填充对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硅基陶瓷型芯在制备发动机涡轮叶片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工作以氧化硅(SiO2)粉末和硅酸锆(ZrSiO4)粉末为原材料,通过数字光处理技术(Digital light processing, DLP)制备SiO2基陶瓷,主要研究了陶瓷浆料固相含量对DLP成形SiO2基陶瓷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随着陶瓷浆料固相含量(体积分数)从50%增加到65%,SiO2基陶瓷中由石英玻璃转变形成的方石英含量逐渐下降,烧结件的晶粒孔隙逐渐减少。DLP成形SiO2基陶瓷的径向收缩率由4.65%下降至1.61%,轴向收缩率由8.35%下降至4.17%;而SiO2基陶瓷的体积密度逐渐提高,气孔率逐渐减小,抗弯强度逐渐上升。最终确定陶瓷浆料的最佳固相含量为65%,此时SiO2基陶瓷的气孔率为25.4%,室温抗弯强度为9.3 MPa,满足硅基陶瓷型芯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确定了车削加工SiO2气凝胶的尖刃单晶金刚石车刀特征参数,并研究了精密车削工艺参数(背吃刀量a、进给量f、主轴转速n)对SiO2气凝胶部件加工表面质量及精度的影响规律,进一步优化了车削工艺。结果表明,当背吃刀量为20μm、进给量为5μm/r、主轴转速为1200 r/min时可以获得最低的表面粗糙度。基于优化后的工艺对SiO2气凝胶微圆柱工件进行加工,尺寸误差在±13μm以内,圆柱面粗糙度优于232 nm,端面粗糙度优于184 nm。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一种基于分散微固相萃取(D-μ-SPE)技术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方法,用于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无机硒。采用非常简单且快速的预富集方法,即利用纯纳米二氧化硅萃取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络合的Se(Ⅳ)。用乙酸乙酯洗脱纳米SiO2中的Se(Ⅳ),然后通过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ETAAS)进行测定。在形态分析方面,预还原步骤后基于总无机Se和Se(Ⅳ)之间的浓度差异,选择性地对于Se(Ⅳ)进行定量。并对pH值、离子强度、螯合剂种类等因素进行优化,最终得到92%的保留率,最佳优化条件为pH=2.0、4.8μmol/L的APDC和使用1 mg纳米SiO2为吸附剂。基于10 mL样品的研究结果得出:LOD为1.2 ng/L,LOQ为4.2 ng/L,相对标准偏差为3.6%。本研究方法最终可用于不同来源和成分的环境水样,包括自来水、雨水、地下水和江水。  相似文献   

6.
以SnO2粉、CuO粉、Nb2O5粉、Cr2O3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技术烧结制备(98.95-x)SnO2-1CuO-0.05Nb2O5-xCr2O3(x=0,0.01,0.02,0.03,0.05,物质的量分数/%)压敏电阻,研究了Cr2O3掺杂量对该压敏电阻微观结构和电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r2O3掺杂量的增加,烧结试样的相对密度、收缩率、平均晶粒尺寸均先增大后减小,当Cr2O3物质的量分数为0.02%时相对密度和收缩率最高,Cr2O3物质的量分数为0.01%时晶粒尺寸最大,粒径分布最均匀;随着Cr2O3掺杂量增加,SnO2  相似文献   

7.
以纯镁锭、纯铝锭、纯锡锭、纳米SiO2粉末为原料熔炼铸造Mg-3Al-0.5SiO2-xSn(x=0,1,3,5,7,10,质量分数/%)合金,研究了锡添加量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锡添加量的增加,粗大的Mg2Si初生相逐渐转变为块状或针状相,Mg2Sn相含量增加,当锡质量分数为5%时,Mg2Sn相分布最均匀,尺寸最小;合金的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随着锡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断裂方式先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再向脆性断裂转变;当锡质量分数为5%时,合金具有最佳的室温拉伸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45.6 MPa, 98.7 MPa, 7.12%,断裂方式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8.
以高纯度Sm2O3、Nd O3、Dy2O3、Yb2O3、Ce O2和Ta2O5为原材料,采用多步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m0.5Nd)0.53Ce7Ta2O23.5和(Yb0.5Dy)0.53Ce7Ta2O23.5氧化物,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热物理性能等。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物均具有单一的萤石结构,其结构致密,晶界清晰,元素种类和原子比与化学式基本一致;这2种氧化物的热导率明显低于7YSZ,且(Yb0.5Dy)0.53Ce7  相似文献   

9.
以Al2O3-13%TiO2(AT13)和纳米掺锑SnO2(Sb-SnO2)粉体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4145H合金钢基体表面制备了掺杂不同质量分数(0~16%)Sb-SnO2的AT13复合陶瓷涂层,研究了复合陶瓷涂层的表面性能、微观形貌、显微硬度、结合强度以及在地层采出水中的抗结垢性能,并与电镀铬层和未处理4145H合金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电镀铬层和未处理4145H合金钢相比,复合陶瓷涂层的水接触角较大,表面能较低,随着Sb-SnO2掺杂量的增加,水接触角基本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面能先减小后增大;复合陶瓷涂层具有大量的孔隙;随着Sb-SnO2掺杂量的增加,硬度整体呈降低趋势,但均高于4145H合金钢和电镀铬层,单位面积结垢质量先减小后增大;掺杂质量分数10%Sb-SnO2的复合陶瓷涂层具有最大的水接触角、最小的表面能、最小的单位面积结垢质量,平均结合强度为25.7 MPa。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时间的湿法球磨得到不同粒径分布的Ti2AlC粉末,再与Cu2O粉末和铜粉末混合,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TiC0.5-Al2O3/Cu复合材料,研究了Ti2AlC粉末粒径分布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2AlC粉末中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由0增加到70.27%,复合材料中增强相颗粒TiC0.5和Al2O3在基体中分散更均匀,但是当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为98.07%时,增强相颗粒出现聚集现象;随着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率与相对密度先减小后增大,硬度与屈服强度则先升后降,当亚微米级颗粒体积分数为70.27%时,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在Q235钢基体表面制备Mo2NiB2基金属陶瓷涂层,研究了送粉速率(40~80 g·min-1)对Mo2NiB2涂层硬度、结合强度、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送粉速率下Mo2NiB2涂层主要由Mo2NiB2陶瓷相、MoNi4合金相和MoB2硬质相组成,在送粉速率为60 g·min-1时涂层质量最佳;随着送粉速率的增大,Mo2NiB2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先提高后下降,且均在送粉速率为60 g·min-1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 107 HV,29.23 MPa; Mo2NiB2涂层的耐腐蚀性能随送粉速率的增大而增强,在送粉速率为80 g·min-1时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方式制备了Al2O3/ZrO2梯度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并对ZrO2含量及梯度结构层厚比进行了优化。层厚比为2.0的AZE20梯度复合陶瓷刀具材料维氏硬度为(18.7±0.33) GPa,抗弯强度为(937±28.5) MPa,断裂韧性为(8.2±0.32) MPa·m1/2,相比最佳ZrO2含量的均质复合陶瓷刀具材料AZ20,维氏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增加了22%、37.8%和43.8%。梯度结构的设计使表层形成残余压应力,晶粒得到一定程度的细化,更多的ZrO2晶粒因残余压应力尺寸稳定在t相ZrO2晶粒尺寸。在复合材料断口形貌中发现,其断裂方式为表层穿晶断裂和中间层沿晶断裂的结合,这种混合断裂方式使刀具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添加质量分数1.0%,1.5%,2.0%CeO2的TiB2-TiC/Ni复合涂层,研究了复合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硬度,讨论了搭接率(30%,40%,50%)对最佳CeO2含量条件下复合涂层试样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均由TiB2、TiB、α-Ti、TiC、Ni3Ti、Cr23C6、Ti2Ni、Cr3C2、γ-Ni等相组成;添加质量分数1.5%CeO2复合涂层的组织最为均匀致密,细化效果明显;随着CeO2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涂层的硬度先增后降,添加质量分数1.5%CeO2复合涂层的硬度最高,约为1 015 HV。CeO2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1.5%,在此条件下随着搭接率的增加,试样的磨损质量损失先减小后增大,当搭接率为40%时,...  相似文献   

14.
利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对Al2O3/ZrO2(Y2O3)陶瓷粉末进行3D打印试验研究,分析在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的缺陷与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功率对打印过后陶瓷样品缺陷的生成有重要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气孔、裂纹等缺陷减少,并在激光功率为300 W时表现最好,且此时显微维氏硬度最大值约为17.5 GPa。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催化制氢析氧反应在清洁能源生产和高效储能方面倍受关注。镍铁基化合物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被广泛用作电解水OER催化剂。为提高镍铁基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以泡沫镍金属片作为导电基底材料,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其表面原位合成镍铁基析氧催化剂本体,然后在其上制作SiO2膜层材料,得到SiO2-镍铁基复合析氧催化剂。采用CH660E电化学工作站对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测试,发现S2催化剂优于其他催化剂的析氧反应活性,过电位η10达到230 mV,比对照组S0降低17.8%,稳定电流密度提高了110.45%,达到15.3 mA/cm2,转移电阻值降低16%。通过SEM形貌观察,EDS元素分析,HR-TEM观察其表面形态,研究了这种SiO2-镍铁基复合析氧催化剂表面材料形态及分布对其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In(NO3)3·4.5H2O为铟源,KMnO4为锰源,PVP为添加剂,分别以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通过两步水热法成功合成了In2O3-Mn2O3复合纳米棒。采用XRD、SEM、XPS对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价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将In2O3-Mn2O3复合材料组装成气敏传感器元件进行氢气的气敏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In2O3,In2O3-Mn2O3传感器的最佳工作温度降低至325℃,且In2O3-Mn2O3传感器在重复性实验中对氢气具有高灵敏度,优异的选择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复合材料表面...  相似文献   

17.
以Tb4O7粉、Dy2O3粉和TiO2粉为原料,采用高能球磨、冷等静压和高温烧结工艺制备了Tb2TiO5-30%(质量分数)Dy2TiO5中子吸收材料,研究不同球磨时间(0~48 h)下混合粉体的微观结构,不同烧结温度(1 200~1 400℃)与时间(1~96 h)下烧结块体材料的微观结构、热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混合粉体的晶粒尺寸随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球磨12 h后即可获得均匀混合的纳米晶粉体,纳米晶混合粉体在1 300℃烧结96 h获得了具有高致密度正交晶体结构Tb2TiO5-Dy2TiO5块体材料;该块体材料在500℃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分别为2.2 W·m-1·K-1和5.8×10-6 K-1,在360℃/18.6 MPa去离子水中的腐蚀速率变化很小,平均腐蚀速率为0.18 mg·dm-2·h-1,该块体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较好的耐高温水腐蚀性能,是控制棒用中子吸收材料较优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气压烧结制备添加质量分数5%TiO2的Si3N4陶瓷并制成刀具,研究了TiO2对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添加TiO2烧结Si3N4陶瓷作对比。结果表明:添加TiO2烧结Si3N4陶瓷主要由长棒状与等轴状的β-Si3N4晶粒组成,并伴有均匀分布的TiN相,与未添加TiO2烧结Si3N4陶瓷相比,晶粒得到细化,硬度上升而断裂韧度略有下降;在连续切削灰铸铁过程中,添加TiO2的Si3N4陶瓷刀具具有更长的切削寿命(有效切削长度为2 410 m),并且保持了刃口的完整性,切削后黏着磨损碎片较小。  相似文献   

19.
以自制的高纯Y2O3粉为原料,借助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在A6061铝合金表面制备Y2O3涂层,基于响应曲面法构筑了相应的响应曲面图,分析了喷涂电压(60~80 V)、喷涂电流(500~600 A)和喷涂距离(100~120 mm)的交互作用对涂层硬度和孔隙率的影响,优化了等离子喷涂工艺。结果表明:基于响应曲面法建立了涂层显微硬度和孔隙率的二次数学模型;模型预测Y2O3涂层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喷涂电压78 V、喷涂电流500 A、喷涂距离120 mm,涂层的显微硬度和孔隙率分别为633.28 HV和3.22%,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92%和1.26%,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优化工艺下制备的涂层表面粗糙度为5.733μm,结合强度为25.6 MPa。  相似文献   

20.
将钼粉、镍粉和硼粉进行球磨混合,压制成型,采用液相烧结工艺制备Mo2NiB2金属陶瓷,研究了粉末球磨时间(1,12,24,36,48 h)对Mo2NiB2金属陶瓷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粉末球磨时间下Mo2NiB2金属陶瓷均主要由Mo2NiB2、MoB和MoNi相组成,当粉末球磨时间为24 h时,原料粉末混合最均匀,反应生成的Mo2NiB2相含量最高,金属陶瓷的相对密度最大;随着粉末球磨时间的延长,金属陶瓷的硬度先减小再增加后减小,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当粉末球磨时间为24 h时硬度最高,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耐腐蚀性能最好,这与此时金属陶瓷内部孔隙最少减少了腐蚀介质扩散通道以及Mo2NiB2相含量较多促进阳极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