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闪式提取法提取龙牙楤木中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选龙牙楤木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龙牙楤木总皂苷,运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总皂苷提取率的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确定最佳工艺为用70%乙醇,180V提取电压,提取90s。该工艺简单,迅速,提取率高,可用于龙牙楤木中总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菝葜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百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因素对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优选菝葜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30℃。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可用于菝葜制剂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简便高效的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不同务件下的总多糖得率.方法:采用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联用的方法对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出来的铁皮石斛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5~C,提取时间3h,液料比20倍时,提取的总多糖得率最高为24.9%.结论: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联用是优选工艺的好方法,本实验所得工艺合理,提取率高,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以油橄榄叶片为原材料,优选多酚的提取工艺。以焦性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通过乙醇浓度、提取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因素,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然后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温度为70℃。在最佳条件下多酚的提取率为3.265%。表明该提取工艺简单、合理。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超声提取温度、溶剂体积、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对白芍总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溶剂体积对白芍总苷的提取影响最大,超声提取时间影响最小,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温度为60 ℃,溶剂体积为25 mL,超声作用时间为40 min, 超声功率为320 W.白芍总苷提取率为1.945%.  相似文献   

6.
试验优选了益髓通经方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和最佳提取工艺。以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其提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其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方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药材加12倍量50%的乙醇提取三次,每次2 h。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法优化莲子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优选了莲子壳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50%乙醇,料液比1∶10(g/m L),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 h。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张雁南  尹娜  张敏 《食品科学》2012,33(22):107-110
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水提法对水红花子总黄酮进行提取,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55%、料液比1:24(g/m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0℃、提取2次,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7.06%。  相似文献   

9.
甘薯叶中绿原酸最佳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文芳  晏丽  田春莲  古鑫  肖玉梅 《食品科学》2007,28(11):245-248
目的:优选甘薯叶中绿原酸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用正交设计对传统水煎法、乙醇回流法、超声波法等提取工艺进行比较,以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与提取率为评判指标,考察浓度、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有效成分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成分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回流法,最佳提取条件为:60%乙醇,料液比1:20,回流提取1.5h。此条件下绿原酸含量与提取率最高。影响提取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回流时间>料液比。  相似文献   

10.
响应面分析法优选黄花菜多糖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优选黄花菜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以提取物中黄花菜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微波功率、萃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黄花菜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40W、萃取时间8.30min、料液比为1:18,该条件下黄花菜多糖提取率为11.15%。  相似文献   

11.
章宝  单杨  李高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270-274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低变性花生粕中提取花生分离蛋白,以花生分离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Design(BBD)对碱提温度、时间、pH和液料比4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碱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提温度57.5℃、时间100min、pH9.2和液料比12∶1;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酸沉pH为4.5。在此条件下,花生分离蛋白最高提取率为87.57%,与预测值87.88%相对误差约为0.4%。  相似文献   

12.
探索花生衣原花色素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花生衣中原花色素的提取条件;研究发现料液比和萃取温度对花生衣原花色素的提取率都有显著影响,且非线性关系,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输出功率600W、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24.5、提取时间91s、提取温度40℃。在此条件下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12.59%。表明响应面法对花生衣原花色素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得到的原花色素提取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沧州沿海地区盐地翅碱蓬籽为原料,以石油醚(60~90℃)为提取剂,以提油率为指标,采用浸出法提取翅碱蓬籽油。利用正交实验法和响应面法对颗粒度、液料比、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双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油率差异不显著。正交实验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颗粒度100目、液料比20:1(mL:g)、提取时间150 min,此时提油率平均达到25.13%。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颗粒度100目、液料比21:1(mL:g)、提取时间128 min,此时提油率平均可达到25.12%。对响应面最佳条件下得到的翅碱蓬籽油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检测结果为:皂化值199.09 mg KOH/g,碘值141.58 g I/100 g,酸值2.00 mg KOH/g,过氧化值2.53 mmol/kg,均符合食用油标准,具备开发为高级保健食用油的条件。研究结果为翅碱蓬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乙醇浸提法提取油莎豆低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分析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油莎豆低聚糖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0︰1(mL/g)、乙醇体积分数39.4%、提取时间31.6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低聚糖提取率为17.82%,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0.06%,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油莎豆低聚糖的提取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姜黄粒径、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姜黄素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总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粒径、液料比、乙醇浓度对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而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利用响应面分析拟合总姜黄素提取率的回归方程,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粒径0.18 mm,液料比76.05(mL/g),乙醇浓度68.15%,在此条件下得到最佳提取率为1.062%,验证试验得到提取率实测值为1.017%,与预测值基本吻合,说明响应面模型与优化条件准确可靠。结论本研究为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女贞子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为女贞子多酚的工业化提取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液固比、超声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多酚提取率为响应值,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女贞子多酚类化合物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12.3%、超声提取时间14.2 min、液固比96.5 m L/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6.15%。结论该工艺简单、合理、耗能低,多酚提取率高、速度快、得到的多酚提取物无有毒试剂残留,该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为女贞子多酚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酶法辅助聚二乙醇(PEG)-200提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的工艺,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PEG-200体积分数、料液比、酶解时间等关键影响因素,以绿原酸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中绿原酸用纤维素酶辅助PEG-200提取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2%,料液比1∶27(g∶mL),PEG-200体积分数50%,pH 4,55 ℃酶解2.0 h,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15 min,在该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6.59%。该工艺环境友好、条件温和、提取效率高,可用于工业化提取金银花叶中绿原酸。  相似文献   

18.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柿叶单宁超高压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单宁得率为指标,考察固液比、提取溶剂浓度、压力值、保压时间对得率的影响。获得最佳提取理论条件为:固液比为1:25(g:mL),溶液浓度为56.31%,压力值为222.33MPa,保压时间为3min,总单宁得率为96.19%。与溶剂提取法相比,本方法耗时短,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菜籽多糖酸法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菜籽多糖的酸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酸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研究,并运用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以上4个主要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酸法提取菜籽多糖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提取因素对酸提菜籽多糖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酸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所得最佳提取条件为:酸浓度0.28 mol/L、料液比43.05 mL/g、提取时间5 h和提取温度71.9℃,在此条件下预期的多糖得率是4.07%,实际得率为4.01%。  相似文献   

20.
顾英  赵明霞 《中国酿造》2012,31(2):136-139
本研究选取本地桑树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以乙醇溶液为溶剂,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桑树叶中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桑树叶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树叶类黄酮的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70.85%vol、提取温度70.13℃、料液比1:42.2(g:mL)、超声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类黄酮得率的预测值4.52%,实际测得桑树叶类黄酮的提取率为4.50%,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