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基于步态的身份识别作为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其非接触、无打扰、远距离、不易伪装等优点成为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近年来,由于MEMS惯性传感器技术发展成熟及其在便携式设备中的广泛应用,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步态身份识别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文中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惯性传感器步态身份识别的研究方法和现状,并对该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回顾;根据识别过程处理的先后顺序,依次回顾了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分割、特征选择与组合、智能识别各个阶段的相关技术以及研究现状,并给出了目前主要的公共步态数据库,以方便感兴趣的读者进行实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步态身份识别的技术难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承认现有基于智能卡、身份号和密码的身份识别系统无论从方便性或安全性已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提供了一个较完善的解决方案。而基于虹膜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新颖的身份鉴别技术,它高精度的识别准确度使其能够在众多识别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将就虹膜与其它身份识别技术进行详细的比较。[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受限于AI技术以及远程智能终端网络条件的复杂性,终端用户的网页浏览行为跟踪过程易产生冗余数据,用户身份识别难度较大。为此,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AI远程终端用户身份识别方法。从解锁行为、操作行为、通信行为等方面判断远程终端用户行为规律,在客户端中通过用户ID、访问页面地址、页面标题等属性定义用户终端浏览行为。将浏览信息传输至中心服务器并录入终端数据库内,采集完整终端用户数据。通过小波阈值方法消除冗余信息,根据强化学习的奖励持续调节方法,提取AI远程终端用户行为数据集,计算用户身份特征与行为特征间的耦合关系,得到身份识别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目标用户身份,保障了用户数据安全,为其提供更可靠的AI远程操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心电信号的身份识别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生物识别技术,本文首先分析了心电信号的特性和作为身份识别的可行性,然后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研究人员对ECG信号用于身份识别的处理方法,接着介绍了其实现的过程,以及心电身份识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心电身份识别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手指静脉的身份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身份识别技术,由于手指静脉身份识别具有强防伪、低成本、易获取等优良特性,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对手指静脉身份识别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首先,回顾了手指静脉身份识别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然后,总结了该技术的通用实现流程,对实现手指静脉的几大关键技术(如样本获取、图像增强、特征提取和匹配方法等)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介绍.进一步,对现有典型方法的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最后,总结了现有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并指明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校传统长跑具有管理、监督困难,学生参与积极性低等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嵌入式阳光长跑终端系统.系统硬件平台选用TI的基于ARM架构的DM3730处理器,以Linux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平台.提出一种基于身份证和指纹的二次身份识别技术,基于Qt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使用SQLite数据库记录学生长跑信息,采用TCP协议实现长跑信息与远程服务器交互.系统测试表明:学生身份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人机交互友好,使得长跑管理智能化、学生参与自主化,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体生物特征具备了稳定性、惟一性的重要特性,比如指纹、虹膜、DNA等,因此计算机用户通过这些特征识别身份,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的安全程度。生物识别技术的核心是将实时观察到的生物特征跟存储于电脑、已登记的特征进行可靠性匹配,进而达到对比验证身份的目的,这种技术具备了可靠安全、方便快捷的优点。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论述了生物识别技术的基础,生物识别身份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吗,以及在计算机信息安防中的运用,并针对性地对多种身份识别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脸识别身份认证技术的广泛应用,各类针对人脸识别系统的攻击手段逐渐出现.为了应对这类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基于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要求用户在进行人脸识别认证的同时读出验证码,系统既要对人脸进行比对,还要通过唇语识别技术识别出说话内容并与验证码进行比对,只有两部分比对都通过才能通过系统的身份认证.最后设计了基于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主要包括前端、网关和后端.  相似文献   

9.
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针对目前主流认证方式存在的不足,开发了基于体感的扩展身份认证系统,系统分为人脸、语音、身高和手势4个认证环节,较好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并实现了非接触交互体验。系统基于微软的Kinect设备实现,通过对骨骼追踪、图像识别等技术的整合和开发研究,设计了多种手势动作识别算法、人脸信息比对算法、身高识别算法、多手势随机组合分发算法和防范入侵者的入侵检测模块,系统经过测试证明认证准确可靠,可运用于多种环境的身份认证,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使用便捷、操作直观。  相似文献   

10.
肖剑  董威  邵强  林峰  许文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1,38(11):131-140,166
基于心脏信号的生物识别技术是目前生物识别的重要研究方向,对基于心脏信号的身份识别技术以及用于身份识别的各种心脏信号及其产生的机理进行介绍,并对心脏信号的采集形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多种基于心脏信号的身份识别技术步骤和分类算法的比较,对基于心脏信号的身份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曹辉  曹礼刚  简兴祥 《计算机工程》2007,33(11):184-186
传统的身份识别系统利用单一的生物特征作为依据,在复杂背景下,系统性能往往会大幅下降。基于数据融合的多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技术可以提高生物识别系统的准确率等性能。该文利用特征脸和矢量量化方法建立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两个子系统,在决策层用神经网络融合子系统的输出来进行身份识别。实验证明该方法比单个子系统识别率高,在噪音环境下,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研究Σ型基于属性身份识别与Σ型基于身份身份识别的关系,提出 Σ型去中心基于属性身份识别的一般性构造方案.该方案利用平滑秘密共享方案,将Σ型基于身份身份识别方案转换成Σ型去中心基于属性身份识别方案.利用归约方法,证明了该方案的安全性.通过所提出的构造方案,给出一个Σ型去中心基于属性身份识别实例,并将其与已有的Σ型基于属性身份识别方案进行效率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数据长度和计算开销两方面都更有优势.提出的方案是去中心的,克服了单个属性机构系统的瓶颈问题和安全弱点,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以前许多文章曾介绍过一些基于手写体的书写人身份识别技术,其中多数都假设所写的文本是固定的。本文中,我们试图通过一种自动的不依赖文本的书写人识别听新颖算法,来消除这种假设,假定不同的人手写体存在明显的区别,我们采用一种综合方法,它基于纹理分析,每个人的手写体都被看成一种不同的纹理。原则上,我们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标准的纹理识别算法(例如:多通道伽柏滤波器方法)。在对40名书写人的1000份测试文档的分类中,测试结果非常令人满意,识别率最高达到了96%。  相似文献   

14.
生物特征识别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传统的身份鉴别手段和现代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产生背景进行了综述,介绍目前典型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基于个人生物特征融合的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生物特征信息保护问题,强调了生物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RFID是一种射频识别技术,不要求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互相接触或建立连接。提出一种基于RFID的用户身份识别管理系统,采用RFID模块配合WPF编写的软件系统和SQL数据库,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智能机器人系统对语音交互功能的实际需求, 在DM-B200开放式机器人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语音信息的说话人身份识别功能和语音指令识别功能. 为了准确识别特定说话人的身份, 采用了矢量量化的识别方法, 而为了提高机器人语音控制的实时性, 语音指令识别采用了动态时间规整的方法. 应用结果表明, 所设计的语音识别系统达到96%以上的综合识别率,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马欢  胡珊娜 《福建电脑》2008,24(11):39-39
身份识别是电子商务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签名技术的特点和签名过程,然后分析了各种生物识别技术的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技术,最后总结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身份识别技术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Wi-Fi感知凭借低成本、非接触式、不受光照影响、隐私性更好等优势,成为人机交互的新兴研究方向.目前,Wi-Fi感知研究已从目标定位扩展到动作识别、身份识别等领域.以人体身份识别为例,对Wi-Fi感知技术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首先,对Wi-Fi感知技术的发展历史及优缺点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介绍了与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相比,利用Wi-Fi信号进行身份识别的优势;其次,详细介绍了Wi-Fi感知身份的基本流程,其中包括信号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身份识别4个步骤,并具体介绍了每个步骤具体的操作过程;然后,从步态与手势两个方面对现有的Wi-Fi感知身份研究成果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和分析;最后,针对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多人身份识别与迁移学习.  相似文献   

19.
随着融合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多种目标身份识别算法,但是目前目标身份识别算法评估的研究相当有限,也还没有形成一种完整的、通用的评估理论.因此算法评估成为目标身份识别技术中一个蕈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对目标身份识别算法进行定量评估,提出了一种适合战场应用的评估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种目标身份识别算法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以满足现代战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黄向红 《A&S》2007,(7):146-148
最近,深圳爱迪尔集团与美国FingCard公司联手推出了全球首张生物学身份识别卡——指纹卡,而生物学身份识别卡则成为2007年各行各业的关注焦点,包括IT行业、生物识别行业、智能卡行业、安防行业、安全保密、身份识别等,指纹卡技术瞬间成为技术发展的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