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在检验验收中枪弹散布密集度的测试方法,经过对比与分析测试方法、样本数量及测试条件,提出了对枪弹散布密集度指标合理和明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型枪弹外弹道飞行稳定度和其对外弹道精度的影响分析,得出了该弹在设计中影响其散布密集度的主要因素,对改善该弹的散布密集度的适应性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霰弹枪喉缩对霰弹散布密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际射击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不同喉缩对7号半霰弹散布密集度影响。与无喉缩相比,有喉缩可以增加霰弹的散布密集度,喉缩值越大,霰弹的散布密集度越高,因而全喉缩对应的霰弹散布密集度最大。全喉缩对应的霰弹散布密集度几乎是无喉缩的两倍。  相似文献   

4.
弹着点散布因素与密集度试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密集度试验无法区分火炮、弹丸、装药等各分系统对密集度综合值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影响弹着点散布因素的系统分析,归纳了火炮、弹丸、装药各分系统对密集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密集度试验时应测试的参数和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轻武器榴弹射击密集度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蒲利森  徐酉亮 《弹道学报》2017,29(4):48-51,75
为研究确定轻武器榴弹射击密集度的试验方法,结合轻武器榴弹鉴定试验时的操作实际,对气象条件、弹丸初速、射角、弹道系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影响轻武器榴弹射击密集度散布变化的关键因素。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建立了方差检验模型,对有关产品在不同状态下的密集度散布方差进行了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弹温对密集度散布没有影响,而分组试验能够消除偶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保证试验条件的一致性,建议密集度试验采用在标准温度下分3组进行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维增程修正弹的地面密集度是评价修正效果的重要战技指标,其试验方法与常规弹药射击密集度试验明显不同。依据一维增程修正弹的修正原则,利用落点散布的正态分布特性与双侧100a百分位点,确定密集度试验边界最低可接受值以及最佳“调节裕量”,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到最佳“调节裕量”随密集度的变化规律,为靶场进行一维增程修正弹密集度试验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影响火炮地面密集度的因素有初速散布、射角散布、弹道系数散布、偏流散布、纵风和横风散布.运用密集度计算公式,计算弹道系数C等于0.4、射角θ0等于45°时地面密集度随初速的变化;弹道系数C等于0.4、初速v0等于800 m·s-1时地面密集度随射角的变化.运用求误差比重的方法计算初速散布、射角散布、弹道系数散布、偏流散布、纵风散布和横风散布等占地面密集度的比重.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地面密集度随射角和初速的变化规律,以及各因素占密集度的比重随射角和初速的变化规律,计算不同密集度下的首发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8.
动静不平衡度对旋转火箭弹散布影响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旋转火箭动弹,静不平衡度的测试,修正及密集度试验,获得了动静不平衡度的分布规律,量值大小及其对该类火箭弹散布的影响规律,经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证明了动静不平衡度都是影响旋转火箭的弹散布的主要因素,并为今后的火箭弹设计,生产及散布理论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武器弹药密集度试验的成本投入,得到密集度试验最优用弹数量,利用蒙特卡洛抽样模拟法,对一定弹药总发数在不同组数分组试验与不分组试验时的密集度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不同试验样本总量,按不同分组方式及不分组方式进行抽样模拟,得到了总体散布参数估计值的均值、方差和相对误差,以及分组试验时各组密集度中极大值和极小值之比的最大值、均值和方差。对比分组试验模拟结果与不分组试验模拟结果发现:试验弹药总发数一定时,分组数越多,密集度估算误差越大,密集度估计值的无偏性越差,不分组试验可略微提高密集度的估计精度,但改善并不明显。为了将气象等随机因素对密集度估计的影响计入考虑,密集度试验应分组进行。  相似文献   

10.
霰弹的散布一般是用散布密度、散布中心和散布均匀度这三个概念来描述。霰弹的散布密集度也叫射击密集度,简称散布密度,是指在风速小于3m/s的靶场条件下、在规定射距(35m)的黑色圆环靶板(直径为750mm)上和规定直径的圆(圆心为瞄准点、直径一般规定为750mm)内所能包容的最大命中弹孔数与所发射弹丸总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信箱     
问:苏联的5.45mm、北约的5.56mm和我国的5.8mm三种步枪弹在散布密集度、杀伤威力、侵彻效果和有效射程几方面性能综合比较,哪种最好? 北京 任静酝 答:这三种小口径枪弹的性能各有所长,很难定性哪种最好。先看看它们的基本参数:全弹及弹头质量,5.56mm弹和5.8mm弹相当,5.8mm弹略重一点,5.45mm弹最轻,比另两种弹轻18%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数值模拟法对一些主要误差源影响无控火箭散布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弹道参数计算采用六自由度刚体弹道方程,误差源参数采用蒙特卡洛法产生。分析结果表明静不平衡度也是产生散布的主要因素,各误差尖折数学期望值对密集度指标有很大的影响。最后利用立靶密集度试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旋转稳定子母弹子弹药的散布精度,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开舱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旋转稳定子母弹飞行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建立子弹药全弹道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子弹药落点散布情况进行仿真分析。针对母弹飞行过程中开舱点前某位置处弹道诸元实际值与理论值的误差,通过仿真计算以分析各误差值对子弹药落点散布的影响。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一种修正开舱点的母弹自适应开舱方案以提高子弹药落点散布精度,并推导出适合旋转稳定子母弹的开舱点修正公式。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将子弹药落点散布的横向密集度提高26.3%,纵向密集度提高53.8%.  相似文献   

14.
身管直线度误差对弹丸初速跳角散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因素,制订身管设计和制造的技术条件,根据实测的身管直线度误差和炮口角偏差,以计算机数值仿真技术为手段,分析了身管直线度误差导致的弹丸初速跳角散布大小及其对火炮最大射程地面密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弹丸初速跳角散布在-2~2 mrad范围内,这导致最大射程地面密集度由1/500降低为1/491;火炮初速跳角散布不是影响火炮最大射程地面密集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在战术技术论证阶段较准确地估算射程与密集度的方法。在外弹道设计阶段合理地解决增程与射弹散布的矛盾,正确选择减阻方法.使增速法与减阻法合理匹配,使设计的火炮系统具有良好的射程与密集度综合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指出射手与土壤相互作用等效支撑点的位置是一个模糊量,推出其隶属函数,导出了总散布的密集度公式。  相似文献   

17.
指出射手与土壤相互作用等效支撑点的位置是一个模糊量,推出其隶属函数,导出了总散布的密集度公式。  相似文献   

18.
高射击精度是每一个武器装备系统主要指标之一。本文先介绍了四光幕光电立靶密集度测试原理,利用四光幕交汇法即可测得靶上与的相应值;接着对发射和接收器件的选取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测量精度。经试验验证该测试系统安全能满足目前枪弹产品检验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动不平衡机测出弹体的偏心角度和质量,通过对弹体进行质量补偿,达到消除弹体旋转的离心力引起的质量偏心,恢复满足质量偏心平衡的要求。但每发弹的质量偏心量都是不同的,在大量生产中难于用计算方法调整,通常用计算找出补偿件的偏心角变化规律,确定补偿件的质量,编成表格,查表操作既简便、又快捷。通过采用质量补偿方法与非补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火箭散布密集度有较大的提高。质量补偿方法是改善和提高大口径无控火箭弹射击密集度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采用首发浮动技术的榴弹机枪(GMG)的动力学特性,建立GMG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20连发动力学计算。通过动力响应研究了浮动参数对射击密集度的影响。采用外弹道理论计算了20连发射击密集度,并与实验值进行比较,对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了浮动参数对武器架座力及射击密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仿真计算模型可以有效预测GMG射弹散布,并可通过合理匹配浮动参数达到提高武器射击密集度、降低武器后坐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