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活性染料染色进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心远 《上海染料》2002,30(5):5-13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活性染料染色的进展,从活性染料染色的一些基本性能出发,分析了活性染料的低盐染色、受控染色、中性固色、深色品种染色、坚牢品种染色以及新纤维、非纤维素纤维和多组分纤维纺织品染色的理论、工艺、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锦纶66微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条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人成  杨荣 《染料与染色》2005,42(1):35-38,14
采用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锦纶66微纤维染色,详细讨论了染色温度、染浴pH值、染色和皂洗方法对染色深度和固色率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对染色条件的敏感性。活性染料对锦纶66微纤维的染色深度、固着率和固着效率受温度、pH值、染料母体结构和活性基的影响很大。毛用活性染料更适合于锦纶66微纤维的染色,普通乙烯砜硫酸酯及乙烯砜硫酸酯/一氯均三嗪染料可有选择性地加以使用,毛用活性染料合适的染色pH值约为4,其它染料适用的pH值因品种而异。采用酸性染色或先酸性后碱性的染色条件均可,后者的优点是固着效率高,但染色深度未见提高染色后采用碱性条件皂洗有利于染色深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双官能团活性染料(毛用活性染料和棉用活性染料)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固色pH值、固色时间和固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乙烯砜型棉用活性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过程和染色效果与毛用活性染料相近,在其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下可以代替毛用活性染料。其最佳染色工艺为:pH=3~4,40℃下入染,固色条件为pH=6~7,95℃下保温染色90分钟;双官能团棉用活性染料上染羊毛纤维的过程中,亲核加成反应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世界染料与染整工艺科技创新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根据染料母体的生物相容性论述了非诱变性染料和仿生染料在纺织纤维着色中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实现高固色率活性染料的有效途径以及通过交联染色方法实现染料与纤维近100%化学结合的可行性;介绍了环境友好染色新工艺,活性染料无盐染色,还原染料和硫化染料生化法还原或电还原法染色,非水溶剂染色以及喷墨印染技术。  相似文献   

5.
蔡玲 《染料与染色》2005,42(3):23-25,56
用B-型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质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过程中温度、盐类、碱剂、浴比等诸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用于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具有很好的得深性,鲜艳度和染色牢度,是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用的首选染料。  相似文献   

6.
《化工进展》2005,24(6):585-585
大连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开发的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方法与无盐染色助剂制备技术日前获得成功。据悉,利用该技术制得染色纤维的染色深度、染色牢度、手感、总成本等较传统有盐染色纤维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现代活性染料与分散染料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荣圻 《染料与染色》2007,44(1):5-18,40
近年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的发展因受相应纤维大幅增长的关联,产量和品种开发均列第一、二位.本文就这二类染料进行详细评述.近十年活性染料的新发色母体和活性基没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引入取代基改善染色性能的结构修饰和商品化技术成为活性染料发展重点.分散染料则以开发杂环型分散染料为重点.本文所列染料分子结构均为近年开发的品种,许多是鲜为人知的.  相似文献   

8.
宋心远 《上海染料》2008,36(4):1-14
本文首先从活性染料染色的理念作了回顾,从回顾发生共价键结合的简单结构的活性染料开始,到不仅形成一个共价键,染料与纤维还发生较强分子作用力和形成多个共价键结合的染料染色,以及近年来开发的活性交联染色和聚合染色的发展过程;文章后面较全面介绍了活性染料染色的一些新技术,特别是一些生态和清洁染色技术,主要包括:低碱和中性染色;低盐和无盐染色;低温和冷轧堆染色;湿短蒸染色;小浴比染色;短流程和一浴法染色; "一次正确和受控染色";交联和聚合染色;非纤维素纤维染色;非水介质染色;染色后水洗、固色和水循环利用,以及多功能性染色等.  相似文献   

9.
生态纺织染料及染整工艺近期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环境安全的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蛋白质纤维用染料聚酯纤维用染料以及天然染料的近期进展:还介绍了活性染料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的环境友好染色新技术以及环境安全的还原剂和氧化剂。有14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KE型活性染料在苎麻纤维浸染中的应用工艺,讨论了促染剂、固色碱剂、固色时间、温度及后处理条件等。KE型活性染料是提高苎麻染色质量的较理想染料。  相似文献   

11.
《广东化工》2021,48(15)
棉纤维因其优良的吸湿性、易染色性等而广受欢迎,而活性染料因其色谱齐全、颜色鲜艳、牢度优异等成为了棉纤维染色中应用最广泛的染料。传统的活性染料染色需加入大量的无机盐以增大染料在纤维的上染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技术,从棉纤维改性,染料改性,染色工艺优化及染色助剂等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CI活性红195(活性红M-3BE)在6种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竹纤Lyocell以及Modal纤维上的染色性能及其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工艺因素变化(碱剂中性盐温度)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出一个较优的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  相似文献   

13.
探讨自制的阳离子改性丝素蛋白助剂(简称丝改剂)改性工艺条件对大豆蛋白纤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评定改性纤维活性染料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的大豆蛋白纤维,在不加酸和盐的条件下染色时,对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显著改善;而当酸和盐用量达到一定值后,此效果被酸和盐明显的促染作用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潘笑娟  林鹤鸣 《染料与染色》2005,42(3):20-22,62
本文研究了C.I.ReactiveRed195(活性红M-3BE)在6种纤维素纤维棉麻粘胶竹纤Lyocell以及Modal纤维上的染色性能及其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工艺因素变化(碱剂中性盐温度)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并总结出一个较优的纤维素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丙烯腈-蚕蛹蛋白纤维和蚕丝混纺的染色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丙烯腈-蚕蛹蛋白纤维和蚕丝混纺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选用发色性好和鲜艳度高的阳离子染料MaxilonSL系列和活性染料CibacronFN系列来染色,采用两种套染方法,并对其染色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胡麻纤维的特性,探讨了胡麻粗纱染色前处理的工艺要求。重点讨论了胡麻粗纱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的选择及染色时的注意事项,意在为胡麻纤维染色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了不同类型的活性染料,在不同浓度下对莫代尔纤维进行染色,分析了它们染色特性值的差异,并对纤维结构及染色性能进行了探讨,从而选出了更适合莫代尔纤维染色的染料.  相似文献   

18.
以纤维活化改性法使纤维素纤维染色的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ewis  DM 张壮余 《染料工业》1994,31(3):44-51,2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为活性染料在纤维素纤维染色方面的成就,研究工作最多的工作之下是纤维的改性,使之具有反应性,本文介绍了几种使纤维活化的方法,它们具有减轻染色污水排放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季铵型阳离子活性染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刚 《染料与染色》2005,42(1):10-14
本文综述了季铵型阳离子活性染料的理论与实践纤维素纤维在染浴中解离出羟基负离子,阳离子型活性染料在静电作用下吸附,提高了活性染料的亲和力和直接性,这种作用正是普通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无机盐所起的作用,因而阳离子型活性染料在染色中可大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无机盐,并可以大幅度提高染料的固色率,降低印染成本,缩短和简化印染流程,大量降低染色废水的排出。阳离子型活性染料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阳离子在活性染料分的母体上,另一类是阳离子在活性基上。染料中阳离子主要有芳胺类季铵盐和脂肪族季铵化合物:染料的的化学结构类型主要是偶氮类、蒽醌类和杂环类,其合成方法与普通活性染料大同小异阳离子型活性染料是普通活性染料性能改进与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有25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0.
该文主要分析了毛用活性染料在锦纶织物上应用的相关性能,包括上染率、皂洗牢度、汗渍牢度、摩擦牢度等.研究认为,德龙素系列毛用活性染料在锦纶纤维的中、浅色染色加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