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户外广告设计中符号语境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关晓琳 《包装工程》2014,35(20):102-105
目的探究户外广告设计中的符号语境的构建方法。方法分析户外广告设计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案例,用符号学的原理来分析广告符号与环境的关系,探索户外广告设计中符号语境的构建方法。结论将广告符号与环境结合在一起,能够达到户外广告的理想宣传效果,充分开发广告设计中的元素和符号,能够将广告设计中的美学原理和价值内涵体现出来。同时利用联系等手段,创新性地设计户外广告,能够将户外广告的信息传播功能完美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刘永超 《包装工程》2022,43(24):237-245
目的 面向互动媒体背景下的户外广告,分析其对品牌信息认知的有效性,为互动媒体户外广告信息传播提供方向。方法 以互动媒体、户外互动广告及品牌认知理论为基础,从物理要素、认知要素和媒介要素三个层面构建模型,找到能够有效影响品牌认知度的信息传递影响指标,探讨品牌涉入与户外互动广告的有效路径。结果 明确户外广告互动媒体对品牌传播的影响机制,以及有效提高品牌认知度的主要策略。结论 互动媒体环境下的户外广告是以认知因素为中心进行的社交互动表现,媒体的介入可以提高体验过程中的信息传达,使其互动更具影响力。对各个技术领域和设计方案进行研究,让用户对基于互动媒体的户外广告产生兴趣,并自愿参与媒体互动,从而有效提高品牌知名度。  相似文献   

3.
户外广告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怎样将户外广告与景观进行和谐统一的发展?本文将从户外广告与景观的关系出发进行讨论,对景观与户外广告的联系性进行分析,同时从景观中的户外广告的定位、风格以及结构三方面认证景观与户外广告的和谐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视觉传达设计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在这方面,与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有着本真的不同。该设计采用视觉符号的传播途径,来传播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在使用视觉符号后,使信息传达更简单、更明快,更能被大众所接受。设计师凭借符号转换的方式,传递信息,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在遵循美学法则的基础上,采用简化、概括的方式,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简单。该设计方法不仅降低了抽象事物的理解难度,提高了信息表达的准确性,而且使受众与信息之间更加贴近。本文将主要对四川地方图像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版面设计广泛运用于书刊、报纸、网页、户外广告、海报等涉及到平面及影像的众多领域。好的版面设计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或者加强信息传达的效果,并能增强可读性,使经过版面设计的内容更加醒目、美观。版面设计是艺术构思与编排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体。本文就平面印刷中版面设计的一些技巧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作为与广大平面设计师及印前系统操作人员的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解析包装的符号传播语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分析如何将符号传播更好地运用在包装设计上,从不同视角解释了符号传播与包装设计的关系。指出符号传播在包装设计中如何灵活运用,并对其在包装中的可变性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包装其实是由结构、图形、材料、色彩和文字符号等组成的一个符号系统,设计师通过对这个符号系统中的符号元素进行创新、加工和整合,设计出蕴含各种文化价值的包装。  相似文献   

7.
符号与版面设计之间的架构,版面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传达信息,它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根据我们的创意、想法对视觉元素进行遴选、变换、组合,并进行有机、和谐的组合,使之形成一个特定的信息传达系统,最终通过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形式直观、形象地向受众传递信息。在视觉空间设计中的符号作为一种存在形式,连接着人类、文化、信息。因此,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研究与审视,发掘出更多的符号,从而准确的运用符号学原理来进行版面设计,使设计通过符号中介达到更好的视觉传达效果,进行信息和情感之间的一种的融通。  相似文献   

8.
李芃禹  周怡 《包装工程》2022,43(16):363-371
目的 以普陀山景区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符号修辞视角研究普陀山文创产品中文化和信息的传达,促进普陀山文旅产业发展。方法 首先,介绍普陀山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其次,在对符号修辞概念阐释的基础上,说明符号修辞理论如何为产品设计所用,并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提出符号修辞理论在普陀山文创设计中的应用范围;最终,依据产品语用条件产生的消极修辞构建普陀山文创的设计构思路径,依据修辞格使用产生的积极修辞构建普陀山文创的设计实践路径,并用实例验证所构建设计路径的可行性。结论 普陀山文创设计涉及的符号修辞活动包括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修辞指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修辞格的主动使用,包括符号明喻、隐喻、转喻、提喻、象征5种修辞格的使用;而消极修辞指语境对产品表意的影响,包括文化、历史、场合和用户心理语境综合产生的设计解释和评价两个维度的修辞。符号修辞视角下普陀山文创设计路径的构建,包含设计构思和设计实践两个阶段性路径构建,设计构思路径立足于消极修辞,在普陀山的山海渔文化语境、佛教文化语境、文创产品自身的设计文化语境,以及用户休闲度假和朝圣旅游的心理语境中进行文化研究、产品研究和用户研究;设计实践路径立足于积极修辞,在设计构思路径基础上将文化概念和产品特征以修辞格的喻体—谕旨思维联系起来,最终完成普陀山文创产品设计内涵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谭明铭 《包装世界》2007,(1):78-79,84
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广告广泛地传播关于世界、社会的信息,且大部分是通过图像的表征,即图像符号.广告创意中的图像符号通过视觉形象对广告传播起了独特的作用,我们要明确的区别形象的载体与文字、意义的载体,然后去探讨这些对于说服大众去利用广告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传播品牌文化和产品价值,刺激受众情感欲望,从而产生消费行为.文章结合符号学基本原理和符号神话学理论,通过分析香奈儿五号香水影视广告中的符号体系,探究奢侈品广告中的符号构建体系与符号说服机制,从符号学的角度为奢侈品广告传播说服力、影响力方面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1.
周家乐 《包装工程》2017,38(4):84-88
目的把握产品形象与包装图形符号设计的语境。方法先对产品形象与包装图形符号语境的相关概念及语境的基本类型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把握其语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语境的构成要素和产品的商业特征,对产品、场合、商机、消费对象、品牌传承等产品语境因素进行了逐一阐述和例证。结论了解并把握产品语境,可使产品形象与包装图形符号的表达更为精准,能让设计意图和产品信息更顺利畅通地被消费者解读并接受,从而实现设计者、设计物和消费者三方面无障碍沟通。  相似文献   

12.
朱宁  张寒凝 《包装工程》2016,37(20):131-135
目的研究语境符号与酒瓶设计的关系与意义。方法通过对伏特加、芝华士威士忌、贵州茅台3款酒瓶的对比研究,指出语境对酒瓶设计产生的影响和对酒瓶符号赋予的内涵。结论符号作为酒瓶设计的语言,在构建过程中,依赖于语境这一符号的使用环境。语境在社会观念、消费文化、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方面等对酒瓶的符号设计存在一定的影响。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需要平衡语境要素与实用要素的关系,而设计评论家需要站在历史与地域等多方面的维度之上去进行设计批评。  相似文献   

13.
汪海波  方兴 《包装工程》2012,33(14):40-43
通过分析非物质设计语境下人类面临的种种审美困境和民俗艺术符号的本体性价值追求,结合对民俗艺术符号、非物质设计和游戏3个概念的阐述,提出并论述了新民俗艺术形态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同时分别从理论与实践2个角度入手,论述了非物质设计语境下人、设计、民俗艺术符号三者之间新的交流关系和结构关系,以及新民俗艺术形态构建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14.
徐迎庆  图拉 《包装工程》2023,44(2):1-8, 68
目的 对中华文化数字化进程中的沉浸式叙事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以统一媒介论中观念、符号、语境所构成的三元媒介体系为方法,澄清中华文化的沉浸式叙事本质为文化观念的传承与文化符号的传播。其设计核心在于如何在“数字化”语境之下,实现“文化遗产”这一符号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结果 自然与文化遗产在赛博时空中以数字资产形态存在的“数字孪生”,不仅是中华文化元宇宙建构的基本前提,亦可能将成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最终归宿。结论 媒介技术的迭代,正在促使文化遗产逐步向数字资产迁徙;媒介环境的变迁,亦促使沉浸式体验、多模态交互、非线性叙事等设计论题再度浮出水面。而诸般现象的背后,实际皆隐含着两条纵横交织的媒介演化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信息可视化的语境下,探析如何通过地图创意设计有效地传达信息,并突出其文化和艺术属性。方法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背景下,借鉴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方法,完成对信息地图的设计创作,同时对信息地图的主题、符号语言、信息的多维整合等方面进行创意解析。结论通过对信息可视条件下的地图设计进行探究,提出了信息地图的创意性设计的具体方法,以及在延展应用方面地图设计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万千个  方昕 《包装工程》2018,39(24):28-32
目的 拓展原本字体设计的专业领域,将其置入更广阔的语境中进行探讨,以一种宏观视角建立起适用于屏幕媒介的新型字体理论框架。方法 在对传统字体设计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布坎南所提出的设计四层次理论,归纳总结出包含符号语言、信息载体、阅读方式、意义构建的屏幕字体设计的理论框架。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传统字体理论不仅对屏幕字体中新的物理属性如动态、空间、视觉、声音等元素缺乏研究,也不足以用来解释与分析在屏幕阅读中新的观看方式及行为方式。本文建立起的框架系统为屏幕字体实践与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同时为字体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7.
服务设计的文化维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国胜 《包装工程》2017,38(4):7-10
目的研究服务设计中的文化差异因素。方法引入符号环境、文化信息系统符号化差异的概念,引入不同符号的文化圈各自吸取对方的符号及其含义作为自己符号与意义系统的补充的过程阐述,符号系统及其价值体系,是构成不同文化群体的文化信息系统的基础。结论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改变源于环境的改变和人们行为的改变,即文化的进程就是人为事物、环境与群体的行为相互作用的进程,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迭代过程。技术和商业终究超越不了"人的尊严",服务设计基于知识经济的语境,而知识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知识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公共信息标识符号的规范与设计方法,提升地震公共信息标识符号设计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方法通过分析符号的特性以及在地震灾区所发挥的作用,明确标识符号设计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性,对国内外现有公共标识符号的设计规范进行研究,并展开地震公共信息标识符号的设计实践。结论规范化、标准化图形符号具备构建秩序的特性,基于公共信息标识符号的设计规范进行了设计实践,总结出地震公共信息标识符号的常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实物标符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转化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光祥 《包装工程》2013,34(4):21-23,28
以现代标志创作过程中对中国传统实物标符的艺术特征、审美规律、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吸收利用为启示,分析了在日常标志设计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论述了传统实物标符出现的“语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实物标符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转化方式,从而为现代标志的设计和研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晓莉  宋杨  张科  牛佳然  李凌霄 《包装工程》2021,42(10):64-74, 91
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工业系统在企业生产安全、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复杂信息的载体,工业信息图符在智能化产线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符合视觉认知规律的工业信息图符设计可提高信息搜索的效率和准确度.方法 通过文献搜集和整理,分析视觉认知视角下工业信息图符可视化研究进展,从视觉认知理论和工业信息图符研究入手,阐述相关研究成果.结论 总结了国内外视觉认知与工业信息图符的研究现状;从感知特性、感知模型、感知技术三方面分析了视觉认知研究进展及方向;从模式识别、模版匹配、特征分析、原型匹配四个维度探究了操作员视觉搜索机制;从图符语义、图符定义与分类、图符设计原则、图符设计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了工业信息图符语义与实体的关联性;从视觉标记机制出发,提出了从信息特征、语义范畴和空间布局三个层面探讨工业信息图符设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