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硬质合金热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利群 《热处理》2002,17(2):1-6
综述了硬质合金热处理研究进展,普通硬质合金可通过淬火回火处理,渗硼碳及硼-镧共渗化学热处理,双重淬火回火处理,真空热处理,离子注入,激光热处理来提高其抗弯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钢结硬质合金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淬火回火工艺,渗硼和硼-硫共渗化学热处理来提高合金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热疲劳抗力,从而达到提高硬质合金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第工卷 织研究 gp—C合金的组织稳定性 综 述10 g亚稳定的卜C合金的变形和断裂机制1 钛工艺模型 11 具有针状。显微组织的Ti—6AI—4V合金2 现代合金和加工 断裂和断裂韧性性能3 钛合金的合金理论和相变12 热处理对Ti—SAI—2.$nELI铸造钛合金4 表面和高温效应 低温机械性能的影响5 海绵钛和钛锭坯生产中的现时特点13 双态组织钛锻件使用性能的最佳化6 以应用的新观点看材料科学和钛生产问14 富卢的a一p钛合金SP—700的显微组织 题 和机械性能关系 15 BT4—1钛合金的开发 显微用织和性能 16 #对Tillsel:al 215机械性能的影响7 钦…  相似文献   

3.
钛及其合金的低耐磨性使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钛及其合金的表面强化,提高其耐磨性具有重要意义。激光渗入合金元素,是提高表面强度很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本文研究了在试件表面涂刷含B_4C与Cr之混合物的糊状渗剂进行激光合金化时,钛合金BT_3表层结构的特点。 激光处理采用“HBAHM”-15脉冲激光  相似文献   

4.
钛合金之所以价格较高不仅是因为钛本身的价值较高 ,而且还由于使用了一些稀贵的 β稳定剂作合金元素。最便宜的 β稳定剂是 Fe,俄罗斯的一些传统钛合金中加入了少量的 Fe,如 AT类合金、BT3-、BT2 3、BT2 2等。其它国家的钛合金以前很少用 Fe作合金元素 ,因为钛与铁可能形成共晶而降低合金的塑性和耐热性。但还是有一些 α+ β的钛合金添加了 Fe,如 Ti- 6 Al- 6 V- 2 Sn- 1 .7Cu-1 .7Fe,Ti- 5Al- 1 .2 5Fe- 2 .75Cr,Ti- 5Al-2 .5Fe等。一些含 Fe的近 β合金 ,如 Ti-1 0 V- 2 Fe- 3Al,Ti- 8Mo- 8V- 2 Fe- 3Al,Ti-6 .8Mo- 4.7…  相似文献   

5.
对柴油机球墨铸铁曲轴和合金铸铁导套采用氨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在570℃氮碳共渗4~5 h。测定了经过和未经过氮碳共渗处理的曲轴的疲劳性能和导套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经氮碳共渗的曲轴的疲劳强度较未经氮碳共渗的曲轴高46%;经500 h的耐久试验后,经过氮碳共渗的导套的最大磨损量仅为0.01 mm,其耐磨性与未经氮碳共渗的导套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董笑鹏 《模具工业》2012,38(10):64-67
研究了一种滴注式甲酰氨低温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论述了经低温碳氮共渗热处理后4Cr5Mo SiV1钢热挤压模的使用效果,介绍了低温碳氮共渗相变状态图及相变过程、低温碳氮共渗工艺、操作过程及质量检验控制等。此低温碳氮共渗工艺可以获得厚9~9.9μm的氮化层ε相,完全能满足铝挤压产品对模具性能的要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刘港  刘静  杨峰  向庆 《金属热处理》2022,47(8):249-256
钛合金由于存在致密钝化膜、极高的氧亲和力和较低的原子扩散系数,表面强化很难实现。但钛的碳氮化物及固溶相具备优异的性能,通过渗氮、渗碳、渗硼、渗金属4种化学热处理技术可大幅度改变合金表层组织结构,提高表面硬度和强度。对钛合金化学热处理常用技术特征、渗层微观组织结构、强化机制及力学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未来化学热处理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表面技术》2007,36(5):87-87
本发明涉及齿轮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中的内氧化组织消除方法,属金属材料表面化学热处理技术领域。本方法采用在气体渗碳剂煤油中,加入6%~8%的CCl4,使共渗炉内的CCl4分解出新生的Cl2,使已形成的合金元素内氧化物还原;在渗碳剂氨气入共渗炉前,先经过硅胶瓶或桶及粒状氯化钙瓶或桶过滤,吸附掉氨气中的残留水蒸汽,再经过5A分子筛瓶或桶吸附掉氨气中的残留氧;  相似文献   

9.
1前言低真空脉冲碳氮共渗可以改善零件表面状况,加速扩散,有效地改善渗层组织,提高耐磨性、疲劳强度,并可使带狭维内壁和盲孔的零件获得均匀一致的渗层,是其它工艺方法所不可及的。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低真空热处理的效果,缩短碳氮共渗的周期时间而又获得较厚的渗层,得到较佳的性能配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多年来,我们利用低真空脉冲多用炉,对工作压力范围,脉冲周期、脉冲时间及共渗温度等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低真空脉冲稀土碳氮共渗的研究。2试验条件与方法2.】试验条件试验中,选用广泛使用的20CrMnTi钢…  相似文献   

10.
本文实验了580~620℃低温电解渗硼工艺,并对其渗硼层的显微组织及硬度进行了分析与测定。渗硼层由FeB和Fe_2B双相组成,HV_(0.01)160~1800。本文还对几种新型模具钢低温电解渗硼与常规热处理、碳氮氧共渗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低温电解渗硼可以显著提高高合金模具钢的耐磨性和抗热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工业缝纫机梭床的低温气体碳氮共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金花 《热加工工艺》2006,35(12):57-58
对20Cr工业缝纫机梭床采用气体碳氮共渗复合催渗热处理的新工艺,该工艺在降低共渗温度、缩短共渗时间的同时,产品能获得更高的耐磨性、表面硬度,废品率由15%~20%下降为5%,热处理能耗降低20%~30%,新工艺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和确立了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的真空热处理及气体氮碳共渗工艺,从而提高了其产品EPN的热疲劳强度、屈服点、断裂韧性和耐热磨损性,充分发挥了真空热处理及气体氮碳共渗的工艺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18Cr4V钢高浓度碳氮共渗后的渗层成份、显微组织、硬度分布、共渗时间对渗层深度的影响以及实际使用效果等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W18Cr4V钢制黑色金属冷挤压摸经高浓度碳氮共举直接淬火 低温回火后,可显著提高其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咬合性能,使用寿命较常规热处理可提高4~5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低真空化学热处理多用炉及其工艺特征,讨论了低真空脉冲式碳氮共渗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和应用表明,在750 ̄840℃进行低真空脉冲碳氮共渗,能够简便可靠地实现硬化层深度0.1 ̄0.3mm和表面硬度≥58HRC的超薄层高硬度碳氮共渗处理。  相似文献   

15.
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的真空热处理及氮碳共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和确立了热作模具钢 4Cr5MoSiV1的真空热处理及气体氮碳共渗工艺 ,从而提高了其推杆 (EPN)的热疲劳强度、屈服点、断裂韧度和耐热磨损性 ,充分发挥了真空热处理及气体氮碳共渗的工艺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1994,(3)
离子渗氮、离子渗碳、离子碳氮共修及多元共渗是当前迅速发展的热处理新技术,它具有渗速快、渗层质量好、变形小、无公害、节能节气等优点,但国内目前仍使用直流电源的方法,它与国外竞相发展的脉冲电源技术的先进性不能相比,最近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首先在国内开发了功率最大的离子渗氮脉冲电源,并已在某些铁路工厂和柴油机厂得到应用。这种电源的主要技术指标为:1.适用脉冲电流为30、300安培2.最高工作电压moo伏,最大脉冲电流50\300安培3.工作频率1000赫4.导电比a变化为30.三心0.85,到温后由a自动调节控温。5.脉冲电源工作稳…  相似文献   

17.
前言钢材表面渗钛,使钛与钢中的碳在钢材表层化合形成一薄层碳化钛,此渗层具有很高的硬度(2000HV以上)、耐磨性、抗咬合性等性能,藉此可成倍地提高工模具及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渗钛工艺是一种强化钢表层性能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外热处理工作者对此十分重视。在前苏联已将固体渗钛工艺应用到机械制造、纺织、造船,石油和食品等众多行业;在日本、瑞典也利用渗钛工艺提高普通碳钢、合金钢及有色合金零件的使用寿命。由于渗钛工艺能获得超高硬度的碳化钛渗层,予计在拉延、挤压和精压用的模具方面,其使用寿  相似文献   

18.
研究和确立了热作模具钢4Cr5MoSiV1的真空热处理及气体氮碳共渗工艺,从而提高了其推杆(EPN)的热疲劳强度、屈服点、断裂韧度和耐热磨损性,充分发挥了真空热处理及气体氮碳共渗的工艺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9.
等离子表面复合渗合金层碳化物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碳钢表面进行W、Mo、C共渗,共渗合金层中W当量质量分数超过10%,含碳量超过平衡碳计算值,碳饱和度达1.6以上,约是一般冶金高速钢碳饱和度的两倍。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共渗合金层中碳化物的结构类型;用电子探针进行微区成分分析,测定碳化物的成分,并计算了碳化物中碳原子与合金元素之间的原子比。结果表明,共渗合金层中的碳化物主要是由合金元素W、Mo和C形成的M6C型碳化物及少量的M2C型碳化物。M6C型碳化物中碳原子与合金元素之间的原子比为1.6~3.2:1平均为2.4。与一般冶金低合金高速钢中的合金元素与碳原子比相比较,范围窄,且偏低。  相似文献   

20.
化学热处理可根据零件使用工况,向零件表面渗入多种单质金属.非金属,其中渗碳、渗氮(氮化)、碳氯共渗应用最广。近年来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品上,渗铝.渗铬、渗铝硅、渗铂铝、渗钻铬铝钇多种合金元素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发展很快.对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