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存在故障电流特征不明显、阈值整定困难和故障选线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无阈值的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CEEMD)与样本熵的故障选线方法。通过研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暂态特性,选定震荡和衰减特征的高频分量作为观测对象,提出基于CEEMD算法的高频分量快速提取方法及故障表征策略,探究基于高频分量的样本熵作为无阈值选线判据的可靠性。模拟建立多场景扰动下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不同线路位置、故障合闸角、接地电阻和消弧线圈补偿度等工程场景下应用的可行性。其中,所提的算法能够实现仅采集半个周期电流的快速故障选线,并且该方法无需设置阈值,不受系统不同运行方式影响,易于多场景故障选线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分析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零序测量电流分布的基础上,将消弧线圈补偿电流融入小电流接地选线计算和判断中,提出了一种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基于单相接地故障综合工频稳态量分析的选线算法.同时利用MATLAB建立了系统模型,并对单相接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证明了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保护裕度.  相似文献   

3.
在 6~ 35kV供配电系统 ,中性点经过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接地的谐振接地方式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 .分析了这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电压电流的特点 ,指出了传统的基于零序电流的选线原理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应用“S注入法”来解决其接地选线与定位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导出了有关公式和算法 ,研制出了相应装置 .  相似文献   

4.
“S注入法”选线定位原理在谐振接地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35kV供配电系统,中性点经过自动跟踪补偿的消弧线圈接地的谐振接地方式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分析了这种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电压电流的特点,指出了传统的基于零序电流的选线原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应用“S注入法”来解决其接地选线与定位问题的原理和方法,导出了有关公式和算法,研制出了相应装置。  相似文献   

5.
针对智能复合型接地选线的原理、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配电网在接地选线上的要求及特点,解决了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补偿后配电网在单相接地选线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流系统选线不准确的问题,从零序暂态电流特性入手分析了零序暂态电流呈容性的特征频带SFB,提出利用小波变换提取SFB频段内暂态零序电流电压,实现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判别。  相似文献   

7.
江汉油田供电系统所属的王场变电站和广华变电站35kV系统中性点安装消弧线圈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诸多问题,不能正常运行。研究发现原消弧线圈控制器存在设计缺陷。改造该接地系统,选用了技术成熟的可靠产品,并对选用的产品进行了必要的改进,改造后达到了自动跟踪补偿、减小接地点残流、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目的,王场变电站还实现了故障时精确选线功能。  相似文献   

8.
长沙地区配电网接地方式现状及改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长沙地区10 kV配电网现有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及现有的接地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造方案:在长沙重负荷的城区将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造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在城乡结合部仍保留现有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实譬中应根据系统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消弧线圈装置。本文分析了配电网中消弧线圈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及在工程实际中消弧线圈、接地变压器等设备的相关技术参数的选择要求。  相似文献   

10.
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可借电阻接地之长弥补消弧线圈接地之短,有效地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使正常运行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不致过大。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利用计算机对消弧线圈进行控制,使其根据电网总电容电流的大小自动跟踪补偿,改变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3~60kV小电流接地系统广泛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及中性点不接地等小电流接地方式。本文针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定位这一问题,利用单相接地后的负序电流实现了选线和定位。单相接地后负序电流较零序电流特征显著,本文充分利用故障后的负序电流,通过计算各FTU处相关的负序电流,达到故障选线与定位的目的。文末用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及其自动跟踪补偿原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及其自动跟踪补偿原理,该消弧线圈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消弧线圈的模式,将传统的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三相五柱式消弧线圈采用可控硅调节付边电感电流的方法,实现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的自动跟踪补偿.该消弧线圈不仅在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前能自动跟踪到全补偿状态,而且在接地故障期间仍能自动跟踪电网电容电流的变化,始终使接地电流最小.  相似文献   

13.
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时各电流分布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年来出版的“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时电容电流的分布情况”不但没有直观反映出消弧线圈使接地电流减小的作用,而且还存在不妥之处.本文对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时各电压电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纠正其不妥之处,直观反映了消弧线圈,使接地电流减小的补偿作用,完善了补偿电网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单相接地电网的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检测和补偿的原理解决子补偿与选线之间的矛盾,并研制出补偿与选线双功能动态模型装置,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接地变压器式消弧线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全新思路的消弧线圈,它用磁路将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溶为一体,具有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双重功能,特别适用于按电网电容电流自动跟踪调谐的场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低阻抗接地运行方式的对比,分析了不同接地方式在实际配电网系统运行中的优缺点,指出以架空线路为主和架空、电缆混合使用的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大、中城市以电缆为主的配电网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配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的特点,并针对配网建设与改造中的不同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能量法小电流接地选线原理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本文提出了一种小电流接地选线的新原理,利用接地后零序电流和电压构成能量函数,由能量函数的方向和大小判别接地线路。该原理适用于经肖弧线圈接地系统,并且不受负载谐波源和暂态过程的影响,从而面在理论上传统方法选线准确率低的问题。EMTP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结论是正确的。本文还对能量法接地选线原理在数字式接地选线装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调容式消弧线圈是对调匝式 (即调感式 )自动跟踪消弧线圈研制、应用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的自动跟踪消弧线圈 .经过 1a多的运行 ,证明其性能优良 ,运行可靠 ,补偿精度高 ,响应速度快 .尤其可利用残流增量法选线 ,大大提高利线率 ,较好地解决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引起弧光过电压及选线两大难题 .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 kV城市电缆配电网出现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增大以及接地后过电压问题.研究适合20 kV配电不同网络结构的中性点接地方式.通过对20 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电阻接地3种方式进和接地故障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系统参数分析,并与10 kV配电网接地方式相比较,说明20 kV配电网接地方式应用范围,当系统电容电流小于10 A时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当系统电容电流在10~15 A之间时可采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当系统电容电流在100~1 000 A之间时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算例分析表明20 kV电缆配电网宜采用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