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Ca(OH)2-H3PO4体系合成羟基磷灰石粉末,研究了原料粒度、pH值、磷酸滴加速率、反应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煅烧温度对合成粉体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方法对合成粉体的组成、颗粒形貌进行表征。用Nano Measurer软件计算粉体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Ca(OH)2原料粒度在75~100?m区间,反应物浓度为0.15 mol/L,磷酸的滴定速率是8 mL/s,pH值大于7.5,在0℃反应6 h后,前驱体经过750℃煅烧后可获得纯度、结晶度、分散性和颗粒度均较好的HA粉体。  相似文献   

2.
以AlCl3.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获得前驱体,1100℃煅烧1.5h,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用XRD、TEM、BET及电子衍射等进行表征,通过对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研究了不同pH值、分散剂及其用量对纳米α-Al2O3粉体悬浮液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物为α-Al2O3,颗粒粒径为20nm~30nm,粒子尺寸分布较均匀,比表面积为66.32m2/g;悬浮液的分散性能受到pH值、分散剂种类及其加入量的影响,找到了制备高分散的、稳定的α-Al2O3悬浮液的最佳pH值及PEG10000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王超  张振忠  江成军  曹娟 《铸造技术》2007,28(5):614-617
通过对直流氢电弧蒸发法制备的纳米铁粉Zeta电位的测量,选用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2类分散剂,分别研究了油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3种分散剂对纳米铁粉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时间、分散剂加入量及pH值对分散效果影响显著,随着超声时间和表面活性剂加入浓度的提高,粉体分散效果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VP和油酸对纳米铁粉的分散效果较好,分散剂分散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PVP>油酸>SDBS;推荐最佳分散工艺:无水乙醇作为溶剂,超声功率560 W,超声时间15 min,pH等于10,PVP加入量4%.  相似文献   

4.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ITO粉体。制备过程中,分别将NH_4Cl-NH_3H_2O、(NH_4)_2SO_4-NH_3H_2O和NH_4AC溶液作为缓冲溶液,保持反应过程中pH值基本不变。采用可溶性淀粉、PVP、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分散剂。借助XRD、TEM、BET及四探针电阻仪,研究缓冲溶液和分散剂对制得粉体的物相、形貌、分散性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缓冲溶液制备出的粉体为单相In_2O_3粉体。采用NH_4AC作为缓冲溶液,用淀粉作为分散剂,当pH值为6~7时,所制粉体的粒径在10 nm左右,颗粒为立方体形,粒度均匀,分散性能好,电阻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在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钴铬钼(CoCrMo)复合粉的基础上,通过测定粉体在去离子水介质中的pH值-Zeta电位图,选用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两类分散剂,较系统研究了不同超声时间和不同分散剂加入量条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三乙醇胺(TEA)、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司班-80(STAN-80)、六偏磷酸钠(SHMP)五种分散剂对粉体在水介质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钴铬钼复合粉在不同pH值水介质中带负电荷,其最大Zeta电位值位于pH=9位置;超声时间及分散剂加入量对分散效果影响显著,随着超声时间和表面活性剂加入浓度的提高,粉体分散效果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HMP对纳米钴铬钼粉体的分散效果较好,不同分散剂分散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依次为:SHMPSTAN-80CTABPVPTEA。推荐该粉体在水介质中较好分散工艺为:pH值等于7.4,超声功率560 W,超声时间20 min,SHMP加入量3%。  相似文献   

6.
前驱体-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前驱体碳酸铝铵.研究表明,反应物的滴定方式、滴定速度、反应物配比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等因素对前驱体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铝粉体,并用XRD,DTA-TG,TEM,BET等测试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前驱体碳酸铝铵在1 200℃,1 h煅烧后可完全转变为团聚程度较小,长度为100nm~200nm、宽度为5 nm~10 nm的呈纤维状的纳米α-Al2O3粉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Pr掺杂量,即Ce1-xPrxO2中的x值(0.01≤x≤0.50),以Ce(NO3)3·6H2O,Pr6O11为主要原料,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在247℃~291℃点火,合成了具有纳米晶粒的粉体,其晶粒尺寸在12nm~41nm之间.采用DSC,XRD,SEM测试分析手段,研究了Pr掺杂量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粉体为萤石型Ce1-xPrxO2固溶体,不同的x值对反应物着火温度、产物晶型结构及形貌和晶粒尺寸均有影响.改变x值对反应物点火温度影响不大,产物晶型结构均未发生变化,为均一的萤石型结构.掺杂后Ce1-xPrxO2粉体的晶胞参数与未掺杂的CeO2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说明Pr进入CeO2晶格形成Ce1-xPrxO2置换固溶体.改变Pr掺杂量,颜料晶粒粒度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以分析纯的NH4Al(SO4)2和NH4HCO3为原料,选择合适的溶液浓度、分散剂及pH值,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得到NH4Al(OH)2CO3前驱体化合物.前驱体在1100℃下煅烧1h,得到粒径为80~100nm的超细α-Al2O3,Al2O3颗粒基本上呈球形,粒度均匀.研究了溶液浓度、分散剂及pH值对前驱体化合物颗粒细度的影响,用XRD法对前驱体化合物及其煅烧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化,对Al2O3多晶转变与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用SEM对Al2O3粉体的形貌、大小进行了表征.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便宜,综合成本较低,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在镁合金AZ31B表面采用同相反应法制备了Al2O3基纳米复相陶瓷涂层,采用机械合金化(MA)制备了超细粉体,对粉体的相组成及粒度进行了测试,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在MA后粉体的粒度接近纳米级;热固化后涂层中有Al2O3、TiB2、MgAl2O4、Zn6Al2O9和Ti3B4新相产生;涂层具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400℃耐热冲击达35次以上.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铜的制备及其在水介质中的分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出了粒径分布较窄,纯度高,平均粒径为47.5nm的纳米铜粉,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通过沉降法研究了超声时间,分散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加入量,以及pH值对纳米铜粉在水中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wt%Cu-H2O纳米胶体中,超声时间20 min使其分散稳定性最佳;在10wt%Cu-H2O纳米胶体中加入2wt%的CTAB做分散剂,超声时间20 min时,粒子分散效果较好,稳定性最佳;调节pH值在8.80左右时,Cu-H2O纳米胶体的分散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