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县城人口需水预测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SL367-2006)以及《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综合比较确定。结论表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重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室外给水设计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及工业永久性给水工程设计,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针对永定区供水规划设计的特点,文章研究了在城乡一体化供水设计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列举分析了两个有代表性的项目设计思路,在考虑当地用水习惯、农村人口比例和基础设施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引入智能水务管理理念,制定工程规划方案和施工参数,使永定区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小城镇基础设施也随之快速发展.在小城镇给水工程规划设计中,给水管材的合理选用尤为重要.然而在小城镇市政管网建设中存在盲目套用大中城市管材类型的现象,造成给水工程设计、施工的不合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各种市政给水管材的特点以及在小城镇中的适用性,推荐优质、符合小城镇管网特性的给水管材.  相似文献   

4.
马悠怡 《给水排水》2008,34(5):22-25
目前浙江省小城镇建设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然而在进行小城镇给水工程规划中存在盲目套用大中城市建设标准指标的现象,造成规划设计的不合理。主要针对浙江省小城镇用水量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分析各类用水量的预测方法,以此在进行给水工程规划时合理确定水量规模。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成都水问题与治水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渭忠 《四川水利》2001,22(2):19-21
21世纪成都市面临着缺水、洪旱灾害、城市化带来的治水管水变化、保护水土资源等问题,成都水利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以下治水方略:城乡供水体系建设,开源与节流并举;防洪体系建设,改造与适应并重;生态体系建设,治理与管理结合;水务一体化建设,改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陶宏 《中华建设》2009,(10):40-41
21世纪是人类城市的世纪,城市化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建设大都市圈和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鄂州市紧邻特大城市武汉,国土面积1593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其中主城区人口40万,2008年工业化率46%,城镇化率56%,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7.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源 《给水排水》2002,28(6):87-95
给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用于指导设计、施工和验收 ,将与给水排水专业有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列成体系表 ,编辑出目录 ,以供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热点之一,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实现BIM理念的问题.阐述了BIM设计的理念、应用,并对建筑给水排水的BIM设计从设计突破、设计进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洪宇 《山东水利》2016,(4):49-50,54
介绍了广饶县现有城乡供水情况,针对当前广饶县城乡供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广饶县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兴开发区.开发区的给排水工程规划及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结合工作实践,就重庆市A、B两个较具特点的开发区进行一些探讨,提出新兴开发区给水干管的设计可采用3~5年设计年限;排水管网的建设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相似文献   

11.
江明 《中华建设》2012,(8):72-73
正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民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条件,提高城镇化水平,合理统筹城乡一体化,河北省相应出台了《县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导则,使其成为县域镇村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村水利建设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投资机制及模式不合理、干旱综合治理机制不完善、农民自我管理不足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自然增长、城镇化、旅游发展、农村“空心化”带来的供水压力和挑战。为此,需要实施贫困地区、山区水利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城乡一体化水利投资机制、干旱治理机制、农民参与管理机制,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费县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以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管理运营、机制创新、服务保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投资规模的不断增大,由政府主导的投资方式带来的项目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该文结合福建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融资经验,以供水工程水质达标、良性运行为目标,探讨适宜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投融资模式,以拓宽工程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可供省内市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梳理城镇生活排水管理面临的困难、总结推广污水灌溉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水污染控排建设生态灌区的理念、思路与措施,分析了实现城乡一体化水污染控排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推动实施城乡一体化水污染控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结合新的《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件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营市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工程进行全面调研,针对东营市城乡供水的现状、工程规划和建设成效等,结合本地实际,打造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城乡供水保障工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泵及泵站工程是关系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城乡给水排水、农业灌溉、防洪排涝等领域。主要阐述了贵州六盘水双桥供水工程一级泵站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传统村落正面临"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挑战。如不及时加强保护,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古村落乡土建筑,随时面临着被"拆、迁、整、改、并"等危险。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均对农村供水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供水事业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挑战、新抉择。总结了江西农村供水发展历程以及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实施新时代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必要性,明确了实施新时代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